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深圳九章
- 作者:黃樹森
- ISBN:9787536054110
- 類別:歷史
- 頁數:511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9-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460000
版 次: 1
頁 數: 511
印刷時間: 2008-9-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6054110
包 裝: 平裝
編輯推薦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中國不能沒有深圳。”
深圳論者:“中國歷史上有的,深圳不一定有;中國現代化必要的,深圳就一定有。”
深圳民諺:“輕輕的你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帶走二十五美元。”
《人民日報》:這是一部從廣東的歷史吸取力量,為廣東的今天和明天提供具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思想資源的大作。它可以給廣東自己一個自我反省的參照性的鏡子,也讓其他地域和國家的人們有了一個穿透廣東文化特色和精神狀態的路線圖。
《讀書》雜誌:稍有一點歷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九章”的分量,韶樂之九章,楚辭之九章,八卦之九章,均非等閒之輩的等閒之作。《廣東九章》以此開路,雄心可鑑矣!
《南方都市報》:“新世紀的增‘廣’賢 ‘文’。”“其本意正是讓歷史告訴未來。”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提供了新的經驗,新的想像力,給廣東勾勒了一個新的想像力的基礎。
著名作家白先勇:重塑廣東文化正逢其時。
內容簡介
《深圳九章》為“中國九章書系”之一,主編黃樹森為著名文藝理論家、出版家、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山大學客座教授;副主編夏和順、於愛成、劉中國都是深圳年輕的文化工作者。
《深圳九章》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編者視野開闊、梳理得當,是關於深圳歷史文化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歷史最權威的讀本。該書設計精美,圖文並茂,全書46萬字,400餘幅圖片,其中不少是首次與讀者見面的珍貴歷史圖片。全書共分9章:風氣之先、風浪之巔、觀念之變、歲月之痕、文化之脈、時代之子、移民之城、深港之間、未來之路,氣勢磅礴、縱橫捭闔,是對深圳這座年輕移民城市的全新解讀。
作者簡介
黃樹森,湖北武漢人。文學評論家,編審。195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曾任文學理論刊物《當代文壇報》主編。現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山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著有《題材縱橫談》、《手記·叩問》,主編大型理論書鏈《叩問嶺南》。曾獲廣東省批評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以及廣東“五個一”工程獎、優秀圖書獎等。
目錄
章一 風氣之先 石破天驚的歷史選擇
蛇口——中國開放與改革的試管
現在是覺醒的時候了
致廣東省委談深圳改革
師佛朗機以制之
鴉片戰爭之前奏
致鴉片商人的最後通牒
三洲田庚子之役
附:《打響世紀第一槍》序
深圳衝擊波
經濟特區:新體制的試驗
章二 風浪之巔 熏天赫地的命運之戰
東方風來滿眼春
“排污不排外”擴大對外交流
深圳經濟特區初期的兩次大爭論
隱沒了的小鎮
“蛇口風波”答問錄
蛇口青年的名片與答丟夫的手帕
厲有為的“一小步”
深圳:未來與發展
深圳,你被誰拋棄?
章三 觀念之變 彪炳史冊的蓋世輝煌
從蛇口看中國
人民有免除恐懼的權利
深圳河畔
龍飛蛇舞
蛇口一日
按國際規則“打籃球”
深圳初夜
沙頭角游目
從台灣股市看深圳股市
你不可改變我
章四 歲月之痕 略帶驚艷的前塵往事
建汪公生祠記
都憲汪公遺愛祠記
東莞縣晉黃孝子特祠碑
寶香篇
海神
重修赤灣天后廟引
附:赤灣天后宮考
《新安縣誌》序
新安縣輿地圖·地理志
洪仁開口述太平天國實錄導言
深圳行
我眼中的深圳
章五 文化之脈 博採紛呈的驚世之論
過零丁洋
新安儒學記
在東江
脫險雜記
深圳應有的文化態度
文化立市大業背景下的深圳文藝事業
從百家爭鳴到深圳學派
鵬城賦
探索市場經濟新文化之路
曠野無人(節選)
章六 時代之子 可堪銘記的巍巍群雄
我之中國文化觀
致陳煙橋
魯迅與木刻
招商集團
他什麼都想知道
江澤民與經濟特區
回憶陳郁同志
要給梁湘一個評價
懷念曾生將軍
不該忘卻鄭毓秀
將軍,山廈人民懷念您
章七 移民之城 自在之物的歷史傳承
遷海復界
沒有方言的城市
移民文化與廣東
深圳·兩萬人的苦痛與尊嚴
道路與夢想
附:深圳八位企業家寫入“群英譜”
華為的冬天
中國的鋼琴王子
深圳音樂人:是誰拋棄誰
深圳的日子成就了我
每個人都有做太陽的機會
章八 深港之間 風雨潮湧的匯通地帶
羅湖的橋
羅湖——深圳半日
新安八景的今昔
深港六百年歷史的再發現
習仲勛與廣東反“偷渡外逃”
香港來客
亞太經濟圈新中心的誕生
章九 未來之路 萬眾企盼的激情狂想
深圳經濟特區的戰略意義
深圳未來:直轄還是自由港?
走“一體化”與“多元化”之路
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
建構“港深都會”的對策建議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