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環鑲東珠耳飾是清代的一套耳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金環鑲東珠耳飾
-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清代
- 類別:耳飾
清金環鑲東珠耳飾是清代的一套耳飾。
清金環鑲東珠耳飾是清代的一套耳飾。金環鑲東珠耳飾,每個環通長4.3cm,直徑1.5cm;玉盒長10.3cm,寬7cm,高4cm。耳墜為金質,上端為圓環,環下有累絲五瓣花形墜蓋,其下嵌兩粒東珠,中作螺絲,上下串起,底部有梅...
耳墜為金質,上端為圓環,環下有累絲五瓣花形墜蓋,其下嵌兩粒東珠,中作螺絲,上下串起,底部有梅花形紐。全套耳飾共6件,所嵌12粒珠皆圓潤有光、顆粒均勻。附青玉長方盒及紅木長方盒各一。金環鑲東珠耳飾,清,每個環通長4.3cm,直徑1.5cm;玉盒長10.3cm,寬7cm,高4cm。東珠產自中國東北松花江。因其...
清朝將產自於東北地區的珍珠稱為東珠(或北珠),用於區別產自南方的南珠。它產於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鴨綠江及其流域。清朝統治者把東珠看作珍寶,用以鑲嵌在表示權力和尊榮的冠服飾物上。皇后、皇太后的冬朝冠,綴飾的東珠與珍珠約300顆,冠頂東珠13顆,珍珠51顆。余如耳飾、朝珠等,也用東珠鑲嵌,以...
清末宮廷社會中的女性一直遵守這一風習,如光緒《大婚典禮紅檔》中記錄典禮時皇后的冠服:“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東珠各二”。直到民國初年,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可看到一些老年婦女耳戴三鉗,有的竟因耳垂窄小,強扎三孔,結果將耳垂豁開的情景。可見,這種“一耳三鉗”的耳飾也是入關後滿族的標誌之一,...
嬪冠服制是清朝的後宮嬪妃的著裝制度。清制, 嬪之冠服, 包括有朝冠、金約、領約、吉服冠,朝服褂、朝袍、龍褂袍, 采帨、朝裙、朝珠等。嬪之朝冠,頂為二層, 貫東珠各一,皆承以金翟,飾東珠九、珍珠十七,上銜砢子(似玉的美石,砢同珂)。朱幃,上周綴金翟五,飾東珠各五、珍珠各十九。後金翟...
妃冠服制包括朝冠,類型是服制,含義是妃冠。清制,妃之冠服包括朝冠、吉服冠、金約、領約、吉服褂、朝服褂、朝袍、彩帨、朝裙、朝珠等。其朝服褂、袍及龍褂、袍, 領約、朝裙、朝珠,均與貴妃服制同。其朝冠,頂為二層,貫東珠各一, 皆承以金鳳, 飾東珠九, 珍珠十七,上銜貓睛石。朱幃, 上周綴金鳳...
金約,鏤金雲九,飾東珠各一,間以青金石,紅片金里;後系金銜青金石結, 貫珠下垂, 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雲銜珠各二。朝褂為石青色,片金緣,繡紋前面行龍四,後面行龍三;領後垂金黃絛,雜飾惟宜。吉服褂亦為石青色,繡五爪正龍...
末綴寶石;青緞為帶。皇貴妃金約,鏤金雲十二,飾東珠各一,間以珊瑚,紅片金里;後系金銜綠松石結,貫珠下垂,凡珍珠二百零四顆,三行三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六,末綴珊瑚。耳飾用二等東珠,余同皇后。領約, 鏤金為之, 飾東珠七, 間以珊瑚;兩端垂明黃絛二,...
清代皇后冠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發展過程 服飾制度是歷代禮儀制度的重要...
清人徐珂在《清稗類鈔》中描述了揚州玉肆中一隻精美的項圈: “式作海棠四辦,當項一辦,彎長七寸,辦梢各鑲貓睛寶石,掩鉤搭可脫卸,當胸一辦,彎長六寸,辦梢各鑲紅寶石一粒。掩機鈕可疊,左右兩辦各長五寸,皆鑿金為榆梅,俯仰以銜東珠。兩花蒂相接之處,間以鼓釘金環。東珠凡三十六粒,每粒重七...
皇后頭戴冬季服冠,用海龍皮帽檐,冠頂一東珠;耳飾左右各三,每具金龍銜一等東珠各二,身著明黃八團龍袍,石青緞領袖上繡彩雲金龍,外加海龍皮領。貴妃頭戴冬季服冠,海龍皮帽檐,冠頂東珠一,耳飾如皇后,用二等東珠;身著皮領明黃緞繡彩雲金龍八團冬龍袍,領袖具為石青緞繡五彩雲金龍。妃頭戴冬季服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