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信禪寺,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金沖境內,距青陽縣城僅八公里。沿金山村後拾階而上一公里許,在一片修篁掩映之中便隱約可見一座不起眼的廟宇,這便是“淨信禪寺”。當地人稱“老庵” 。相傳唐代那個修道成佛的瘋癲和尚上道下濟法師‘ 濟公活佛’曾在此居庵多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淨信禪寺
- 地理位置:安徽省池州市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始建於:唐代
簡介,發展,
簡介
據《九華山志》載,淨信寺始建於唐代,一名“安禪院”,又名“碧雲庵”,俗稱“老庵”。南宋詩僧釋希坦將碧雲庵修葺、擴建後易名“淨信寺”。解放後由國家宗教局佛協會正式更名為“淨信禪寺”。。。
發展
釋希坦,號率庵,工詩,著有《九華詩集》,早佚,舊志中尚存其詩五首,現志僅存《九華崇壽塔》和《七步泉》二首。現在的淨信寺主殿三間系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住持僧覺淨攜徒明順、明通所建。大殿為全石結構,不僅四壁為青麻條石壘砌,而且整個殿宇的梁、柱、斗拱皆系青麻石鑿成,有一人合圍粗細,並雲紋雕刻。正門柁梁之上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個正楷大字。整個建築盡顯古拙、渾樸。像這種完全的石質性建築在當地古時多用於修建在官道上的供旅人歇腳用的“路亭”,作為廟宇性建築,尤其在盛產木材的皖南山區,棄木擇石的做法還不多見,在整個九華山聖地的現存廟宇中也僅此一座。不知當年覺淨住持是出於何種用意,至今仍是一個迷。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座寺廟的廟門棄正求斜,居南偏東約三十度“歪開”著。
現任主持釋滌冰法師介紹說:此廟自古以來夏日寺內無蚊蠅。民間也傳說,唐時的醫聖藥王孫思邈的後世傳人陸仲遠曾居此專研、實踐其師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行醫鄉里,並結合自己的實踐、心得潛心編撰了一部《千金聖慧方》惠澤後人。又說陸仲遠不忘師恩,將其師的聖像——俗稱“藥王菩薩” 供奉在大殿之上日夜朝拜。自此後,四周的蚊蠅也懾於藥王爺的法力不敢進入寺內。藥王菩薩至今尚供奉寺內。
淨信禪寺的神奇還在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廟門出向西側是逶迤南去,壁立千仞,峰巒交錯的“筆架山”脈——九華山後山;廟門出向東側的山體失勢,腳下是一馬平川的村舍農田;背靠山勢平坦的“平山頂”;位置山腰“橫排”——當地人因此又稱廟址為“排上”。按懂風水的老者說法:此為“太師椅”狀,是個風水地,暗合左青龍,右白虎。只不過右白虎——筆架山過於高峻險惡;而左側輪空,青龍缺勢,於是當年希坦和尚在修葺擴建寺廟時在寺廟的左前方建一七級石塔。塔高五米,略向南傾,微呈“S”狀,形同兵器譜上的蛇形劍,立於危岩之上,名曰:青峰。遠觀青峰塔恰似一柄直刺天空的“青龍”與左側“白虎”確具分庭抗禮之勢。又傳說淨信寺廟址“排上”,暗合“竹排”。而淨信寺的西側泉瀦峰側有一終年不進陽光的山溝——陰窪。泉瀦峰頂有一天泉,清澈甘冽,泉水四時不竭,溢流成溪,順“陰窪”而下經淨信寺,向東南方向流去,名“龍溪”。因“竹排”極易被水流失,犯淨信寺“流逝不保”之忌,故立青峰塔以鎮之,寓青峰塔為定“排”的“篙”。當然這都是些傳說和不足信的迷信說法,不過在當時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下,不排除有這種建造思想的可能。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就淨信寺環境布局和寺內柁樑上的石刻以及“歪門”來看,在宋代時,外來宗教文化在與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碰撞中已有了明顯的本土化和世俗化痕跡。
淨信禪寺還有一個迷,那就是“彎橋”。彎橋不叫“彎橋”,而叫“龍溪橋”,又稱“淨信橋”。也是詩僧希坦建於宋寶慶年間(公元1226年),雙孔石板平橋。橋的怪異處是橋身呈箭頭狀,即“>”形。如果把龍溪看作箭桿,龍溪橋看作箭頭,恰似一枝直指前方蓄勢待發的弦上“箭”了。而古橋、古塔和古寺又呈一個神秘的三角犄勢。其中的究竟寓意何在,恐怕只有當年的希坦知道了。
自古寺院多莊田。或是官府賜予的“口分田”;或是信士的“施田”;或是寺院用香火所得“購置田”。可淨信寺的莊田卻是:清嘉慶二十二年九月日寺內和尚廊法與當地財主"打賭",“贏”“金長茂水田壹畝計十六丘”,且言明其“子孫不得執回”,“刊碑永遠此據”等。此碑刻至今還鑲在寺門沿右下側。
淨信禪寺不僅古老、神秘,而且自然風光也非常迷人。除緊倚淨信寺的泉瀦峰外,還有與泉瀦峰隔窪相望的狀若古代黛髻高綰的觀音峰,以及蓮花峰等,奇峰疊嶂;幽谷嗚翠。這裡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印;佛教氛圍與民間傳說更把淨信禪寺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千年古剎石廟傳奇!主持釋滌冰於1992年2月初8日奉當時九華山方丈仁德大和尚之託來廟宇當家,滌冰師傅起初帶著在九華山佛教協會持事時身上僅有的幾百元生活費來石廟修繕,山高路險人跡罕至。居士香客寥寥無幾。老和尚歷經身無分文吃了上頓無下餐以紅薯南瓜果腹的艱苦頭陀行。所謂千刀萬剮唐僧肉,海枯石爛過九遭······
謹在此尊重聲明淨信禪寺雖破舊待修但從未在外以任何名義募款!凡未進淨信禪寺出功德者等於沒來!懇請十方善信到實地予以明鑑為盼!
此致
合十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