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液體形態的遺物和遺蹟。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液體文物是指具體的液體形態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液體文物
- 含義: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液體形態的遺物和遺蹟
液體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液體形態的遺物和遺蹟。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液體文物是指具體的液體形態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
液體文物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液體形態的遺物和遺蹟。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液體文物是指具體的液體形態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
尖底瓶綜合利用重力與重心,體現了平衡原理”(王冠倬、紀聿綿《弓箭和尖底瓶——彈力和重力機械》,《中國文物報》1999年7月18日第3版)。 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得名於西安半坡遺址的發掘,該遺址於1953年開始發掘,1957年發掘工作結束在...
道光廿五酒是一種產自清朝道光年間、出土於錦州市的白酒,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液體文物,這是我國唯一的液體文物。這種酒是1996年6月發現的。當時,錦州市凌川酒廠在老廠搬遷時,偶然在地下發掘出了清朝道光廿五年(公元1845年)穴藏...
1977年,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地區發掘戰國時中山王的墓中。發現有兩個裝有液體的銅壺,這兩個銅壺分別藏於墓穴東西兩個庫中。外形為一扁一圓。東庫藏的扁形壺,西庫藏的圓形壺。兩個壺都有子母口及咬合很緊的銅蓋。文物介紹 該...
姜堰博物館副館長說,從器型推斷,這隻陶壺為隋朝所制,距今已有1400多年,是古代用來盛放酒水等液體的容器。“這隻陶壺是姜堰西北郊首次出土的隋朝文物,豐富了姜堰博物館的隋朝文物館藏,對姜堰地區歷史研究具有積極意義。出土陶壺的地方...
文物的發掘 考古工作者自今年4月起對位於鹹陽市坡劉村的戰國時期秦國古墓葬群進行搶救性發掘,其中一座墓出土的青銅蒜頭壺中殘存著部分液體。目前,已抽取液體樣本送往有關研究機構請專家鑑定。據了解,關中地區古墓出土“美酒”歷來有之。
收藏單位:陝西省白水縣文物管理所 文物出土 2007年11月8日,白水縣在搶救性發掘一處被盜墓賊“光顧”的戰國古墓葬時,在一個密封的青銅壺內,發現約2公斤的神秘液體,開啟壺蓋尚余酒香。文物特徵 酒壺為青銅質地,束口,削肩,肩飾一...
漢酒壺為漢代文物,現收藏於老洛陽飲食文化博物館。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直徑11厘米, 高22厘米。壺是用來盛液體的,從功能上去分有酒壺、水壺、茶壺、漏壺等,這些壺雖說是叫壺,但形狀卻是天壤之別。壺自史前延至漢代。在...
黑陶蛋殼鏤孔高柄杯是收藏在臨沂市博物館的歷史文物。文物歷史 山東龍山文化泛指黃河下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據測算,其年代距今約4600—4000年。在龍山文化的陶器中,黑陶最具代表性,蛋殼陶以0.2毫米的極致工藝占據“小...
銅長頸舍利瓶是唐代文物,高24厘米,口徑6.5厘米,腹徑14厘米,底徑7.5厘米。現收藏於洛陽龍門博物館。文物介紹 盤口,有蓋密封,修長頸,鼓腹,圈足外撇,瓶內有液體及固體物,無銹處為不鏽鋼色,工藝十分精良,器型莊重神聖,為...
壺為古代盛酒或盛水之器,商代已有,春秋戰國時期尤為盛行。吳國境內青銅壺出土較少,且這件鳥蓋壺出土時內中尚存液體,或即為酒,可謂珍貴。文物介紹 壺直口斜頸,頸兩側有兩對稱半環形耳,下腹微鼓,圈足有直裙,器蓋作鴟鳥形,...
清末碧玉獸面紋提梁卣是典藏於天津博物館的一件清代玉器。文物歷史 卣是一種古代盛酒用品,見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流行的時間雖不長,但其形制很豐富,除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常見的器形外,還有筒形、鳥獸形等。它本身無名稱,流傳...
但是由於當時太亂,這么珍貴的文物居然不知道讓誰給倒了。孟憲武說,1984年他們在安鋼四生活區戚家莊西地發掘269號墓時,也有一件提梁卣,但不幸的是,挖掘過程中鑽頭正好打在了它的腹部,泥土進去後混成了泥水。孟憲武發掘的提梁卣...
西周青銅壺是一個西周文物,壺形體較小,整器呈橢圓形,垂腹,圈足,蓋頂有捉手。青銅壺是歷史上使用時間較長的酒器類型,從商代沿用至漢代甚至更晚。文物特徵 西周青銅壺,其壺形體較小,銘文自名為飲壺,故為飲酒器。整器呈橢圓...
清銀溫酒器是清代的一件銀器。溫酒器銀質,似今酒精爐之結構,整器由支架和蓋杯兩部分組成。架為3足托一圓盤,用於盛放酒精等液體燃料。支架上置圓盆形蓋杯,杯內可盛酒,加熱後飲用。此溫酒器做工精巧,造型新穎別致,應為清代中...
文物介紹 一種加熱器。斂口,矮領,扁圓腹,圜底,下有三足,三足尖,附曲柄,醬褐釉。從其器體看,可推測其內應盛液體。下方三足架起便於置火加溫,肩上曲柄用來把持,故其主要作為加熱器使用,主要用於煮茶。現收藏於南昌縣博物...
五代耀州窯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壺是一種可以把液體從壺底注入,並從壺嘴正常倒出的壺。是根據物理學中的“連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這個原理是:連通器中只有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文物賞析 五...
明磁州窯酒罐是明代時期文物。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直徑 15厘米,高32厘米。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續,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開創了漢族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代以後景德鎮青花及...
文物特徵 平底,鼓腹,由缶蓋和缶身兩部分構成,以十二棱均分為十二面。蓋上及腹部均有三個環耳,與蓋上三環形鈕相對,可用繩索系合,防止器內液體散溢。器表有渦紋、蟠螭紋等數組紋飾帶,花紋細密複雜且規整。蟠螭紋多見於春秋...
此展品為漢代文物。直徑13厘米,高15厘米。直徑15厘米,高11厘米。壺在周代就是禮器的一種,主要盛酒和水。本館的壺渾圓的腹部下接外撇的圈足,肩部和下腹部各飾有兩周凹弦紋,器表滿布深紅色釉,釉面勻稱光潔,以寫意筆法繪出的...
唐獸首瑪瑙杯是至今所見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文物特徵 唐獸首瑪瑙杯長15.6厘米,口徑5.9厘米。選材精良,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
2020年,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在當地一個發掘現場發現一個鵝首曲頸青銅壺。頂部的鵝首造型姿態優美,壺中還存有不明液體逾3000ml。發現過程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祝曉東介紹說,鵝首曲頸青銅壺是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