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是清末民初內蒙古哲里木盟各旗蒙古族學校所使用的初級教科書,也是清代最晚的一部滿蒙文書。榮德以蔣維喬、莊俞合編《最新初等國小文教科書》為原本,翻譯《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由東三省蒙務局頒行於奉天省所屬哲里木盟十旗、奉天八旗官學及吉林、黑龍江兩省的滿蒙文學堂。全書共十卷。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十卷。清蔣維介、莊愈等編,榮德譯,清宣統元年(1909年)內府滿蒙漢合璧寫本。正文半頁9行,滿蒙漢文各3行,每行字數不等,白口,版心上有漢文書名、冊次、頁碼、單魚尾等項,四周雙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 作者蔣維喬莊俞
  • 譯者榮德
  • 原作品:《最新初等國小文教科書》
出版背景,《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翻譯的動機,主要內容——教科書的漢文原本,出版背景——翻譯、印行和分發,1. 翻譯印行的經過,2. 印數和頒送計畫,

出版背景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的滿蒙文書名分別為:
滿文: manju monggo nikan ilan acangga su i tacibure hacin i bithe
蒙古文: manju mongγol kitad γurban nei cetü udq-a yin surγaqu jüil ün bicig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正文前冠宣統元年撰滿蒙漢文三體合璧序文四篇:第一篇為清末欽差大臣、東三省總督兼管三省將軍事務錫良撰;第二篇為奉天巡撫程德全撰;第三篇是故以蒙文學堂名譽監督前蒙古協領、東三省蒙務局協領榮德撰;第四篇為“國文教科書原敘”。第一冊最後有李懋春撰“跋文”。
此書為清末民初內蒙古哲里木盟各旗蒙古族學校所使用的初級教科書,也是清代最晚的一部滿蒙文書。
振興文化教育是治國之本,清廷自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改書院,設學校”的新政策。為改革全國以及蒙古地區的教育體制,頒布了《欽定蒙古學堂章程》等新的教育法令,在內外蒙古各旗普及學校教育,規定蒙古人可以與漢人一樣學習文化。清末最後10年,在“廢科舉,興學校”的影響之下,蒙古地區出現了“蒙旗興學”的熱潮。雖然各盟相繼興辦起一些學堂和書院等新的教育設施,卻普遍存在教師缺乏、無教科書等現象。當時奉天提學張鶴齡聘請榮德為學堂教師,並委託他編纂教科書。榮德精通滿蒙文,他認為以往的舊譯本教材早已落後於時代,決定以《欽定滿漢合璧四書五經》為藍本,翻譯蔣維介等編的《國文教科書》,並與李懋春共同研究審定各種名詞術語等。經過2年編撰成《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此教科書涉及面較廣,包括天文、地理、歷史、軍事、道德、教育、衣食住行、醫療影協祝主衛生、生理化學、動植物、礦產、工業、農業、商業、經濟、書信、帳簿、契約、錢幣、遊戲、歌曲等內容。除第一冊外,第二至十冊前均附有目錄。每冊設60課,課程內容從名詞、數詞、詞組到單句、短語、短文等由易至難編排。第二冊第60課為“放假歌”,第八冊後面附“契約議據式”、“契約關約式”等共10條,以供初學者學習使用。
該書另有清宣統元年蒙務歡主欠局石印本,李純如書店印本,民國元年(1912年)鉛印本和奉天都督府抄本。《中國蒙古文古籍總目》、《全國蒙古文古舊圖書資料聯合目錄》、《全國滿文圖書資料聯合目錄》、《世界滿文圖書聯合目錄》等書著錄。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翻譯的動機

關於教科書的產生,遼寧省圖書館藏本第一冊卷首三篇序言有所交代。編譯者榮德在自序中說:
溯是編譯述之緣起,始於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 秋,提學張公鶴齡擬擴充蒙文學校,因教授乏人,訪知德粗通滿蒙文字,特邀到堂,為名譽監督,兼授蒙文。顧念德學識譾陋,本不敢當此重聘,惟以桑梓時艱,義不容辭,乃勉應焉。及到堂後,見各班課程皆沿襲舊本,與現時各種科學及一切新名詞百不得一,將來提背促學非所府祖戰立用,誠恐貽誤非輕。乃取上海商務印書館武進蔣君維喬、陽湖莊君俞所編部定兩等國文教科書翻譯滿蒙文字,藉資講授。
蒙文學校正式名稱是“奉天官立蒙文學堂”,專門招收外藩蒙旗王公及平民子弟入學修習的官立學校,設在奉天省城。《東三省政略》記載:“蒙文學堂亦趙將軍(趙爾巽) 所設。奔墓頌是時北京滿蒙文高等學堂尚未成立,奉省與蒙古接壤,故首先預備佐理蒙政人才之地也。”1912 年,蒙文學堂改設為籌邊學堂,《奉天通志》稱:奉天之蒙古官學為同治間將軍都興阿所創辦,光緒三十二年,將軍趙爾巽就其地改辦蒙文學堂,位於皇學舊址之促講南,是年閏四月開學,三十四年二月,提學使張鶴齡加以擴充招致蒙藩子弟入堂肄業,更名蒙文高等學堂。其編制有正科、預科,正科四年畢業,預科三年畢業。並附設藏文科及別科,皆三年畢業。民國元年三月,仿教育部改北京滿蒙文學堂為籌邊學堂之例,改為奉天省公立籌邊學堂,嗣經學務議紳會議議決,更將八旗滿蒙文中學堂併入,遂分為南北二校,南校在省治小東門外小津橋附近,北校在草倉舊址。民國三年,停辦。”1917 年所修《瀋陽縣誌》文炳傳說“光緒初,奉省初設蒙文官學”,對照則知蒙文學堂開設於光緒元年(1875 年),或為八旗蒙古官學。至於張鶴齡任提學使之後的變革,則有下述資料可補充說明。
蒙文學堂舊額止有一班。臣等因蒙旗事務日益繁多,而譯才之絕,較之歐美語文,通達尤罕。臣等於去年即通飭蒙古各旗,將王公台吉子弟選送來堂,肄習漢文漢語,兼授科學。首由賓圖郡王選送其胞弟二等台吉瑞春及學生五名入堂肄只洪凶業。近據博德勒噶台親王選台吉兩名、學生四名,其札薩克圖、土默特均在陸續選送,不難漸開風氣。其舊有校生亦多有漢文清通而蒙文漸次嫻熟者,將來溯原藏梵,不至終古榛荒矣。
榮德到學堂任課時,發覺所用的教本仍為清朝舊有的三文合璧ilan hacin i gisun kamcibuha hafan i dasan ioyonggo be isabuha bithe(《吏治輯要》)一類讀物,深感其內容不合當代之需,辭彙亦屬陳舊。為學以致用,遂選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作課本,“翻譯滿蒙文字,藉資講授”。至於印行的機緣,榮德說:“宣統紀元(1909 年)之秋,東督錫公(指東三省總督錫良)、奉撫程公( 指奉天巡撫程德全) 議及籌蒙政策,首先示諭勸學。維時德(即榮德)適兼蒙務局翻譯官,爰奉檄委,仿照館章,專司編譯,並取原譯國文教科書四冊,先付石印。”所說“原譯”是指榮德當時已經翻譯好的四冊。

主要內容——教科書的漢文原本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的漢文原本系蔣維喬、莊俞合編的《最新初等國小國文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0 冊,經學部第一次審定的初等國小暫用國文教科書,是國內當時最完善、普及的教科書。選擇這套教科書作原本,是最恰當的。
廢科舉,興學堂,急需教材,學部乃有審定初等國小教科書之舉,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 六月完成,公布書目。納入審定的圖書截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三月三十日出版者。

出版背景——翻譯、印行和分發

1. 翻譯印行的經過

宣統元年(1909 年)四月,東三省總督錫良到任,七月即飭下屬蒙務局,委令榮德翻譯上述部定教科書為滿蒙文字,三文合璧,繕訂進呈御覽,並石印二萬部頒發蒙旗各學堂。十月初十日,錫良奏稱:“竭四月之功,已譯成四冊,先繕訂一份恭呈御覽,同時石印二萬部頒發蒙邊學堂。”宣統二年(1910 年) 二月,榮德報告前四冊刊印發放情況:教科書印二萬冊,《勸學文》印五千冊;五六冊譯完,正校訂繕寫。至七月份,第八冊翻譯並抄寫完畢,九月廿五日,續譯教科書之第五六七八冊,訂成六本,裝成一函,進呈御覽,等候欽定。十月二日奉到朱批。
(錫良)為續譯蒙學教科書,敬謹繕訂成冊,進呈御覽,恭摺仰祈聖鑒事。竊籌蒙以興學為先,而興學以譯書為急。宣統元年七月間,曾以振興蒙學,深慮文言不能一致,教化難以強同,當委已革奉天蒙古右翼協領榮德為譯書員,飭將學部審定初等教科書迻譯滿蒙文字,以為學堂課本,業於十月間譯成四冊,繕訂恭呈御覽。隨付石印二萬部,發給奉、吉、江三省蒙旗各學堂在案。茲該員復將五六七八冊續行譯出,分訂六本,裝成一函,稟請恭呈御覽,伏候欽定前來。臣覆查譯本,詞句明顯,義意洽當,洵足為開通蒙智之資。除將譯本敬謹封呈外,所有續譯蒙學教科書繕訂恭呈御覽緣由,謹恭折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這套教科書的現存漢文原書10 冊名單
1912 年12 月17 日,奉天都督將榮德譯本進呈北京大總統。總之,在宣統元年(1909 年) 九月、二年(1910 年)九月、1912 年12 月,分三次翻譯完畢,隨時繕訂成冊進呈。前兩次進呈同時,石印分發各學校。根據上述資料,這套書漢文原書10 冊,譯本為18 冊,但見存譯本僅10 冊。

2. 印數和頒送計畫

印數和頒送學校的情況,可見於宣統二年(1910 年) 二月榮德的稟文,該文尤對前四冊和第五六冊有詳細報告,稱引如下:
原奉札委,令將譯出《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四冊先行石印二萬冊,《勸學文》五千冊,共二萬五千冊,以備頒發奉、吉、江三省蒙旗等因。除已印出教科書四千冊、勸學文一千二百冊,業經隨時稟送分發在案。其未經印出《教科書》一萬六千冊、《勸學文》三千八百冊現在均已印出,裝訂妥當。
擬請續行頒發前郭爾羅斯公兼盟長一旗《教科書》每種三百冊,共一千二百冊,《勸學文》三百冊。其圖謝圖等九旗,擬請每旗每種各發二百六十冊,共一千零四十冊,《勸學文》各二百六十冊。以上十旗共《教科書》一萬零五百六十冊,《勸學文》二千六百四十冊。下剩《教科書》五千四百四十冊,《勸學文》一千一百六十冊,擬請續行頒發奉天蒙文學堂每種二百冊,共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新設滿蒙文中學堂每種二百冊,共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再維城國小堂呈由提學使司批准移知委員請發此項《教科書》每種一百五十冊,擬請可否發給維城國小堂《教科書》每種一百五十冊,共六百冊,《勸學文》一百五十冊。並有本省滿洲國小堂二班八十名,擬請可否每種發給八十冊,共三百二十冊,《勸學文》八十冊。蒙古國小堂一班四十名,每種發給四十冊,共一百六十冊,《勸學文》四十冊,漢軍國小堂二班八十名,每種發給八十冊,共三百二十冊,《勸學》八十冊。內務府一班四十名,每種發給四十冊,共一百六十冊,《勸學文》四十冊。以上七學堂共擬發《教科書》三千一百六十冊,《勸學文》七百九十冊。
又有吉林省滿蒙文中學堂監督曾經來函,求此《教科書》,擬請可否分發吉林、黑龍江兩省滿蒙文中學堂每種各一百冊,各共四百冊,《勸學文》各一百冊。以上二處共《教科書》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
以上擬請頒發各處統共《教科書》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冊,《勸學文》三千六百三十冊,以資課肄。下淨剩《教科書》一千四百八十冊,《勸學文》一百七十冊,擬請飭交蒙務總局存儲,以備續有請者。除將續行印出《教科書》、《勸學文》擬請分發各王旗及吉黑兩省,仍用夾板捆妥,連分發本省各學堂均送交蒙務總局,聽候札發。並將續行譯出第五第六兩冊《教科書》復加研究,督飭挑選寫生等逐日分繕滿蒙文楷書,隨時校讎,發付剞劂。一俟刊刻成時,刷印出樣,即行呈閱外,所有奉委令將譯出《教科書》四種先行石印二萬冊、《勸學文》五千冊,業均告竣暨請分發各緣由,是否有當,伏乞批示施行。
督撫批示:
稟悉。續印《教科書》一萬六千冊,《勸學文》三千八百冊後,如稟咨行各處仍赴蒙務局請領。至五六冊《教科書》編成,務須加意校讎,再付剞劂,是為至要,切切。
《勸學文》即總督錫良宣統元年(1909 年) 十月撰的漢文《諭哲里木盟十旗興學勸業文》,榮德譯成滿蒙文,三文合璧,手寫石印一冊四十四葉,版式與《三文教科書》一致,宣統元年(1909 年) 十月刊行。此系專為飭諭蒙旗而作,其頒發於哲里木盟興學起到一定的督導作用。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印數和頒送學校的情況表
今將稟文所述已發、擬發各學校名單及書籍數量列表,以清眉目。稟文中的“每種”指四冊《教科書》的每冊。
教科書擬頒發對象是奉天省管轄的哲里木盟十旗、奉各八旗學堂以及吉林、黑龍江兩省滿蒙文中學堂,遍及東三省蒙文學堂。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翻譯的動機

關於教科書的產生,遼寧省圖書館藏本第一冊卷首三篇序言有所交代。編譯者榮德在自序中說:
溯是編譯述之緣起,始於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 秋,提學張公鶴齡擬擴充蒙文學校,因教授乏人,訪知德粗通滿蒙文字,特邀到堂,為名譽監督,兼授蒙文。顧念德學識譾陋,本不敢當此重聘,惟以桑梓時艱,義不容辭,乃勉應焉。及到堂後,見各班課程皆沿襲舊本,與現時各種科學及一切新名詞百不得一,將來學非所用,誠恐貽誤非輕。乃取上海商務印書館武進蔣君維喬、陽湖莊君俞所編部定兩等國文教科書翻譯滿蒙文字,藉資講授。
蒙文學校正式名稱是“奉天官立蒙文學堂”,專門招收外藩蒙旗王公及平民子弟入學修習的官立學校,設在奉天省城。《東三省政略》記載:“蒙文學堂亦趙將軍(趙爾巽) 所設。是時北京滿蒙文高等學堂尚未成立,奉省與蒙古接壤,故首先預備佐理蒙政人才之地也。”1912 年,蒙文學堂改設為籌邊學堂,《奉天通志》稱:奉天之蒙古官學為同治間將軍都興阿所創辦,光緒三十二年,將軍趙爾巽就其地改辦蒙文學堂,位於皇學舊址之南,是年閏四月開學,三十四年二月,提學使張鶴齡加以擴充招致蒙藩子弟入堂肄業,更名蒙文高等學堂。其編制有正科、預科,正科四年畢業,預科三年畢業。並附設藏文科及別科,皆三年畢業。民國元年三月,仿教育部改北京滿蒙文學堂為籌邊學堂之例,改為奉天省公立籌邊學堂,嗣經學務議紳會議議決,更將八旗滿蒙文中學堂併入,遂分為南北二校,南校在省治小東門外小津橋附近,北校在草倉舊址。民國三年,停辦。”1917 年所修《瀋陽縣誌》文炳傳說“光緒初,奉省初設蒙文官學”,對照則知蒙文學堂開設於光緒元年(1875 年),或為八旗蒙古官學。至於張鶴齡任提學使之後的變革,則有下述資料可補充說明。
蒙文學堂舊額止有一班。臣等因蒙旗事務日益繁多,而譯才之絕,較之歐美語文,通達尤罕。臣等於去年即通飭蒙古各旗,將王公台吉子弟選送來堂,肄習漢文漢語,兼授科學。首由賓圖郡王選送其胞弟二等台吉瑞春及學生五名入堂肄業。近據博德勒噶台親王選台吉兩名、學生四名,其札薩克圖、土默特均在陸續選送,不難漸開風氣。其舊有校生亦多有漢文清通而蒙文漸次嫻熟者,將來溯原藏梵,不至終古榛荒矣。
榮德到學堂任課時,發覺所用的教本仍為清朝舊有的三文合璧ilan hacin i gisun kamcibuha hafan i dasan ioyonggo be isabuha bithe(《吏治輯要》)一類讀物,深感其內容不合當代之需,辭彙亦屬陳舊。為學以致用,遂選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作課本,“翻譯滿蒙文字,藉資講授”。至於印行的機緣,榮德說:“宣統紀元(1909 年)之秋,東督錫公(指東三省總督錫良)、奉撫程公( 指奉天巡撫程德全) 議及籌蒙政策,首先示諭勸學。維時德(即榮德)適兼蒙務局翻譯官,爰奉檄委,仿照館章,專司編譯,並取原譯國文教科書四冊,先付石印。”所說“原譯”是指榮德當時已經翻譯好的四冊。

主要內容——教科書的漢文原本

《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的漢文原本系蔣維喬、莊俞合編的《最新初等國小國文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0 冊,經學部第一次審定的初等國小暫用國文教科書,是國內當時最完善、普及的教科書。選擇這套教科書作原本,是最恰當的。
廢科舉,興學堂,急需教材,學部乃有審定初等國小教科書之舉,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 六月完成,公布書目。納入審定的圖書截至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三月三十日出版者。

出版背景——翻譯、印行和分發

1. 翻譯印行的經過

宣統元年(1909 年)四月,東三省總督錫良到任,七月即飭下屬蒙務局,委令榮德翻譯上述部定教科書為滿蒙文字,三文合璧,繕訂進呈御覽,並石印二萬部頒發蒙旗各學堂。十月初十日,錫良奏稱:“竭四月之功,已譯成四冊,先繕訂一份恭呈御覽,同時石印二萬部頒發蒙邊學堂。”宣統二年(1910 年) 二月,榮德報告前四冊刊印發放情況:教科書印二萬冊,《勸學文》印五千冊;五六冊譯完,正校訂繕寫。至七月份,第八冊翻譯並抄寫完畢,九月廿五日,續譯教科書之第五六七八冊,訂成六本,裝成一函,進呈御覽,等候欽定。十月二日奉到朱批。
(錫良)為續譯蒙學教科書,敬謹繕訂成冊,進呈御覽,恭摺仰祈聖鑒事。竊籌蒙以興學為先,而興學以譯書為急。宣統元年七月間,曾以振興蒙學,深慮文言不能一致,教化難以強同,當委已革奉天蒙古右翼協領榮德為譯書員,飭將學部審定初等教科書迻譯滿蒙文字,以為學堂課本,業於十月間譯成四冊,繕訂恭呈御覽。隨付石印二萬部,發給奉、吉、江三省蒙旗各學堂在案。茲該員復將五六七八冊續行譯出,分訂六本,裝成一函,稟請恭呈御覽,伏候欽定前來。臣覆查譯本,詞句明顯,義意洽當,洵足為開通蒙智之資。除將譯本敬謹封呈外,所有續譯蒙學教科書繕訂恭呈御覽緣由,謹恭折具陳,伏乞皇上聖鑒訓示。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這套教科書的現存漢文原書10 冊名單
1912 年12 月17 日,奉天都督將榮德譯本進呈北京大總統。總之,在宣統元年(1909 年) 九月、二年(1910 年)九月、1912 年12 月,分三次翻譯完畢,隨時繕訂成冊進呈。前兩次進呈同時,石印分發各學校。根據上述資料,這套書漢文原書10 冊,譯本為18 冊,但見存譯本僅10 冊。

2. 印數和頒送計畫

印數和頒送學校的情況,可見於宣統二年(1910 年) 二月榮德的稟文,該文尤對前四冊和第五六冊有詳細報告,稱引如下:
原奉札委,令將譯出《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四冊先行石印二萬冊,《勸學文》五千冊,共二萬五千冊,以備頒發奉、吉、江三省蒙旗等因。除已印出教科書四千冊、勸學文一千二百冊,業經隨時稟送分發在案。其未經印出《教科書》一萬六千冊、《勸學文》三千八百冊現在均已印出,裝訂妥當。
擬請續行頒發前郭爾羅斯公兼盟長一旗《教科書》每種三百冊,共一千二百冊,《勸學文》三百冊。其圖謝圖等九旗,擬請每旗每種各發二百六十冊,共一千零四十冊,《勸學文》各二百六十冊。以上十旗共《教科書》一萬零五百六十冊,《勸學文》二千六百四十冊。下剩《教科書》五千四百四十冊,《勸學文》一千一百六十冊,擬請續行頒發奉天蒙文學堂每種二百冊,共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新設滿蒙文中學堂每種二百冊,共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再維城國小堂呈由提學使司批准移知委員請發此項《教科書》每種一百五十冊,擬請可否發給維城國小堂《教科書》每種一百五十冊,共六百冊,《勸學文》一百五十冊。並有本省滿洲國小堂二班八十名,擬請可否每種發給八十冊,共三百二十冊,《勸學文》八十冊。蒙古國小堂一班四十名,每種發給四十冊,共一百六十冊,《勸學文》四十冊,漢軍國小堂二班八十名,每種發給八十冊,共三百二十冊,《勸學》八十冊。內務府一班四十名,每種發給四十冊,共一百六十冊,《勸學文》四十冊。以上七學堂共擬發《教科書》三千一百六十冊,《勸學文》七百九十冊。
又有吉林省滿蒙文中學堂監督曾經來函,求此《教科書》,擬請可否分發吉林、黑龍江兩省滿蒙文中學堂每種各一百冊,各共四百冊,《勸學文》各一百冊。以上二處共《教科書》八百冊,《勸學文》二百冊。
以上擬請頒發各處統共《教科書》一萬四千五百二十冊,《勸學文》三千六百三十冊,以資課肄。下淨剩《教科書》一千四百八十冊,《勸學文》一百七十冊,擬請飭交蒙務總局存儲,以備續有請者。除將續行印出《教科書》、《勸學文》擬請分發各王旗及吉黑兩省,仍用夾板捆妥,連分發本省各學堂均送交蒙務總局,聽候札發。並將續行譯出第五第六兩冊《教科書》復加研究,督飭挑選寫生等逐日分繕滿蒙文楷書,隨時校讎,發付剞劂。一俟刊刻成時,刷印出樣,即行呈閱外,所有奉委令將譯出《教科書》四種先行石印二萬冊、《勸學文》五千冊,業均告竣暨請分發各緣由,是否有當,伏乞批示施行。
督撫批示:
稟悉。續印《教科書》一萬六千冊,《勸學文》三千八百冊後,如稟咨行各處仍赴蒙務局請領。至五六冊《教科書》編成,務須加意校讎,再付剞劂,是為至要,切切。
《勸學文》即總督錫良宣統元年(1909 年) 十月撰的漢文《諭哲里木盟十旗興學勸業文》,榮德譯成滿蒙文,三文合璧,手寫石印一冊四十四葉,版式與《三文教科書》一致,宣統元年(1909 年) 十月刊行。此系專為飭諭蒙旗而作,其頒發於哲里木盟興學起到一定的督導作用。
清滿蒙漢三文合璧教科書
印數和頒送學校的情況表
今將稟文所述已發、擬發各學校名單及書籍數量列表,以清眉目。稟文中的“每種”指四冊《教科書》的每冊。
教科書擬頒發對象是奉天省管轄的哲里木盟十旗、奉各八旗學堂以及吉林、黑龍江兩省滿蒙文中學堂,遍及東三省蒙文學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