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斜行淡墨

《清平樂·斜行淡墨》是近代學者王國維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思婦詞。上片寫女子收到男子的來信,信中滿是相思之情,卻不見男子回來;下片寫女子獨守空閨,寂寞度日,日夜盼望男子歸來。全詞對女子神態和心理的刻畫生動傳神,結尾兩句“厚薄不關妾命,淺深只問君恩”寄寓了詞人對命運不公與承擔責任的人生問題的看法,哀婉悱惻,含意幽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清平樂·斜行淡墨
  • 作者:王國維
  • 創作年代:清末
  • 出處:《人間詞乙稿》
  •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清平樂
斜行淡墨,袖得伊書跡。滿紙相思容易說,只愛年年離別。
羅衾獨擁黃昏,春來幾點啼痕。厚薄不關妾命,淺深只問君恩。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清平樂(yuè):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憶蘿月”“醉東風”。本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雙調四十六字,上片四句四仄韻,下片四句三平韻。
⑵斜行淡墨:指書信的字行傾斜,字跡墨色偏淡。斜行,傾斜的行列,指書寫文字的行列。
⑶袖:此處用作動詞,謂藏於袖中。伊:他,指所愛男子。書跡:筆跡,墨跡。此處指書信。
⑷容易:輕易,隨便。
羅衾(qīn):輕軟的絲綢被子。
啼痕:淚痕。
⑺“厚薄”兩句:一作“厚薄但觀妾命,淺深莫問君恩。”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紙上一行行傾斜的文字還留著淡淡的墨痕,我把他的親筆信放進懷袖裡。信中滿紙相思之情隨便說說,但他卻總愛年年離我而去。
我獨自簇擁著錦被,度過寂寞的黃昏,一春來在這上面留下了多少淚痕?我不在乎自己命運的厚薄,而只在意你的恩情深淺。

創作背景

1907年春暮,王國維受羅振玉之薦,奉學部尚書榮慶之命在學部總務司行走,充學部圖書局編輯,主編譯及審定教科書等事。作者初入官場,縱使他日命運難知,但對“君恩”早已深心銘感了。此詞即是在這種情況下創作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傳統的“思婦詞”,或者也可以說是“棄婦詞”。因為從詞中可以看到:雖然這女子接到了她所愛男子的信,但並不相信男子在信里所說的“滿紙相思”。她似乎已經有了被棄的預感。
“斜行淡墨”是很潦草的筆墨,但由於是“他”的信,所以女子珍重地把它藏在袖中隨身攜帶。信里說了許多思念的話,但是假如他真的如此思念,不可能不肯回來。“滿紙相思容易說,只愛年年離別”,他根本沒有想念,倘若他真想念的話,無論有什麼險阻都會回來,可見“滿紙相思”其實是言不由衷的。
“羅衾獨擁黃昏,春來幾點啼痕”是寫“怨”。春天本應是溫暖和充滿希望的,但“羅衾獨擁”有一種寒冷的感覺,“黃昏”有一種面對長夜的感覺。“啼痕”其實就是“淚痕”,之所以不用“淚痕”,除了格律上的原因之外,恐怕也與“啼”字所能帶給人的感發聯想有關。人的哭泣是“啼”,鳥的鳴叫也是“啼”。傳說蜀望帝死後化為杜鵑鳥,啼聲悲切,往往叫到嘴裡流出血來,即所謂“杜鵑啼血”。“啼”與“痕”結合起來,令人聯想到的既有淚痕又有血痕。輕輕帶過一個“春”字,點出這種悲涼和絕望的情緒發生在美好的春天,背景與感情的反差更增加了人物的淒涼之感。
“厚薄但觀妾命,淺深莫問君恩”,順讀就是“但觀妾命厚薄,莫問君恩深淺”。把“厚薄”和“淺深”放在前邊做主語,是為了起到強調的作用。這兩句接在悲哀的“羅衾”兩句之後,頗有收斂性情以歸於“溫柔敦厚”之意。這種思想也完全是傳統的“詩教”所提倡的。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女子的命運完全決定於男子,被寵幸是命,被拋棄也是命,封建道德要求她們認命而不怨。然而這個女子其實是有怨的,而且怨意很深。因此,這首詞就在怨情的流露和刻意的收斂這種矛盾的感情之中,委婉曲折地傳達出古代女子在現實中和在精神上都不得自由的負重的心境。放眼歷史,許多人對於命運的不公平不是沒有“怨”,但他們在承受命運的同時也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為這個薄待了自己的世界作出無私的奉獻,這也是“厚薄但觀妾命,淺深莫問君恩”。
需要注意的是,1923年王國維發表《觀堂長短句》的時候將結尾兩句改為“厚薄不關妾命,淺深只問君恩。”這在意思上和原來是完全相反的。“但觀妾命”“莫問君恩”是一種溫柔敦厚的擔荷與克制;“不關妾命”“只問君恩”是一種頗具鋒芒的反抗與指責。辛亥革命之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喚醒了中國人的自我意識,封建道德對人性的壓迫在中國首次遭到了激烈的否定,這對作者的思想或多或少有些影響。“但觀妾命”“莫問君恩”是王國維哲學觀念和倫理觀念的自然流露;“不關妾命”“只問君恩”是王國維對現實不滿的借題發揮。前者的“怨”曲折頓挫,因而有一種不盡之味;後者的“怨”直率尖銳,把意思說得很清楚。如果按《人間詞話》的理論來評價,修改後的結尾似不如修改前更具“詞之言長”的特色。

名家點評

中山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陳永正王國維詩詞全編校注》:《金元明清詞選》評:“此詞托意戀情;從結語看,當還含有政治內容。”所論甚是。此詞寄意深微,然亦因追求“寄託”而生“隔”。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陳鴻祥《〈人間詞話〉〈人間詞〉注評》:《西廂記》“除紙筆代喉舌,滿腔愁情對誰說”,此詞雲“滿紙相思容易說”,乃反其意而著力於“離別”,極言相思之深,非“書兒、信兒,索與我恓恓惶惶的寄”(《西廂記·叨叨令》),所能消其“啼痕”。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人間以此“斜行淡墨”之詞稿作殿後,亦正含此意。

作者簡介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清末秀才,受德國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影響。1902年留日回國後,曾講授哲學、心理學等,後入京任職,研究詞曲。辛亥革命後再去日本,專力研究古文字學、古史等。後在上海為英人哈同編《學術叢編》。1925年任清華研究院教授。1927年5月3日,投頤和園昆明湖自殺。他以研究詞、曲、《紅樓夢》等著稱於世,所作詩、詞數量不多,詞的成就較高。有著作六十餘種,編為《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一百零四卷。
清平樂·斜行淡墨
王國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