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賦(2013年杜泓延所著駢儷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明賦》是2013年杜泓延所著一篇駢儷文,出自《濟南中學校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明賦
  • 作品別名:清明登高祭(並序)
  • 作者:杜泓延
  • 創作年代:2013年二月24日
  • 作品出處:濟南中學校刊
  • 文學體裁:駢儷文
序言,內容梗概,創作過程,作者簡介,作品鑑賞,

序言

癸巳年二月廿四,清明時節,風和天清,當空日盛,登山掃祭,未攜黃紙花酒,心甚有愧,無物以托情寄心,唯著文表心。
大幽之國,古聖安寐,英雄之山,前烈沉眠。黑水長流,羽人環衛,青松再新,童子登臨。大椿長壽,何來生死之記;勇士十載,遍是歌傳之書。六耀逢時,照憑弔之路;天牢值日,宜奉供之廚。縱足睜眥,滿是無字之碑;黃符浴火,盡奉先人之魄。血肉枯腐,皓青首以爭勝;國泰民安,卻功績而長眠。建邦大業,甲子未忘,衛族精魂,能忍不悲?年盛血氣,總有呢喃之語;七尺長襟,難收兒女之哭。
關外金龍,誕斷指之蟒;西岐老鳳,生折翼之鳩。太祖入關,十世即衰,後主傾國,三代終敗。制怒之術,肯驅虎門之煙?黃海之波,忍沒鄧公之艦。湘淮之軍,恥從魑魅之勢;天國之父,能再金陵之輝?中山遠識,不辨袁蔣之心;陳李卓見,幸養狂瀾之力。嘉興漫霧,內隱蛟龍,南湖漁船,首發星火。金沙水暖,付軀東去,鐵索冰寒,盛氣吹取。井岡之火,竟成燎原之勢;八年血戰,方得天下歸心。三疆共戰,定北國之土;楚波齊盪,安江南之稷。
東征西戰,重穩華夏之業;南防北駐,再固九州之基。後日安泰,未嘗以仙去;碩碩功果,未受而枯軀。兵戈既息,操練尤甚,天下大定,夜更難眠。謹小慎微,兢兢戰戰,居安思險,臥薪嘗膽。為國之道,益安益難,治軍之力,益暇益堅。彈丸百步,血濺三尺,一時意氣,福澤後世。熱血滿腔,盡滋東西之野;腐軀七尺,尤肥南北之疆。重憶前史,滿是功績,拭目瞰望,盡帶金勛。
飢有饌玉,寒有衾衣,居有枕席,行有車騎。先人之營,慷遺近人以享;前世之苦,肯代後世而嘗。保家之恩,豈別血骨之異;無言之教,更甚綱常之禮。黃口小兒,始覺無為之恥;登徒浪子,謙循聖人之教。鵬舉精忠,未建九州之業;楊門勇烈,曾竟天下之功?楊岳之名,尚傳萬世,立國之績,信流千秋。
眾魂齊歸,又逢天日,萬魄重聚,再臨人間。松風不語,山湖一寂;雲川遏步,黔首駐哀。金樽並舉,死生同飲,珍饈布地,天人共席。清風大袖,無酒肉以敬奉;絮草滿胸,難賦文而歌功。傾盡才思,唯表拳拳之心;狐狗文章,但達區區之意。鄙淺詞句,足托意氣,粗浮言語,聊表吾心。

內容梗概

本文第一段以《山海經·海內經》的大幽之國起興,第二段鋪陳敘述了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的諸多歷史事件後,排比歌頌前人的功績,表達作者自己的感激與尊敬,並在最後添加了浪漫主義的高潮後表達坦白了作者對自己的評價“絮草滿胸,狐狗文章”。全文辭藻樸實,真摯懇切,坦率明晰,充分表達了作者仰止先人,激勵自身的心跡。

創作過程

當時正是清明時節,但天色卻十分明媚,晴空萬里。作者登英雄山遊覽,看到紀念碑與無碑的先烈墓地,觸景生情,感慨頗多,思索應當謙遜祭拜,然以為俗物祭祀不妥,回家後便作《清明登高祭》以表其心,後更名為《清明賦》。杜泓延其人天資魯鈍,為作此篇諸多坎坷,最後耽誤了老師的作業,情急之下便以此文應付,其師既有心鼓勵栽培又惜其才華故讚賞有加。

作者簡介

杜泓延(1995-今),字淵,山東濟南人,為人寬厚謙和,閒散隨性,低調內斂,好交友,有器量。得多種思想的精髓,深受墨家核心思想影響,立志促進社會進步,保障人權。有代表詩作《秋詞》.《為國論》等。

作品鑑賞

英雄山位於山東濟南,是濟南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人們緬懷烈士、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聖地。此文正是作者杜泓延在2013年清明節遊覽英雄山時,有感於革命先輩的功績,歸家後所作。
本文以日漸失傳的駢儷文“四六句”為體,鋪陳歷史,表達對封建舊社會的不滿與對新中國革命者的崇敬,也表達了作者“覺無為之恥”的不遇之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