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展品為清代文物。位於月牙山龍隱岩,清光緒二十年,真書,高66厘米、寬59厘米。1895年維新變法領袖康有為來到桂林避禍,應桂林名士之邀赴桂講學。講學之餘遊覽龍隱岩,面對《元祐黨籍》碑,聯想到變法維新阻力重重,康有為百感交集,寫下《觀元祐黨人碑題記》。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清康有為《觀元祐黨人碑題記》
- 館藏地點:廣西桂林市龍隱路1號
- 所屬年代:清
- 高:66厘米
- 寬:59厘米
- 所屬博物館: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 所屬地區:廣西桂林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清代文物。位於月牙山龍隱岩,清光緒二十年,真書,高66厘米、寬59厘米。1895年維新變法領袖康有為來到桂林避禍,應桂林名士之邀赴桂講學。講學之餘遊覽龍隱岩,面對《元祐黨籍》碑,聯想到變法維新阻力重重,康有為百感交集,寫下《觀元祐黨人碑題記》。現收藏於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館。
1895年正月維新變法領袖康有為來到了桂林避禍,他的新作《新學偽經考》觸怒了保守勢力,並遭到了查禁。清光緒二十年,康有為應桂林名士龍澤厚之邀赴桂講學。康有為講學之餘與桂林幾位志同道合者到龍隱岩遊覽。面對《元祐黨籍》碑,聯想到變法維新阻力重重,康有為百感交集,追撫今昔,寫下《觀元祐黨人碑題記》,借古諷今,含蓄地宣洩了被頑固派圍攻的鬱結之氣,並語重心長地告誡後人,應警惕歷史再次重演。同行者讚賞之餘,將康有為的題記刻於《元祐黨籍》碑下方。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奔走海外避難。他在龍隱岩留下的《觀元祐黨人碑題記》立即被桂林封建守舊作為“逆跡”鑿毀。鑿到碑文中“李膺、司馬公、朱子、高、顧二先生”幾位儒家賢良的名字時,又不敢下手。最終整篇“題記”得以倖存一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