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1號

清江1號

“清江1號” (原名“福優 57”)系湖北清江種業有限公司於1997年利用福建省農科院稻麥所選育的不育系“福伊 A”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恢復系“瀘恢 57”配組選育而成的中秈遲熟雜交中稻組合,綜合表現生長勢強,莖桿粗壯,穗大粒多,稻瘟病抗性強,米質及食味較好。 2001年通過湖北恩施自治州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03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國審稻 2003009), 是武陵山區第一個國家審定的水稻品種,適宜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區海拔800m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2003年被中國農學會中國農業網評為全國實用技術產品重點推廣產品。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簡介,特徵特性,米質指標,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制種技術要點,

簡介

清江1號(福優57)
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09
選育單位:湖北清江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親本來源:福伊A×瀘恢57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 148天,與對照汕優63相當。株高110厘米左右,生長勢強,植株生長整齊,株葉形態適中,穗粒結構協調,後期熟相好。每畝有效穗18-21萬,成穗率60%左右,穗長22-24厘米,平均每穗總粒數140-150粒,結實率85%左右,乾粒重27克左右。抗性:葉瘟2-3級,穗瘟1-3級,田間穗瘟病發病率 0.2%以內。

米質指標

整精米率49.2%,堊白率50%,堊白度10%,膠稠度50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2%。

產量表現

1998年參加武陵山區區試平均畝產447.9公斤,比對照II優58增產4.87%,2000年續試平均畝產513.4公斤,比對照汕優多系1號增產10.48%,2001年續試平均畝產605.2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3.59%。
1999-2001年在湖南省張家界永順,貴州省的銅仁地區,重慶市的黔江區和湖北省的恩施州引種較大面積的種植,畝產在519-711公斤,比對照汕優63、II優501、II優58等分別增產3.8-15.32%,2001年湖北省恩施州農作物品種審定小組通過審定。

栽培技術要點

1、早播稀植。採用早育早發技術,培育多櫱壯秧;
2、合理密植。畝插2.0-2.2萬穴,每穴2粒穀苗,規格為16.5×26.4厘米或13.3×33厘米,每畝基本苗10-12萬;
3、科學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酌情補施粒肥,特別注意磷鉀肥的配合施用;
4、科學管水。要求寸水活棵,淺水分櫱,足苗曬田;
5、防治病蟲。苗期重點要防治惡苗病。

制種技術要點

1、播差期。4月上旬播種,父母本時差31天,葉差6.6葉,揚花授粉期安排在7月底至8月初;
2、插秧規格。行比2:16-18,母本株行距13.3×13.3厘米,基本苗18-20萬;父本行株距為40×16.7厘米,基本苗3.5-4.5萬,父本與母本行距為33.3厘米。
3、科學使用"九二0"。畝用"九二0"18-20克,在見穗 1-5%時開始,按輕提重打,看苗補施的原則分三次連續三天噴施。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育期148天,與汕優 63相當。綜合農藝性狀優良,豐產性好,抗稻瘟病。適宜在湖北、湖南、貴州省及重慶市的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作一季中稻種植。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8號)
備註:2002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