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客家三角戲,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清流三角戲源於明嘉靖年間(約1522年),是由江西贛州山歌小戲傳入清流演變而成的新創地方劇種。清流客家三角戲又稱“客家二人轉”,是客家區域的地方劇種,原先主要由夫妻唱戲。三角戲主要行當由生、旦、醜組成,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活潑自由,曲調以江西採茶小調為主,用清流客家話和國語演唱,具有濃厚的客家風情特色。
2018年7月,清流客家三角戲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1月29日,“清流客家三角戲”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流客家三角戲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縣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 項目序號:16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清流三角戲源於明嘉靖年間(約1522年),由江西贛州山歌小戲傳入清流演變而成的新創地方劇種,保留著客家文化明顯特徵。當年江西贛州山歌小戲劇團長年在清流縣坊廓里、拔里、下窠、龔坊一帶演出,受其影響,下窠、龔坊村民仿效組建了“三角班”,因為整台戲裡只有生、旦、丑三個角色,整個戲班也由一家3口組成,所以叫“三角戲”。三角戲從業餘清唱自娛起步,初始沒有劇本,沒有曲譜,服裝道具也少,3個人肩上一擔,走村穿巷,用清流土話演繹人間悲歡離合,古今傳奇。三角戲草根屬性明顯,但表演者表情生動,把劇情渲染得栩栩如生,後來加上揚琴、二胡、板、鼓、鈸等樂器伴和,節奏分明,曲調悠揚,因而備受客家鄉親喜愛,不僅在清流本地演出,還經常受邀到寧化、長汀、連城、明溪等周邊鄉鎮村落演出。
依靠農村民眾基礎得以流傳的三角戲,經過幾代從藝師傅擇優提煉,演化積累,除保留江西採茶戲的部分傳統唱腔外,還充分吸收汲取清流當地的民間山歌小調的一些音樂元素,並增加了漢劇、贛劇、潮劇、越劇、南詞北調的一些曲牌,在唱腔上加入京劇精緻細膩和雄渾大氣的表現方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豐富了演繹效果。三角戲的演出載體也從最早的家庭戲班擴展到“供坊三角劇團”“龍津三角劇團”,邊傳承邊演進,直到改革開放後再次發揚光大,清流縣、龍津鎮兩級政府撥款在龍津鎮為三角戲建起了仿古戲台,添置了設施設備,並組織專人恢復整理出36種傳統劇目,充實了劇團演出基礎和演繹內容,使三角戲成為閩西北客家鄉親的一道文化大餐。
文化特徵
“三角戲”,顧名思義就是三個角色唱一台戲,主要行當由生、旦、醜組成,早期樂隊只有一人,操持著大小鑼、堂鼓、小鈸,沒有劇本,沒有曲譜,由師傅口授、演員清唱,鑼鼓過門。爾後,樂隊增至3—5人,文場有二胡、京胡、中胡、三弦、笛、揚琴等。武場有鼓板、大小鑼、大小鈸、小堂鼓、碰鈴等。
三角戲唱腔以五聲階為主,板式以宮調為主,還有商、征、羽調式。聲腔不統一,兼收各劇種的多變手法,唱出不同的感情:小旦唱腔歡快、秀麗、柔和、優美、小生生唱腔細膩、柔中帶硬,老生唱腔激昂、粗獷、洪亮、沉著、節奏性強,丑角唱腔忽強忽弱,忽高忽低,靈活多變。戲班原有的曲調逐漸演化,滲入了江西採茶戲的部分唱腔,吸收了民間小曲、山歌、鳳陽歌等,建國後,又吸收了漢劇、贛劇、潮劇的曲調。
代表劇目
三角戲演出的劇目主要有《青龍山》《落馬橋》《才郎別店》《山伯訪友》《鍘美案》《碧玉簪》《五女拜壽》等。1967年,在三明地區閩劇團老藝人的悉心指導下,還改編演出了《白毛女》《紅燈記》《沙家浜》等現代戲。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人員老化,演藝退化,觀眾銳減,市場萎靡,劇本和唱腔亟需提煉,清流客家三角戲的保護和挖掘任重而道遠。
保護措施
清流三角劇團為“清流客家三角戲”項目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5年,清流三角戲《鬧堂》參加三明市戲曲小品匯演,獲得一等獎,並被各個媒體多次報導,美國記者還稱讚其為“客家文化傳播使者”。
主要表演
2019年2月5日—8日(即正月初一至初四)下午,由清流縣文體和旅遊局主辦,縣文化館承辦的2019正月正激情廣場戲曲展演活動在龍津廣場舉行。展演節目有供坊三角戲劇團帶來的“客家三角戲”等。
2019年6月15日上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宣傳展示活動在清流縣龍津廣場舉行。“非遺”項目展示部分,有長校客家服飾、李家五經魁、十番鑼鼓、靈地舞青獅、客家三角戲表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