清雍正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雍正黃釉瓷盤
- 館藏地點:南京博物院
- 所屬年代:清朝
- 類別:陶瓷器
清雍正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清雍正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高4,口徑20.5,底徑12.7 厘米1...
清雍正黃釉瓷碗 清雍正黃釉瓷碗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6.2,口徑15.1,底徑5.7 厘米
清雍正款黃釉瓷盤 清雍正款黃釉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條理清晰整齊;盤底為另一個較小圓葉,葉脈與盤壁葉紋相反,盤裡中心刻劃多瓣形蓮蓬,16枚突起的蓮子精美別致,又與其四周的荷葉互為依存;盤外壁紋飾與內壁相同,亦為荷葉葉脈紋。全盤裡外面均施嬌黃釉,色彩嬌嫩亮黃,淡雅明快;盤底為白釉地,中央有青花雙圈紋,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款。
清雍正黃釉蓮瓣紋盤 。文物現狀 現存於世,民間收藏。相關資料 封建時代曾以全黃為皇家至尊之色。因此,除宮廷用器,皆不可使用全黃之色。明代黃釉瓷器產生於明代宣德年間,到明代成化、弘治時期達到了最高水平。這種黃釉以鉛為溶劑,以鐵為著色劑,在低溫下燒成。由於黃色嬌嫩欲滴,亦稱“嬌黃”。浙江省博物...
清雍正蛋黃釉盤 清雍正蛋黃釉盤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瓷器。【簡介】:蛋黃釉盤,清雍正,口徑13.3cm,底徑8cm,高2.8cm,捐獻自孫瀛洲
清雍正米黃釉瓷碗 清雍正米黃釉瓷碗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5.8,口徑15.3,底徑6 厘米
清雍正景德鎮窯黃釉碗 清雍正景德鎮窯黃釉碗是晚清民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6 口徑11.9 底徑5 文物鑑賞 侈口,深弧腹,平底,圈足。內壁和外底施白釉,外壁施檸檬黃釉,釉色滋潤光澤,胎薄體輕,製作精緻。外底六字二行青花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雙弦紋框線。
清雍正款黃釉暗刻雲龍紋大瓷盤 清雍正款黃釉暗刻雲龍紋大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雍正米黃釉瓷盤 清雍正米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3.3,口徑15.5,底徑9 厘米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米黃釉瓷盤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米黃釉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雍正款黃釉青花瓷盤 清雍正款黃釉青花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文物。
清雍正檸檬黃釉瓷盤 清雍正檸檬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 4.2,口徑 21,底徑 13.2 厘米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淡黃釉蓮瓣式瓷盤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淡黃釉蓮瓣式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清雍正仿宣德黃釉瓷盤 清雍正仿宣德黃釉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文物。
清雍正黃釉暗刻寶相花紋瓷盤 清雍正黃釉暗刻寶相花紋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 4,口徑 20.5,底徑 13 厘米
清雍正黃釉暗龍紋瓷盤 清雍正黃釉暗龍紋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4.1,口徑20.6,底徑12.8 厘米
清雍正款黃釉白里瓷盤 清雍正款黃釉白里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文物。
清雍正黃釉暗刻花卉紋瓷盤 清雍正黃釉暗刻花卉紋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4,口徑20.5,底徑13 厘米
清雍正款黃釉暗雲龍瓷盤 清雍正款黃釉暗雲龍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文物。
清雍正黃釉暗刻纏枝花卉紋瓷盤 清雍正黃釉暗刻纏枝花卉紋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4.2,口徑20.4,底徑13 厘米
清雍正淡黃釉蓮瓣瓷盤 清雍正淡黃釉蓮瓣瓷盤是清雍正時期的文物。
蛋黃釉盤 蛋黃釉盤是清雍正時期的盤。蛋黃釉盤
清雍正黃釉盅 清雍正黃釉盅是清雍正年間瓷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簡介 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內施白釉,外施黃釉,釉色純正,釉面光亮瑩潤。足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清宮的黃釉瓷器多在重大儀式中,如祭祖時使用。
黃釉盅 黃釉盅是清雍正時期的盅。文物鑑賞 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內施白釉,外施黃釉,釉色純正,釉面光亮瑩潤。足底青花雙圈內書“大清雍正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清宮的黃釉瓷器多在重大儀式中,如祭祖時使用。
黃釉雲龍紋是清代的一件陶瓷作品。作為宮廷用瓷的傳統裝飾紋樣,歷朝歷代均在使用,且式樣繁多。按清宮條例規定,里外黃釉碗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只有皇帝及皇太后才可使用。此盤應為清末宣統皇帝溥儀的御用瓷器。簡介 黃釉暗雲龍盤,清宣統,高4cm,口徑18.7cm,足徑11.4cm。清宮舊藏。工藝特色 盤敞口,弧...
清雍正景德鎮窯米黃釉筆洗是清代的色釉陶瓷,紋飾明細為黃釉 此器口沿內扣,鼓腹,雞心底,為滿釉支燒,底部有7枚細小支釘。器外部通體施金黃釉,釉面光澤清亮,可見密集的金粉點。器內施透明亮青釉,釉色堅緻,泛鴨蛋青,有雞爪紋,為清雍正時物。配座為酸枝木,凹槽,為清代早/中期製作。
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寫的《陶成紀事》中稱之為“西洋黃”。雍正淡黃釉瓷器的造型多為小件的瓶、盤、碗、杯、碟等,小巧的形體配以淡雅的釉色,頗顯俊秀典雅。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細著稱於世。此瓶由康熙時的柳葉瓶演變而來,其嬌美之形體,恬靜之釉質,集中體現了雍正瓷器的藝術風格。
明晚期時,黃釉瓷曾一度停燒,直到清順治時期才又恢復了燒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黃秞瓷主要是在沿襲明代黃秞的基礎上,以仿宣德和弘治黃釉瓷為主,把暗刻、劃、印、雕等各種裝飾工藝以及釉上彩繪共同運用到黃秞瓷器上,這樣既豐富了黃秞瓷器的品種,又體現了創新的色彩,一改之前單色黃釉瓷“素麵朝天”...
清雍正淡黃釉瓶,屬於清宮御用瓷器,高14.6厘米,口徑3.3厘米,足徑1.7厘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14.6厘米,口徑3.3厘米,足徑1.7厘米。瓶撇口,細頸,溜肩,肩下漸斂,圈足。通體及足內施淡黃釉。外底暗刻篆書“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文物鑑賞 淡黃釉瓷器創燒於雍正時期,其著色劑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