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井大隊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實體和職能職責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涼水井大隊
- 羅馬字母拼寫:Liángshuǐjǐng Dàduì
- 廢止年份:1993年
- 國家:中國
涼水井大隊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實體和職能職責命名。
涼水井大隊是重慶市的地名,根據地理實體和職能職責命名。地名含義因境內一井水涼爽,又因其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又因其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1...
涼水大隊是重慶市的地名,1951年1月,廢除保甲、改保建村時,建立涼水村。地名含義 因境內涼水井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1年1月建涼水村,以涼水井得名。1953年將福龍村併入涼水村,1958年將涼水村併入雙堰區隊,1961年由雙堰大隊劃出部分復置涼水大隊。1984年改涼水大隊為涼水村,2004年村組規模調整,由原涼水鄉...
涼水村村民委員會 涼水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駐地涼水井得名。地名含義 路旁一井,來往行人多在此納涼飲水,故名。歷史沿革 原名涼水大隊,屬白塔公社。1984年改名涼水村,屬白塔鄉。1991年8月根據“威府發(1991)80號”文撤銷,原涼水村轄區劃歸付谷村管轄。
涼水井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且境內有一口深井,井水特別涼,名“涼水井”,故得名涼水井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屬太平橋公社,1959年屬東兩河口公社,1962年劃出成立紅嶺公社,1969年與太平橋公社合併為紅橋公社,1972年劃開成立順河公社,涼水井大隊皆隨屬之。1983年...
高壩店鎮涼水井村志願服務隊 高壩店鎮涼水井村志願服務隊是由山陽縣高壩店鎮志願服務大隊領導下的志願團體,成立於2020年4月10日。人員規模 該志願團體人員規模是200人,正式成員有200人。聯絡信息 該志願團體的聯絡人是柯花雲,聯絡團體是山陽縣高壩店鎮志願服務大隊。
涼水井村民組是重慶市地名,因典型地理特徵以及所屬行政區域而得名。地名含義 塆側有泉水井,水旺,清涼,得名“涼水井”。村民組以此為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雙龍鄉9保2,3甲,1950年為雙龍鄉9村農協會2,3組。1958年為雙龍(區)人民公社2管區1連,1961年為雙龍公社燈塔大隊3生產隊。1984年為雙龍鄉燈塔村3...
橋上村涼水井 橋上村涼水井,該地名來源於水井信息命名。地名含義 以村址處一口清涼的水井取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時懷化縣瀘陽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瀘陽公社橋上大隊;1961年從瀘陽公社劃出成立下坪公社屬橋上大隊;1984年撤社設鄉時屬下坪鄉橋上村民委 員會。
黃榮章 黃榮章(1922年12月-1952年9月17日),男,四川省榮縣正安公社涼水井大隊人,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33師101團1連排長,於1952年9月17日犧牲,志願軍34師政治部1952年12月15日批准為烈士。人物經歷 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33師101團1連排長。犧牲情況 於1952年9月17日犧牲。
段玉初 段玉初(1933年1月-1951年),男,貴州省清鎮縣城關區東門橋公社涼水井大隊人,1951年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戰士,1951年犧牲。人物經歷 1951年1月參加革命,生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戰士。犧牲情況 1951年犧牲。
涼井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境內涼井大塘得名。地名含義 因大塘邊有一口井,井水很涼得名。歷史沿革 1963年由永興大隊劃出8、9、10三個生產隊組建大隊,以境內涼水井大塘命名為涼井大隊。1984年更名為涼井村。1991年8月23日根據威遠縣人民政府“威府發(1991)83年”文批准撤銷,原涼井村所轄區域劃歸...
潘下塆是河南省地名,以姓氏命名。地名含義 因有潘姓先祖至此建村,故名。歷史沿革 1941年屬中山鎮第十五保。1948年屬城關區。1951年屬三區何店鄉。1958年屬超英公社涼水井大隊。1962年屬四顧墩公社涼水井大隊。1975年屬酆集公社涼水井大隊。1983年屬酆集鄉涼水井村民委員會。2010年屬豐集鎮涼水井村民委員會。
涼水井派出所。管轄涼水井鎮轄區。七甲坪派出所。管轄七甲坪鎮轄區。麻溪鋪派出所。管轄麻溪鋪鎮轄區。筲箕灣派出所。管轄筲箕灣鎮轄區。明溪口派出所。管轄明溪口鎮轄區。太常派出所。管轄太常鄉轄區。盤古派出所。管轄盤古鄉轄區。二酉派出所。管轄二酉苗族鄉轄區。荔溪派出所。管轄荔溪鄉轄區。馬底驛派出所。管轄馬...
李鳴,男,漢族,1957年11月生,廣西陸川縣人,197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1983年7月廣西師範大學政治系政治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法學學士,講師。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巡視組組長(正廳級)。人物履歷 1975.07—1977.12 廣西北流縣附城公社涼水井大隊知青 1977.12—1979.09 廣西玉林地委黨校...
1959年10月,增設涼水井公社。1962年10月,設城關區。1970年4月,區改公社,公社改大隊。1981年10月,中安鎮由城關區析出置區級中安鎮。1984年2月,撤公社建區,分屬中安鎮和城關區。1988年2月,城關區併入中安鎮。2013年10月20日批准撤銷富源縣中安鎮,設立中安街道。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50年4月,轄5...
涼井 涼井是重慶市地名,根據地理位置而得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涼水井得名。歷史沿革 1950年前屬石廟鄉3保。1950年名石廟鄉4村。1962年名石廟鄉4大隊。1980年名涼水警大隊。1984年名涼井村。由於經濟的發展、人口的遷徒、退耕還林等因素的影響,此地名慢慢消失。
李榮才 李榮才(1932年-1953年6月15日),男,資中縣涼水井公社聯壩大隊人,1950年4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99師597團通訊連話務員,1953年6月1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人物經歷 1950年4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99師597團通訊連話務員。犧牲情況 1953年6月15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1998.10—1999.11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涼水井派出所工作員 1999.11—2002.04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涼水井派出所科員 2002.04—2005.09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涼水井派出所副所長 2005.09—2008.01 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河西派出所教導員(副科級)2008.01—2008.10貴州省銅仁市公安局巡邏特警大隊大隊長 2008.10—2011.05...
張開武 張開武(1928年-1953年6月14日),男,資中縣涼水井公社大石橋大隊人,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535團戰士,1953年6月14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人物經歷 1949年12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535團戰士。犧牲情況 1953年6月14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李成武 李成武(1931年-1952年4月),男,資中縣涼水井公社大石橋大隊人,1951年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243團3營9連戰士,1952年4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人物經歷 1951年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243團3營9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2年4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
縣道:廣青公路(原廣木公路)是連線廣漢和什邡的一條縣道,是兩路口境內的一條主要交通大動脈,縱向穿過鎮境,南起銀橋村,經靜安、白沙、復興、馬高橋、涼水井、馬祖,北出東嶽,入靈傑境,共經九個行政村,本境內長10公里。廣漢至什邡洛水段一級公路長45km,廣漢至什邡城北計算行車速度為100km/h,水泥砼路面...
《湖北省宜都縣地名志》是宜都縣地名領導小組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本志共收錄了各類地名2281條,其中包括自然村(鎮)、公社、大隊地名全部照錄,自然地理實體、人工建築物、企事業單位等。作品目錄 封面 湖北省宜都縣地名志 前言 巴人銅罍 縣市圖 目錄 第一部分 行政區劃及自然村(鎮)、社(鎮)辦企事業單位 宜...
烏江屬山區河流,灘多流急,各灘成灘水位不一,絞灘時間短,經多年航道整治,烏江航段內現有2座岸絞設施,即涼水井、錢糧鋪絞灘站,位置處於三峽電站156-175m回水變動段。由於受三峽電站泄水防洪影響,每年4至10月對過灘船舶進行助航絞灘服務,確保船舶及時安全通過灘險。(五)航道整治疏浚 烏江航道處配備有抓揚...
卿光泗 卿光泗(1926年-1952年10月6日),男,資中縣涼水井公社坳泉大隊人,1951年7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18師354團2營5連戰士,1952年10月6日在朝鮮開城對敵作戰中犧牲。人物經歷 1951年7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18師354團2營5連戰士。犧牲情況 1952年10月6日在朝鮮開城對敵作戰中犧牲。
在那老翁將仙女如何井旁晾衣和晴天下大雨的故事啦給社人聽後,人們就將涼水井村改名為晾衣井村,並一直延續到現在。簡介 分為4個大隊 其中1隊2隊3隊多姓楊 4隊多姓羅。兩大派系,有著悠久的歷史。清朝末年羅氏有一個大學士,聞名整個兗州城,並與縣太爺平起平坐。輝煌一時。其後人現歸4隊,有直系7人...
明、清時期屬多雲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知河東西聯保;1949年屬大河岸區滾石坳鄉;1952年屬第三區(大河岸)滾石坳鄉;1955年屬第四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8年屬衛星(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鄉;1961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人民公社第一生產大隊;1975年屬大河岸人民公社大河岸管理區滾石坳大隊;...
明、清時期屬多雲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湯進協聯保;1949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鄉;1952年屬第三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5年屬第四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8年屬衛星(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鄉管理區;1961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人民公社第五生產大隊;1975年屬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管理區滕家沖大隊...
明、清時期屬多雲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知河東西聯保;1949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鄉;1952年屬第三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5年屬第四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8年屬衛星(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管理區;1961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人民公社第二生產大隊;1975年屬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管理區月山廟大隊...
地層特徵:為淺灰色厚層亮晶灰岩、生物灰岩、豆粒灰岩、藻屑藻團粒灰岩及核形石灰岩、疊層石灰岩和“櫛殼狀灰岩”。富含雙殼類、腕足類、腹足類及藻類等。下與坡段組及關嶺組、上與改茶組、法郎組或邊陽組均為整合接觸。厚度一般為500米左右,最厚1526米,最薄為174米。同物異名:涼水井組。
明、清時期屬多雲鄉;民國二十八年(1939)屬第二區知河東西聯保;1949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鄉;1952年屬第三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5年屬第四區(大河岸)涼水井鄉;1958年屬衛星(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管理區;1961年屬大河岸區涼水井人民公社第二生產大隊;1975年屬大河岸人民公社涼水井管理區月山廟大隊...
閱兵處下令,這一天的主要內容是南軍攻擊北軍的防禦陣地。上午9時多,南軍長驅直入,連續攻占了涼水井、郭村集等地,並以炮火猛轟北軍炮隊陣地,繼而以步隊重兵撲向二十里舖、小營耳、馬家莊。但北軍並沒有消極地等待南軍猛攻自己的陣地,一早就派出騎兵部隊進行迂迴。當南軍進入二十里舖後,北軍騎兵從左側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