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地幔新物質及豆莢狀鉻鐵礦成因新理論》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熊發揮、徐向珍、劉飛、李源、陳松永、牛曉露、馮光英、邱添、申婷婷、楊經綏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部地幔新物質及豆莢狀鉻鐵礦成因新理論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熊發揮、徐向珍、劉飛、李源、陳松永、牛曉露、馮光英、邱添、申婷婷、楊經綏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20210093 |
成果名稱 | 深部地幔新物質及豆莢狀鉻鐵礦成因新理論 |
第一完成單位 |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 | 熊發揮、徐向珍、劉飛、李源、陳松永、牛曉露、馮光英、邱添、申婷婷、楊經綏 |
研究起始日期 | 2008-10-01 |
研究終止日期 | 2019-12-01 |
主題詞 | 新礦物、地幔、鉻鐵礦、新理論 |
成果摘要
鉻鐵礦是我國極缺礦種,對科技發展與國防建設具有戰略意義。本團隊先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中國地質大調查等項目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在鉻鐵礦中識別出不同類型礦物包裹體,首次發現並命名7種新礦物,揭示地殼物質循環至深部地幔的過程,給人類認識地球物質組成與地球運行機制提供實證。蛇綠岩型地幔橄欖岩和鉻鐵礦是一個重要的地幔礦物儲存庫,有許多異常地幔礦物來自地幔深部強還原環境。通過這些礦物的特徵和形成條件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地幔的物質組成、物理化學環境、地幔物質的運移和深部地質作用的視窗。 二、在全球多條縫合帶的蛇綠岩中發現金剛石等強還原超高壓礦物,厘定出一種新的金剛石產出類型——蛇綠岩型金剛石。近年來,在全球5個板塊古邊界的15處蛇綠岩中找到了金剛石等深地幔礦物,表明金剛石分布於蛇綠岩層序中超基性岩層位內各個岩相中。 三、提出豆莢狀鉻鐵礦多階段的形成模式,為鉻鐵礦深部找礦勘探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厘定出兩種成因類型不同的鉻鐵礦床,提出豆莢狀鉻鐵礦的多階段成因模式和深部找礦的空間,參與了西藏羅布莎深部勘探狀工作,實現了鉻鐵礦找礦的重大突破。,鉻鐵礦是我國極缺礦種,對科技發展與國防建設具有戰略意義。本團隊先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中國地質大調查等項目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一、在鉻鐵礦中識別出不同類型礦物包裹體,首次發現並命名7種新礦物,揭示地殼物質循環至深部地幔的過程,給人類認識地球物質組成與地球運行機制提供實證。蛇綠岩型地幔橄欖岩和鉻鐵礦是一個重要的地幔礦物儲存庫,有許多異常地幔礦物來自地幔深部強還原環境。通過這些礦物的特徵和形成條件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地幔的物質組成、物理化學環境、地幔物質的運移和深部地質作用的視窗。 二、在全球多條縫合帶的蛇綠岩中發現金剛石等強還原超高壓礦物,厘定出一種新的金剛石產出類型——蛇綠岩型金剛石。近年來,在全球5個板塊古邊界的15處蛇綠岩中找到了金剛石等深地幔礦物,表明金剛石分布於蛇綠岩層序中超基性岩層位內各個岩相中。 三、提出豆莢狀鉻鐵礦多階段的形成模式,為鉻鐵礦深部找礦勘探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厘定出兩種成因類型不同的鉻鐵礦床,提出豆莢狀鉻鐵礦的多階段成因模式和深部找礦的空間,參與了西藏羅布莎深部勘探狀工作,實現了鉻鐵礦找礦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