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州路故城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吉生太鎮城卜子村,又稱“元淨州路故城”,建於1178年。
淨州路故城平面長方形,東西長920米,南北寬670米,城牆殘高1至3米,基寬0.5-9米,地表散布有磚瓦、陶瓷碎片。1995年,淨州路故城發掘金元時期的墓葬32座,出土古錢幣10餘種151公斤。
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淨州路故城
- 別名:元淨州路故城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
- 文物批次: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5日
- 類別:歷史遺蹟
- 開始建設時間:1178年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Ⅰ-44
- 所屬時代:金至元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保護,金元時期,
歷史沿革
《金史·地理志》載,淨州路建於大定十八年(1178年)。
1211年成吉思汗率三路大軍南下攻金,因守界壕的汪古部作內應,才順利越過陰山,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淨州故城從大定十八年(1178年)設軍額剌史,到洪武中期(大約1420年),至少已經歷了200多年的歷史。期間,淨州始終是金朝和元朝的行政中心,更是軍事重鎮,是集政治、經濟、文化為一體的中心城市。
1995年,淨州路故城發掘金元時期的墓葬32座,出土古錢幣10餘種151公斤,部分為宋錢。由此可見,當時交易量之大,貿易之繁華,可稱真正意義上的貿易集散地。
文物遺存
故城平面長方形,東西長920米,南北寬670米。城西南部凸出一塊,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50米。城牆夯築,殘高1-3米,基寬0.5-9米,牆外設馬面,四隅有角台。城內西北角有高台建築基址兩處,地表散布有磚瓦、陶瓷碎片。採集到泥質灰陶盆、缽及鈞瓷、龍泉瓷片。城西、南山坡上有古墓葬區。
淨州城遺址位於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西北25公里,故城東西南三面環山,錫拉木倫河上游的塔布河由南向北側城而過。
遺址大致為正方形,其東、北兩牆長800米,西牆900米,南牆曲折長度900米,牆殘高約6米。城內有兩處建築遺址,南北長約各30米,東西寬各15米。遺址上散布有很多琉璃瓦和長條磚,出土的文物中,有帶“淨州”字樣的石刻,有“南京皇甫”鑄款的銅權,有“至元九年留守司發”鑄款的小銅權等。出土的遺物大都是銅權、銅印、銅瓶、銅爐等。故城南北和東西大街,建築台基有10餘處。
從淨州路故城及周邊故城遺址出土的文物看,有鈞窯、龍泉窯瓷器,龍泉窯青釉瓷碗、磁州窯里花白釉瓷碗。
遺址保護
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元時期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和托克托縣以東的地區當年均屬金朝領土,淨州在此範疇,原為天山榷場,就是貿易市場。1178年(大定十八年)在榷場的基礎上設軍額剌史,為豐州的支郡,轄境包括大青山北。
12世紀到13世紀初,中國北方興起了強大的蒙古族。在鐵木真(成吉思汗)通過武力征服統一東部蒙古後,1198年,成吉思汗在淨州與金朝衛王允濟謀面,允濟庸俗懦弱令成吉思汗心存鄙視,後聞允濟即帝,憤憤地說道:“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耶,何以拜為!”從此蒙古與金朝的關係決裂。在淨州故城的北面40公里處,有一條大體東西走向的綿延3000里的金代長城,一直由汪古部負責守衛。
成吉思汗的兒子朮赤等率軍攻占淨州、豐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東勝州(治所在今托克托縣大皇城)、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縣)等地。至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國號為大元,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大統一。
元朝的地方最高行政機構為十路宣撫司,同時以都省官“某處省事”等銜,派到各地署事,行使中省權力。中書省和行省以下的行政區劃,依次為路、府、州、縣。在元成宗大德以前,淨州升為路,設總管府,隸屬中書省部。在淨州城北15公里處,有一座恢宏壯觀的罕烏拉敖包群,是內蒙古境內規模最大、年代較遠的敖包建築遺址,約在公元十三世紀時建造。主敖包高6米,底徑25米,分為底座、通道、包頂三層,全部用黑色石片、石塊壘成。周圍分布大小不等的敖包100多個,大敖包四周堆積石頭為台,台基又分大、中、小三層重疊作圓錐狀,高約1米,形如烽火台,遠望又如塵塔。敖包底部東北方有一開口巷道,寬70厘米,環繞敖包可觀四面八方,數十里清晰可見。敖包周邊至今有遺留的鐵質箭頭、甲片、瓷碗器等。如此形制巨大的敖包群世所罕見,它集祭祀與軍事雙重功能。忽必烈南下開始建立元朝時,曾在這裡舉行盛大的敖包祭祀儀式。
蒙元時
元朝時期,蒙古貴族雖以征戰驍勇著稱,但統一中原後,為了維護統治的現實需要,特別是元朝中期,對教育十分重視。
在淨州路故城,發現一座文廟遺址並立有儒學石碑,碑高5尺,寬2.5尺,現存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碑文雖遭磨損,字跡不清,但觀其仍可知一二。此碑為大德十一年(1307年)立,元成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將祭祀的孔子廟統稱為文廟,並號召轄民祭拜,學習儒學,倡導讀書。
蒙古族早在成吉思汗時期就有自己的文字,在忽必烈即位後,又創造了八思巴蒙古字,頒行天下,令教授學習。到元仁宗時,各路府州縣都設有學校,並以興學好壞作為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主要內容。惠宗時在1361年,在各縣設教諭,分蒙漢兩種教學模式,在吸收漢族儒學教育的基礎上,又體現蒙古“有廟就有學”的傳統特點。
有關這方面的情況,還可從耶律楚材天山南北之行留下的詩中窺見。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詔用,很受信任。他在成吉思汗、窩闊台汗時期任事近30年,官至中書令,元朝立國制度和強化教育多由其奠定。耶律楚材曾幾次到今烏蘭察布境內,並詠詩11首,其中二首是贈周敬之的。周敬之為天山縣太守,他重視教育,修建孔廟,被耶律楚材讚譽道:天皇有意用吾儒,四海欽風盡讀書。可愛風流賢太守,天山創起仲尼居。
元朝時,今烏蘭察布地區教育比較發達,特別是境內汪古部不僅興辦了各類學校,而且獨具特色。其所屬的淨州、集寧諸路及雲內、東勝成為元朝教育中心。因地理位置的特殊,在教學中使用蒙、漢、維吾爾、藏等多種語言,都有據可考。
金元時代
在遼、宋、西夏、金時期,各政權在接界地點設定的互市市場,是因各地經濟交流的需要而產生的。對於各政權統治者來說,除互通貿易外,它還有控制邊境貿易、增加經濟利益以及安邊綏遠的作用。據《遼、金、西夏》史載:榷場設有場官管理,可獲得巨額的稅收。金朝自南宋輸入的商品有茶葉、銅錢等,西夏輸入的商品主要是馬匹。
元成宗大德以前,淨州已經升為路總管府,直隸中書省部,距淨州路故城方圓十公里的周邊至少分布著4至5座元代故城遺址,在正北方向30多公里處,則是大都、西京漠南通向漠北的樞紐——砂井。1316年11月之前(延祐三年)元朝政府又將砂井設為總管府。
元朝時有四通八達的驛路,並在驛路上設有驛站,從今烏蘭察布市境內過境的驛路有四條,即大都至上都的西路、上都經淨州路到哈剌和林的木憐道、大同路至豐州的納憐道、豐州到大者的驛道。木憐站道,蒙古語稱馬道,元太宗窩闊台汗於1227年正式建設該路,上都建成後,改為驛路。在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後,這條路也向南延伸到大都,為大都經集寧路、淨州路到哈剌和林的主要通道。這條路也成了元朝時期的南北交通主幹線,據元朝元祐七年(1320年)《本治甸城山谷道路碑》載:元朝政府通過此路“供需漠北”,是“給驛之路”、“軍旅糧儲”之路。其中砂井站是大樞紐驛站,設定過糧食軍儲所和“榷場倉官”。
當時淨州的交通狀況,可謂車水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