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工程地質研究

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工程地質研究

《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工程地質研究》是依託中國礦業大學,由李文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工程地質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文平
  • 依託單位:中國礦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東部石炭二疊紀煤系地層古風化殼之上多覆蓋300-700m厚的新生界土層,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是由高壓態土體、高壓水和軟弱破碎風化岩體組成的、具有整體不良工程地質性質的地質體;在近該帶下煤層開採時,處於不同開採空間部位上的深部土-煤系風化岩接觸帶,會產生高壓載入或卸載變形破壞、高滲壓場變化過程;易發生采場頂板礦壓突變劇增、突泥潰砂、突水等重大安全事故;開展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地質結構組成、基本工程地質性質測試、接觸帶類型工程地質劃分等研究;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土-岩接觸帶類型,進行高應力、高滲壓、水化學作用影響下水-土-岩相互作用加卸載力學性、滲透性實驗,並用CT成像技術探測土-岩接觸帶細觀結構變化,建立非線性水-土-岩相互作用蠕變損傷本構模型等;為一具有重大工程套用價值取向的水-土-岩相互作用基礎理論研究課題,意義重大。

結題摘要

我國東部煤田煤系地層古風化殼之上多覆蓋300-700m厚的新生界土層,深部土-煤系古風化岩接觸帶附近是由高壓態水、土、軟弱破碎風化岩體組成的、具有整體不良工程地質性質的地質體;在接近該帶下煤層開採時,采場礦壓突增壓架、突泥潰砂、突水等重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過程機理還不甚清楚。項目以淮南潘謝礦區為例,基於現場大量鑽孔勘探、數字測井、露頭測繪及室內土-岩樣工程地質性質測試研究分析,以土-岩接觸面上10m(土層段)、下5m(岩石段)的土岩組成成份,首次提出將深部土-岩接觸帶劃分為砂土-泥岩、砂土-砂岩、粘土-泥岩、粘土-砂岩”四種類型;針對不同深部土-岩接觸帶類型,首次製作模擬深部土-岩接觸帶直剪、三軸試驗樣,進行高應力下水-土-岩相互作用直剪、三軸加卸載力學性試驗,並進行了中、細觀結構變化研究;對接近不同接觸帶類型下煤層開採深部土-岩接觸帶變形破壞過程水-土-岩相互作用進行了模擬計算和理論分析,揭示了”壓架突水(突砂、突泥)“等工程地質災害形成過程機理。發現不同接觸帶類型下近距離煤層開採不同工程地質問題,即:”砂土-砂岩接觸帶類型”分布區,主要發生壓架突水(突砂);“砂土-泥岩接觸帶”分布區,主要發生突水(突泥);“粘土-泥岩接觸帶”分布區,少數發生壓架問題(基岩薄時);”粘土-砂岩接觸帶”分布區,一般不會發生問題。建立了厚表土覆蓋礦區”深部土-岩接觸帶“類型劃分、壓架突水(突砂、突泥)問題評價和預報系統工程地質方法。研究成果對提升我國煤礦工程地質基礎研究、厚表土覆蓋礦區煤層安全開採意義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