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鄧石如篆書千字文

清鄧石如篆書千字文

《清鄧石如篆書千字文》是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振中,陳政

基本介紹

  • 書名:清鄧石如篆書千字文
  • 作者:邱振中、陳政
  • 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2月
  • 頁數:63 頁
  • 定價:32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8025658
  • 叢書:中國古代碑帖經典彩色放大本
內容簡介
鄧石如與篆書《千字文》 謝萌 鄧石如,清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他生於乾隆八年(1743),卒於嘉慶十年(1805),初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後因避清仁宗顒琰諱而以字行,更字頑伯,號完白山人、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人。他少時家貧,唯讀過一年書,就以采樵、販餅餌餬口。後來在其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開始自學書法和刻印。他最初的篆書學習,由於未遇名師,不通國小,篆法往往有乖誤之處。當他小有名氣之後,遇到著名書法家梁巘和大收藏家梅鏐,他在梅家得以飽覽上古秦漢的金石拓本,是以勤學苦練,凡《石鼓文》、李斯《嶧山碑》、《泰山刻石》、漢《開母石闕》、《敦煌太守碑》、蘇建《國山》、以及《天發神讖碑》、李陽冰《城隍廟碑》、《三墳記》等,每種都臨摹百本,又手寫《說文解字》20本。除此以外,還臨習隸書名作數種亦各50本。可見鄧石如學習之刻苦。經過這樣的系統訓練後,鄧石如的書法步入正...(展開全部) 鄧石如與篆書《千字文》 謝萌 鄧石如,清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他生於乾隆八年(1743),卒於嘉慶十年(1805),初名琰,字石如,號頑伯,後因避清仁宗顒琰諱而以字行,更字頑伯,號完白山人、龍山樵長等,安徽懷寧人。他少時家貧,唯讀過一年書,就以采樵、販餅餌餬口。後來在其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開始自學書法和刻印。他最初的篆書學習,由於未遇名師,不通國小,篆法往往有乖誤之處。當他小有名氣之後,遇到著名書法家梁巘和大收藏家梅鏐,他在梅家得以飽覽上古秦漢的金石拓本,是以勤學苦練,凡《石鼓文》、李斯《嶧山碑》、《泰山刻石》、漢《開母石闕》、《敦煌太守碑》、蘇建《國山》、以及《天發神讖碑》、李陽冰《城隍廟碑》、《三墳記》等,每種都臨摹百本,又手寫《說文解字》20本。除此以外,還臨習隸書名作數種亦各50本。可見鄧石如學習之刻苦。經過這樣的系統訓練後,鄧石如的書法步入正軌,再經過數十年的融會貫通,終於形成自己的書風。他書法篆刻出名後仍保持布衣,一生以鬻書刻印為生。 鄧石如的書法各體皆擅,時人譽為“四體皆精、國朝第一”。而其中成就最高的當然是篆書。在清代乾嘉時期,稱為“樸學”的考據之學、金石學和文字學最為興盛。諸多學者從學術和歷史的角度收集古體文字資料,研究其發生演變的歷史。而從書法藝術角度實踐的篆書,卻仍然以唐代李陽冰以來的鐵線玉箸篆傳統為苑囿,追求勻稱光潔的視覺美感,其末流更是修剪毛筆以求效果,呆滯板結,全無生意。他們看不到古文字資料里豐富的書法風格資源,以及其中蘊含的蒼茫高古的氣息。而清代從書法角度打開篆書視野的第一人,正是鄧石如。他以臨摹過的諸多秦漢篆書為根基,將標準的李斯小篆融入漢篆風趣,又略參以隸書筆意,方圓並濟,形成生動飄逸、丰神秀麗、寓剛健於婀娜的新書風。他篆書行筆流暢而穩健,無一點侷促板滯,結體略長,舒展飄逸,而又具有漢篆所特有的寬博渾厚之風。自他開始,篆書的藝術探索方始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本書為鄧石如篆書《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時期(502—549)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奉皇命從王羲之書法中選取一千個漢字編纂而成的。根據唐代《尚書故實》所傳,梁武帝蕭衍希望後代皇子多讀書,由於當時缺乏合適的啟蒙讀物,就下令文學侍從殷鐵石從王羲之的書法中摹拓下一千個字,給皇子們識字用。但是這些字沒有意義联系,雜亂難記,於是召周興嗣來,讓他將散亂的文字編撰成文。周興嗣回家後僅用一夜,思如泉湧,就將這一千個字串聯成為四言的韻文。這篇文章以儒學倫理為綱,穿插諸多常識,介紹了天文、自然、修身養性、人倫道德、地理、歷史、農耕、祭祀、園藝、飲食起居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內容豐富又通俗易懂,合轍押韻,非常適合兒童誦讀,可以在進行識字教學的同時灌輸基本的人生觀、世界觀,於是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教學的經典教材。 《千字文》不僅是教學上使用的書篇,還成為歷代書法家喜愛的創作內容。相傳隋朝書法家智永曾書寫《真草千字文》800本,以作為識字和書法臨習之用。此外還有諸多書法家曾以各體創作過《千字文》,這些作品成為後人學習書法藝術的經典範本。本書是鄧石如書寫的篆書《千字文》。它是識讀篆書的教材,同時也是臨摹篆文書法的範本。該冊書法穩重勻稱,運筆堅實而流暢,結體端正而又有飄逸之態,篆法為《說文解字》之標準的小篆字型,是篆文書法入門學習非常合適的範本。本冊書法特點有二:一是用筆穩重平實。全篇1000個字用筆節奏整齊劃一,所有筆畫都一絲不苟,回鋒起筆,回鋒收筆,所謂“無往不復,無垂不縮“。行筆過程保持中鋒,轉向處飽滿勻稱,將筆鋒很小心地裹藏在筆畫中心,以達到厚重有如凸於紙面的效果。從另外一方面講,這種凝重的點畫不是拖沓機械的動作寫出來的,而是以肯定而流暢的動作寫成。點畫中有豐富的細節,並不是死板筆直的線條,偶見微露飛白的枯筆,這些表現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