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路,是位於生態文旅區境內的道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淮路
- 地理位置:淮安市
- 起點:寧連路
- 終點:榷關路
清淮路,是位於生態文旅區境內的道路。
清淮路,是位於生態文旅區境內的道路。 道路簡介清淮路,位於生態文旅區境內,原為無名路,起止為寧連路—榷關路。位於裏運河與濱河大道之間,連線清江浦區與淮安區,故名。1...
清淮路社區,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長東街道下轄社區。清淮路社區八十年代初始建,起初名為水渡居委會,2000年更名為清淮路社區居委。社區地處水渡口商務圈,南起清隆橋,北到越秀橋,西臨裏運河,東至翔宇大道,總面積約0.6平方公里。服務轄區包括億力未來城、酈城國際、金域華府3個新建住宅小區及淮安市政務服務...
丁婷婷 丁婷婷,女,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長東街道清淮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居民委員會委員。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人物經歷 丁婷婷,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長東街道清淮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居民委員會委員。
清淮街道,隸屬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位於桐柏縣中南部,是桐柏縣城駐地。面積6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4.5萬,清淮街道辦事處駐東風橋社區淮河路59號。清淮街道下 轄14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東風橋社區、淮安街社區、大同街社區、西關社區、西楊社區、淮廟社區、東環社區、銀興花園社區、淮北社區、南崗社區、淮南...
淮清橋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建康路東段,是一座石拱橋,始建於南朝,古名青溪大橋,後稱淮清橋,已有千餘年歷史,是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橋樑簡介 淮清橋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建康路東段,因古青溪與秦淮河在此匯流而得名。橋建於南朝時期,原名淮青橋,但後人通稱它為淮清橋。古橋畔有亭,供人歇息。橋亭有聯,...
《春盡》是清代江湜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天本無涯若有涯,郵簽計日水程賒。敦敦只堠迎船過,漠漠征帆向晚斜。野外風來寒欲雨,舟中春盡客思家。別離心緒清淮路,一任瞢騰送歲華。作者簡介 江湜(1818—1868),字弢叔,江蘇長洲(今吳縣)人。諸生,道光間官浙江候補縣丞。曾應省試京試,不售。遂絕...
截至2023年7月,桐柏縣轄1個街道、12個鎮、3個鄉,另有2個產業集聚區,分別是:清淮街道、月河鎮、固縣鎮、毛集鎮、大河鎮、平氏鎮、埠江鎮、吳城鎮、淮源鎮、回龍鄉、黃崗鎮、朱莊鎮、新集鄉、程灣鎮、安棚鎮、城郊鄉、縣產業集聚區、桐柏化工產業集聚區,共有215個行政村(社區),縣人民政府駐清淮...
東華街 西華街 光天街 剛毅街 淮清街 工藝街 子民街 淮南街 永福街 ”至天啟初年修纂《鳳陽新書》時,記載街道有28條,皆縱橫排列對稱。其中《鳳陽新書》所載為《中都志》所未有的街名有:朝朝(陽)、塗山、右甲第、化日、泰安、清淮6條;而《中都志》所載為《鳳陽新書》所未有的街名有:安泰、淮清2...
隋煬帝艷情篇什,同符後主,而邊塞諸作,鏗然獨異,剝極將復之候也。楊素幽思健筆,詞氣清蒼,後此射洪(陳子昂)、曲江(張九齡),起衰中立,此為勝、廣雲。△七十三 古今流傳名句,如“思君如流水”,如“池塘生春草”,如“澄江靜如練”,如“紅藥當階翻”如“月映清淮流”如“芙蓉露下落”如“空...
南朝梁代詩人何遜也有些寫景名句:“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野岸平沙合,連山遠霧浮”,“岸花臨水發,江燕繞檣飛”,“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但他們的詩作都存在有句無篇的毛病。鼎盛時期 山水詩到王維和孟浩然這裡達到一個頂峰。經過魏晉謝靈運等人的開創,他們...
據《黃州府志》記載;修築黃州府城前後共用了17年時間,動用了府屬民工5萬餘人。古城依山傍水,西以大江為固,四周修有堅固的城牆,外環有護城河,有四門:東有清淮門,南有一字門,西有清源門,西北有漢川門。城內的面積約2.19平方公里。有存的遺蹟可見。當時在城內先後建有河東書院、府學、縣學、貢院、以及...
一支過九龍橋直向西,由東水關進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橋與青溪會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橋匯小運河,再經文德橋、武定橋、鎮淮橋轉折向西北,過新橋至上浮橋、陡門橋,與運瀆水會合,再過下浮橋,向西經過夫子廟,從西水關出城;內秦淮為正流。 [12]習慣上把這支稱為內秦淮河(即十里秦淮),內秦淮河流經秦淮、雨花台...
清初淮人張鴻烈撰《淮南詩鈔》(康熙刻本)有《北神堰蘄王楊國夫人梁氏》詩一首:“北神堰枕清淮流,居人織葦堰上頭。蘄王夫人昔家此,隨母播遷至潤州(亦今鎮江市)。”作者在題記中說:“北神堰即今新城北門外逸西是也,梁夫人微時家此。”清末淮人盧介清著《詠淮紀略》也有《梁夫人》詩,開頭兩句為“夫人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