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熹九年(166)六月,太學生三萬餘人沿襲士人官僚之間褒貶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議之風
- 太學生:三萬餘人
- 為首:郭泰、賈彪
- 發生時間 :延熹九年(166)六月
延熹九年(166)六月,太學生三萬餘人沿襲士人官僚之間褒貶人物。
延熹九年(166)六月,太學生三萬餘人沿襲士人官僚之間褒貶人物。左右輿論的清議之風,以郭泰、賈彪為首,與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議郎王暢互相褒重,太學生推崇李膺等人說:“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
清議是東漢後期官僚士大夫中出現的一種品評人物的風氣。 這些官僚士大夫以太學為中心,希望通過“清議”,表達自己對現實統治的不滿,希望引起統治者的重視,來挽救外戚和宦官專權下走向覆滅的東漢王朝。清議運動的總體評價並未有太系統的...
《魏晉風流》以十講之篇章——美容之風、服藥之風、飲酒之風、任誕之風、隱逸之風、品鑑之風、清議之風、清淡之風、奢侈之風、藝術之風——通過上百個精彩紛呈的故事,對《世說新語》這部奇書所再現的魏晉時期的奇風異俗、奇人異...
於是清議之風斷,而清談之風成,聰明的人或故為放逸浮誇,或沉湎酒色,而達到酒德頌的時期。有的避入山中,蟄居子屋,由窗戶傳食。有的化為樵夫,求其親友不要來訪問,以避耳目。竹林七賢出,而大家以詩酒為命。劉伶出門帶一壺酒...
公元1604年,顧憲成等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與高攀龍等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論被稱為清議。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應和。這種政治性講學活動,形成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三吳士紳”、在朝在野的...
河南獨孤冊,風儀松竹,詞賦雲泉,清議多南史之才,選署半北部之慰。袁侍御風霜利器,金石宏材,執憲稱柱下之雄,禮士采域中之俊。爾迺選辰開宴,考地疏筵,落花覆沼懸藤掃砌。竹林以清氣娛賓,蘭畹以芳心愛客。環坐三尺,起...
清談之風 “孔融死而士氣灰,嵇康死而清議絕”,王夫之說這話時,一眼就看出曹操為兒子曹丕、司馬昭為兒子司馬炎在知識分子中各殺了一隻駭“猴”的“雞”。魏晉文壇,便沒有了文人的噪音;魏晉風度,第一眼便是血染的風采。爭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