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黃裂孔菌(拉丁名:Schizopora flavipora)。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淡黃裂孔菌
- 拉丁學名:Schizopora flavipora
詳細信息
編號 | 7612 |
拉丁綱名 | - |
中文綱名 | - |
拉丁目名 | - |
中文目名 | - |
拉丁科名 | - |
中文科名 | - |
拉丁名 | Schizopora flavipora |
中文名 | 淡黃裂孔菌 |
定名人 | (Cke.) Ryv. |
參考文獻 | Mycotaxon 23: 186, 1985; Ryvarden et al., Acta Mycol. Sinica 5(4): 230, 1986; Gilbertson & Ryvarden, North Am. Polyp. 2: 705, Fig. 360, 1987. |
採集地 | 生於闊葉樹枯枝上,如樺樹。: |
形態描述 | 擔子果一年生,平伏,通常無一定形狀,形成廣闊的一片,厚1-2mm,與基物不易分離;邊緣不孕,有白色菌絲膜,寬達2mm。孔面淡白色到淡黃白色或淡黃色,乾時褪色;管口略圓形,多角形,在傾斜面上常呈不規則形,每毫米3-5個,薄壁,有時撕裂成齒狀。菌管層與孔面同色,長約1mm。菌絲層薄,淡白色到淡黃色。 菌絲系統一體型;生殖菌絲透明,薄壁到厚壁,少分枝,有多數鎖狀聯合,直徑3-5μm。有時在菌絲末端有膨大球,直徑5-7.5μm,但常破裂。 擔孢子橢圓形到近圓柱形,透明、平滑,3.5-5.5×3-3.5μm。 |
討論 | 生殖菌絲有豐富的鎖狀聯合,有些菌絲未端形成膨大球狀,孢子橢圓形到近圓柱形以及擔子果邊緣有白色菌絲膜是鑑定本種的重要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