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師範學院運河與漕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於2006年,該中心集合了一批我校歷史、文學、經濟、地理、生物等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是一支學歷層次高、學術視野開闊、基本功紮實的研究隊伍。中心現有成員10人,其中專職人員3人,兼職7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中心研究人員全部擁有博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陰師範學院運河與漕運文化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淮陰師範學院
目前中心已經形成了如下研究方向:1、運河文獻整理與研究;2、運河物質與非物質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3、運河與區域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研究;4、運河與五大水系研究。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心已逐漸發展成為具有相當實力和潛力、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機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中心已擁有部分運河文獻與信息資料主要包括:正史、明清實錄及其他古籍(內有關於運河的開挖、疏浚、管理、河政、漕運及運河生態環境變化等方面的記載);元明清以來的水利專書;隋唐以來的涉及運河的文人筆記、通俗小說及詩詞歌賦等;運河沿線的地方志;明清時期的野史、雜史、筆記、小說中的相關資料;《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及《國學寶典》等;運河沿岸各地政協、史志辦、水利部門所編輯的各種史志資料及文史資料等;另外還有超星圖書館、中國學術期刊網等網路資源可供方便利用。
運河文獻與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已取得一定的進展
文獻信息檢索平台工作已取得初步進展。已完成對運河文獻與信息資料的初步摸底工作,編制了詳細的文獻資料目錄;已完成部分運河文獻與信息資料內容提要的整理工作,並擬在此基礎上完成一部運河文獻與信息資料總目提要;
已完成與在研的一系列與運河文獻與信息資料研究相關的課題。如張強教授的《〈山陽詩征續編〉整理》(2005年國家古籍整理委員會基金課題)、《淮安在明清運河史上的文化地位》(2007年淮安市基金項目)、《運河文化研究》(2008年淮安市社科重點資助項目)、《江北運城》點校(國家高校古委會項目)、《京杭大運河淮安段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研究》(2011年省社科基金項目);周桂峰教授的《淮安地方文獻的整理與研究》(2004年江蘇省社科項目);周薇教授《運河文化與江蘇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江蘇省教育廳資助項目)、《淮安與明清通俗文學研究》(2008年淮安市社科課題)、“明清淮安詩歌研究”(2007年淮陰師範學院項目);范新陽副教授《河下鎮、碼頭鎮旅遊綜合開發利用及運河遺址保護》(2009年淮安市科技局項目);
已點校出版的與運河相關的淮安地方文獻有《山陽詩征》、《山陽詩征續編》、《阮葵生集》、《潘德輿集》、《黃鈞齋集》、《頤志齋叢書》等十餘部。即將點校出版的系列運河專門文獻有《漕運則例纂》、《漕運通志》、《楚漕江程》、《南河志》、《北河志》、《北河續紀》等二十餘部。
已完成部分運河文化與文學專著及系列論文,如:周薇的《運河城市與市民文學》。已發表相關論文有:張強的《運河城市與漕運》、《運河學研究的範圍與對象》,顧建國、范新陽的《大運河稱謂的歷時性考察》,周薇的《宋元話本與運河都城文化現象研究》等近四十篇。
這些研究成果著力挖掘運河及周邊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研究角度新穎,研究方法具有創新意義,走在了學術前沿,受到了學界專家的一致好評。
我中心還與地方政府開展了廣泛而深度的合作,在“運河之都”淮安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曾多次邀請校內外研究專家召開運河文化研究座談會,對運河文化的學術地位、理論方法等進行討論,並就運河文獻整理與研究、運河與蘇北航運發展、運河與江蘇城市發展、運河與中國古代文學、運河與兩淮社會變遷、運河與五大水系關係、運河與淮安都市文化建設等進行專題研討。同時,我們還積極開展與天津、揚州、杭州、聊城、濟寧、德州等運河沿線城市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了解最新研究動態,共同推動運河文化研究向區域化、微觀化方向發展。另外,我們還編撰了《運河文化研究論綱》,此書即將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面世。同時,我們的項目負責人及主要學術骨幹還參加了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活動,與地方政府開展了廣泛而深度的合作,在“運河之都”淮安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總而言之,高素質的研究隊伍、較為豐富的圖書資料、豐碩的研究成果以及與地方政府的良好合作為本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