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媽祖傳說,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淮陰媽祖傳說
- 類別:民間文學
- 位置:淮安市
歷史淵源,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在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有一座媽祖廟。明、清時期,因其規模和受皇家重視程度,成為與福建湄洲媽祖廟、台灣北港媽祖廟和天津媽祖廟齊名的四大媽祖廟之一。也許人們不禁要問,原本是沿海地區供奉的媽祖怎么會“跑”到江蘇內陸地區淮陰,且成為全國四大媽祖廟之一呢?其實,媽祖不僅“護佑”海運,還更“庇蔭”內陸河運。作為秦朝始設的二十八個郡縣之一,且又是淮河下游“五水交匯”的淮陰,素有“洪水走廊”之稱謂。遠在宋、元、明三朝,海運尚未興盛,內陸河運便顯得尤為重要,同時淮陰又扼京杭大運河南北漕糧運輸之咽喉,歷來為皇家所重視。
元、明兩朝,淮河屢屢泛濫,加之黃河數度改道奪淮奪泗,淮陰因此常常淪為澤國,更為嚴峻的是作為貫通南北漕運的京杭大運河也因多次被沖毀而中斷運輸,直接影響到我國南方諸省的貢粟不能按時運抵京都。為此,元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元明宗曾派遣“天使”進行了一次歷史上規模空前的進香之旅,耗時半年,行程近萬里,沿途拜謁淮安、蘇州、杭州、紹興、溫州、福州、湄州、泉州等重要港口的十五座媽祖廟,並代表皇帝呈獻祭文。此後二十多年間,這樣高規格的祭祀持續了五次。明成祖朱棣曾祈求淮陰“太山之神”(即媽祖前身)能護佑漕運的暢通與黎民百姓的安寧,留下了“扶危濟弱俾屯亨,呼之即應禱即聆”的詩句。
也因此緣故,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明武宗朱厚照於淮陰碼頭鎮復建惠濟祠,供奉“太山之神”之像位,企求她能“惠協正慶,濟接萬民”,並於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南巡淮陰漕運時駐蹕祠內。
至清順治年間,世祖皇帝敕封“太山之神”為天妃。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聖祖康熙南巡淮陰駐蹕碼頭鎮,特敕封惠濟祠內供奉的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上聖母”,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皇帝將天妃正式擢升而敕封為“聖母”的。在淮陰,至今還有許多人將惠濟祠內供奉的媽祖不稱為媽祖,而是仍很固執地稱為“娘娘”或者“奶奶”,將惠濟祠不稱為媽祖廟,而是稱為“娘娘廟”或者“奶奶廟”。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世宗皇帝將惠濟祠內供奉的媽祖敕封為”天后聖母碧霞元君“。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高宗皇帝於南巡治理淮河而第三次駐蹕淮陰碼頭鎮惠濟祠時,將惠濟祠內供奉的媽祖又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天后”。現有惠濟祠遺址的乾隆御製重修惠濟祠碑為證,其碑文為:“……清江浦之涘神祠曰惠濟,鼎新於雍正二年,靈貺孔時,孚應若馨。過祠下者,奠醴蔫牢,靡敢弗肅。乾隆十有六年,朕巡省南,服瞻謁庭宇,敬惟神功庥佑,宜崇報享,命有司鳩工加煥飾焉……”
民國時期著名史學家張煦侯先生在其著作《淮陰風土記》中記載:“惠濟祠建於明之正德。清乾隆十六年,高宗南巡,建行宮於祠左,因命重修,仿(皇宮)內府壇廟式,火球耀日,飛閣凌空,雖在郊原,而有皇居之美。……正殿奉天后聖母像……聞每屆歲朝及四月七日,例有廟會,故四壁煙燻火燎,不辨丹漆。寢宮在殿後篆香樓上,有坐像睡像……再後為三清閣,地高風烈……兩河帆影,三閘濤聲,到此完全領取……重經前殿,見壁上掛大法船,雖小而帆檣無缺,每值海中風浪大作,苟其人合當不死,則聖母必乘此船入海救生……”
由此可見,當地廣為流傳的關於媽祖的傳說至遲在清代已經出現。時至今日,仍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有關媽祖的傳說在淮陰等地流傳。
文化軼事
淮陰媽祖傳說主要流布於淮安市淮陰區境內,尤以淮陰區碼頭鎮為最,且版本眾多,現在蒐集整理出來的主要為以下幾篇:
其一:《林三娘成仙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淮陰碼頭鎮有一戶林姓人家,全家五口人:老夫老妻外帶兩兒一女。父子三人常年在洪澤湖上以捕魚為生,女兒老三,人稱三娘娘。
三娘娘這年已是二九佳齡,卻整日痴痴迷迷,女工不會也就罷了,甚至連飯也不會燒。有一天,三娘娘的父兄出惠濟閘去洪澤湖捕魚,三娘娘就守著媽媽在家學做女工。可是鞋底還沒納幾針,三娘娘就打瞌睡想睡覺了。林媽媽見了很生氣,衝上去就在三娘娘頭上打了一巴掌,把三娘娘手中的鞋底打落在地。
三娘娘被這一巴掌打醒後,就一直流著眼淚嗚咽著說:“完了,完了,呣大(方言:父親。)掉湖裡淹死了……”林媽媽很生氣,以為三娘娘在說痴話,也就沒把這話放在心上。可是三娘娘一直糾纏著林媽媽不停地哭鬧:“是你害死了呣大的,是你害死了呣大的……”林媽媽被糾纏不過,就問女兒為什麼這么說。於是三娘娘就說洪澤湖上突起狂風,湖水被掀起兩三人高的巨浪,父兄所在的船被掀了個底朝上。三娘娘聞風而動,立刻前去打撈落水的父兄。正當她將兩個哥哥夾在胳肢窩裡,用雙手抱著父親往岸邊游的時候,卻被媽媽一巴掌把她父親給打脫手了。林媽媽聽了更加生氣,就去鄰居家串門,不再理會三娘娘的胡說八道了。
等至天黑,兩個哥哥哭喪著臉回來了,講了在洪澤湖上所遭遇的事,與三娘娘的“胡說八道”一模一樣。一家人傷心異常,但即便是這樣,也沒有人將三娘娘的“胡言亂語”當成一回事。
又過了好幾年,林家始終沒有人家前來提親,三娘娘也就一直沒有出嫁。一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晚飯,三娘娘幽幽地對著母親與兩個哥哥說:“明天早上,會有一朵祥雲罩在我家的屋頂,從祥雲上下來一頂小轎接我上天去。”母親和兩位兄長聽了,以為三娘娘又在沒頭沒腦的說胡話,就沒一人理睬她。
第二天一早,果然從西南方向漂來一朵祥雲,罩在了林家屋頂,祥雲上又果然落下一頂小轎,正好落在林家門口。三娘娘淚流滿面地拜別了母親與哥哥,依依不捨地上轎升天而去。三娘娘的母親和兄長這才知道,原來三娘娘從來都未胡說八道過,雖然不捨,卻也只能望著漸行漸遠的祥雲,目送三娘娘遠去。
三娘娘升天成仙后,心中記掛著這一方百姓,為船民們做了許多善事,不管是誰的船在湖面上遇到風暴,只要對三娘娘禱告一聲,眼前就立刻出現一盞明燈指引著受難的船民前行,保管會轉危為安、遇難成祥。為此,當地百姓們為了感激三娘娘,就在碼頭鎮泰山村三娘娘家的附近興建了一座當地人稱作為娘娘廟的祠堂,並為三娘娘塑了神像,以示紀念。
其二:《娘娘廟傳說》
娘娘廟又叫奶奶廟、天妃廟、鐵鼓祠。
傳說清朝乾隆年間,洪澤湖大盜“水上飄”有偷天本領,居然潛入皇宮,將乾隆最疼愛的妹子玉蘭拐騙出宮,帶回淮陰,藏匿在洪澤湖畔碼頭鎮高家堰大堤一側的湖泊處。
御妹玉蘭被拐,乾隆蒙羞,發誓要將妹子找回,於是微服私訪,一路打聽,來到淮陰。
誰知這個洪澤湖大盜“水上漂”不僅不知收斂,還洋洋自得,到處炫耀,逢人必講,說當今皇上是他的大舅子。結果來到淮陰的乾隆沒用吹灰之力就在一隻很是漂亮的船艙里找到了已經有孕三個月的御妹玉蘭,並調兵遣將殺了“水上飄”。就在乾隆欲帶御妹玉蘭回宮之時,大臣紀曉嵐進諫,阻止乾隆帶玉蘭回京。乾隆本就是聰敏絕頂之人,自然明白紀曉嵐的意思,雖然不捨,卻無奈不得不下旨賜死玉蘭。玉蘭自知,在當時的封建禮教異常嚴苛的情況下,自然是難逃一死,於是毅然決然地爬上高家堰大堤投湖自盡。
乾隆每每想到御妹玉蘭之死,很是自責傷心,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做哥哥的義務,多次南巡都必經淮陰,並將行宮建在碼頭鎮高家堰大堤旁玉蘭投湖的地方,以便憑弔。當地官員和富紳知道乾隆心意,為了紀念這位御妹玉蘭,便籌集資金在碼頭鎮建了一處氣勢恢弘的祠院,並在祠院門前安放兩隻很大的鐵鼓,取名娘娘廟,又有“鐵鼓祠”之稱。自娘娘廟建成後,人們寄希望於御妹玉蘭能保佑船民水運平安,紛紛前來敬香。據說,御妹玉蘭歸天成神後,對前來敬香的人總是能有求必應,有願必成,娘娘廟便香火不斷。由於淮陰人的發音與北方人迥異,常將“娘娘廟”說“奶奶廟”,於是“娘娘廟”又有“奶奶廟”一說。
其三:《媽祖託夢乾隆建惠濟三閘的傳說》
相傳,清乾隆元年夏天,暴雨不斷,黃河奪泗奪淮,又衝決了運河堤壩,阻隔了南來北往的皇家漕運。當時,京杭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經濟命脈,這可急壞了淮陰的地方官員,更急壞了朝廷。為此,當地官員紛紛上奏朝廷,請求皇帝下旨就地止雨。這時候的皇帝是有求必應,立即下旨:可以採取一切手段,止住暴雨。但各種祈求止雨的方法都試過了,不僅毫無點滴改觀,相反洪水越發越大,淮河下游千里沃土,皆為澤國。
但奇怪的是,到處是洪水滔天,而碼頭鎮的娘娘廟(也就是供奉媽祖神像的惠濟祠)卻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儘管洪水在娘娘廟門前翻滾咆哮,可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地方官員看到這一情景後,立即上奏皇上,請求乾隆皇帝親往淮陰前來拜祭媽祖。乾隆剛剛登上皇帝寶座不久,生怕天下不太平,聞聽此言,不敢怠慢,立即帶領文武大臣,御駕親往。那架勢還了得,場面之宏大、貢品之豐盛、人員之眾多、鋪排之奢靡、拜祭之虔誠,可謂是史無前例。
據說,媽祖深受感動,當即於當夜就託夢給乾隆:“淮陰此次洪澇,既是天災,也是人為。災害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上有意為民解害,我更是理應祈天赦佑。碼頭鎮境內泗水、黃河、淮河與運河四水在此交匯,交匯處水流湍急,過往船隻無不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則船毀人亡。上蒼在懲罰你們,知道么?你們若能在這一帶開設磨盤大灣,延伸河道長度,緩和水流。另外還得多建水閘,以便控制水位。洪澇時,便於泄洪;乾旱時,利於灌溉。無一害而有百利,陛下何樂而不為?”乾隆得夢,立即召見文武大臣前來行宮商討對策,最後決定完全採納媽祖“建議”,迅速在四水交匯處多多建閘。於是,集治河、導淮、濟運功利於一身的“之”字形河道與惠濟、通濟、福興三閘以及高家堰大堤等一系列舉世矚目的大型水利工程先後在淮陰碼頭誕生。
明清時期的惠濟閘,每當汛期,水面與閘下相差四尺,而通濟閘和福興閘上下水面也各相差三尺多,合計水面落差一丈有餘。三閘對水勢的約束,大大緩和了水流速度,利於行船,也利於泄洪。另一方面,夏秋水漲,冬春水枯,三閘還起著控制水位的作用,有利於保持終年通航和兩岸農田灌溉。
除此以外,還有“吳棠求雨傳說”、“偷磚生子傳說”、“封官石和財運石傳說”等與媽祖或媽祖廟有關的傳說。
淮陰媽祖廟的興衰
據史料記載:惠濟祠的興衰,與漕運的興衰休戚相關。在古代,既無空運,又無鐵路,且陸路運輸極不發達,作為溝通南北諸省的京杭大運河便成了全國交通運輸最為順暢的“通衢大道”。《乾隆御製重修惠濟祠碑》載:“經國之務,莫重於河與漕,而兩者必相資而成……溯前代南北運道,逆河而上者,五百餘里。明季開泇河,避黃河之險者三百里。越我朝康熙年間,開皂河以通泇,復開中河以通皂。漕艘出清口,絕流北入中河,浮於黃者僅七里,遂盡避黃河五百里之險,漕之利無過於此時也者……”,其“通衢”之盛況,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清朝末年,約清鹹豐五年(即公元1855年)左右,黃河再次決口奪淮,京杭大運河被攔“腰”沖毀,黃土淤積河道,以至漕船於惠濟祠周邊擱淺滯留。為此,清政府只好恢復海運,隨後貫通南北的京滬鐵路也建成通車,於是惠濟祠與漕運的命運隨之一落千丈,走向沒落。民國時期,戰亂頻仍,惠濟祠飽受戰亂之苦而變得滿目瘡痍。文革期間,已是殘垣斷壁的惠濟祠,在人們一片“破四舊、立四新”的聲浪中“磚崩瓦解”了。
現如今我們已無從知曉淮陰媽祖廟的模樣,而只能從零星的文獻資料中一窺惠濟祠昔日的風采。
淮陰媽祖傳說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價值,而淮陰媽祖廟(即惠濟祠)及乾隆時期的御製重修惠濟祠碑,對於研究漕運文化史,推動當地旅遊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傳說相關
惠濟祠,位於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東北1公里處,距淮安市區10公里。建於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民間有“奶奶廟”、“鐵鼓祠”、“天妃廟”之稱。碼頭古時五河交匯、三閘並立,又是漕運重地,盛時年運漕糧150萬石,而天妃歷來奉為漁家保護神,尊為“媽祖”。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高宗南巡,建行宮於祠左,聖命重修,仿內府壇廟修葺並改名“惠濟祠”,該祠故有皇居之美。祠占地40畝,每屆歲朝和農曆四月初七(供奉媽祖廟會日),各地來祠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儘管惠濟祠雖然在清上半葉倍受尊崇,從道光以後亦因漕運轉衰、河道變遷而致運河地位的下降而逐步淡出人們的視野。民國年間,惠濟祠仍然有房屋九十九間半,規模宏大,氣象崢嶸,香客如雲。後歷經洪災、戰亂的滌盪,惠濟祠最終於“文革”中徹底被毀。如今,只剩下《御製重修惠濟祠碑》孑然孤立在惠濟祠遺址上。但惠濟祠深厚的文化內涵仍然吸引無數海內外善男信女前來頂禮膜拜,香客仍源源不絕,且不時有台、港、澳同胞和日、韓等國客人前往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