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張崟策杖行吟圖》是清代畫家張崟串座的一幅紙本設色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清張崟策杖行吟圖
- 畫作類別:中國古畫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
- 創作年代:清代
- 材質:紙本
- 規格:縱146.5厘米,橫33厘米
- 作者:張崟
作品介紹,作品欣賞,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策杖行吟圖》作於嘉慶十三年戊辰(公元1808年),是張崟晚年精品。畫幅縱146.5厘米,橫33厘米。作品錄文:元人畫真朴古雅,一洗宋人習氣。而倪元鎮、張伯雨、曹雲西、方方壺皆入逸品,如詩人中之陶潛、韋應物,得味外味者。款識:戊辰六月三日驟雨新霽,展案頭舊紙,仿元人畫,張崟識於自歸依室。鈐印:張崟之印(半朱文半白文)、寶岩(朱文)、夕第書畫(朱文)。
作品欣賞
畫面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上部岡巒起伏,一峰突出其頂,遠山如黛,一線飛瀑順勢下注,除了給安靜的大山增加了動感之外,通過它還與中部的流雲作了有機的聯繫。中部山石、樹木、屋宇被層層白雲縈繞,虛實相生,使畫靈動而不迫塞。下部山坡上、樹叢中兩松傲然兀立,是畫的主體,樹下房屋,門窗大開,似待友人來訪,左邊石橋上,來訪者著紅衣高士,策杖走過,後有童子相隨,這是畫的主題。橋下潺潺流水,與上部的飛泉,上下呼應,將畫串成一個完全的整體。
畫的左上角天空中題字曰:“元人畫,真朴、古雅,一洗宋人習氣,而倪元鎮,張伯雨、曹雲西,方方壺皆入逸品,為詩人中之陶潛、韋應物,得味外味者。”下署“戊辰六月三日驟雨新霽,展案仿元人畫,張鑑識於自歸依室”。這裡題明“仿元人畫”,他究竟是仿元人哪一家呢?題識中透露,元人倪瓚、張雨、曹知白、方從義是他所推重之人。
用以衡量此畫,不難發現,它既非倪之冷逸,也非張之古雅,更非曹之清潤,又不獨方之瀟灑。但綜觀全畫,還真有得到他們那種味以外的味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張鑒用他們的精神,去指導自己的實踐,畫出生動、真切、具有現實生活的圖畫,並不是機械的摹仿某一家的東西,這就是張鑒的繪畫風格。
作者簡介
張鑒,字寶岩,號夕庵、且翁,別號樵山居士、夕道人等。所居曰飲淥草堂。生於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卒於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享年六十九歲。祖籍江西,遷居江蘇鎮江。中年家道衰微,生活維艱,以賣畫餬口。為人直率耿介,不取悅世俗,不諂媚權貴,嘗寫詩曰:平生雖未入官衙,道院僧房處處家。縱賴雕蟲為活計,不將厚顏作生涯。
他對待藝術的態度也是如此。在當時,“四王”的傳統影響,籠罩著整個畫壇,海內畫家非“婁東”即“虞山”,泥古摹古,陳陳相因,畫風千人一面。然而,大多數的鑑賞家也以為,非“婁東”即外道。他憤怒的說:“吾潤畫家,家自為法,未嘗一宗婁東!”他的畫,完全脫離了“四王”的束縛,走自己獨有的藝術道路。
《京江畫征錄》中說:“張鑒畫格多自出,不蹈襲前人,氣象雄偉,真足涵蓋一切。”據記載,他幼年時,曾學文徵明,既而改宗沈周,後遍臨宋無及至金陵諸家,無一不為其利用,“胸羅古法,包含奇趣”。讀畫人從他的畫中很難找出一家一派的痕跡,所以有人說“此種筆墨惟深於鑑古者方能賞之。”
他在臨摹借鑑古人和他人之法以外,尤其重視“師造化”。在青年時代他就遍游江浙各地,鎮江更是他足跡常到的地方,常常攜筆登山、泛舟,有時“遇山水賞音處,又或經月不歸”。在與大自然的長時間的接觸中,開擴視野、拓展心胸、鍛鍊筆墨、發掘山水的天趣,用以表達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