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海龍屯曾是宋、元、明時期西南播州(遵義古稱)楊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遺存,轄區內以
仡佬族、
苗族民眾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襲土司
楊應龍反叛朝廷,在24萬明軍100多天的圍攻下,海龍屯城堡最終湮滅在戰火之中。
唐朝時,以當今遵義為中心的“
播州”廣大地區被“
南詔國”彝人占領,公元876年,朝廷派
楊端前來平亂。事平後命楊端“世襲”播州,建立了持續七百餘年、共29代的楊氏土司政權。政權初建,為“設險以守其國”、並作“保固之根本”,於州治西北15公里之“龍巖山”建“龍巖囤”,平時練兵,戰時作行政、軍事中心。南宋末年,為防“元兵”來犯,擴建加固,增修“養馬城”“養雞城”等形成體系,又與附近的“婁山關”、“鼎山城”形成縱深防禦系統。明朝時又重修。
相關典故
明朝末年,楊氏29代“土司”、驃騎將軍、播州
宣慰使楊應龍與川、渝地方發生矛盾,後激化為軍事衝突、演化為叛亂。1600年,國力衰竭的明朝廷最後傾全力調8省之24萬軍隊分8路發動“平播之役”。戰爭初期,北面
川軍3000人在
婁山關全部被殲、片甲不留,南面的烏江之戰,消滅聯軍3萬人馬。相持兩月,
播州各地關隘相繼失守,楊應龍只好帶領1.7萬人馬退守
海龍囤,各路官軍圍而攻之。由於守軍有天險可憑,有積儲足恃,有悍勇苗兵可用,囤下河谷中官兵死傷頗眾。幾經努力,苦戰114天,官軍終於爬上“後關”,攻占了這座“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
斬級22687顆”,“招降播民一十二萬”。“龍巖囤”被焚毀,後又被易名曰“海龍囤”。意為“龍困於海,不能再興雲復雨”。播州從此“
改土歸流”、分為兩府,一曰
平越府,劃與新建的貴州省;一曰
遵義府,隸屬四川省。
但隨著時間推移,
土司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加之末代土司
楊應龍的種種不端,楊氏遂成為明朝廷翦伯滅對象,一場慘烈的曠日持久的血戰在海龍屯上演。清
魏源《聖武記》中稱:“明代
播州、藺州、水西、
麓川皆勤大軍數十萬,殫天下力而後產平之。”這四次大的戰爭,尤以“平播之役”最為典型。
研究價值
萬曆二十八年(1600)二月,總督
李化龍率八路大軍平播,四月中旬會師海龍屯,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戰就此展開。屯外,20餘萬官軍築起長圍,輪番攻占,晝夜不息;屯內,數萬軍民背水一戰。
據研究,一批俘虜的日本炮兵及日本火炮也參與了平播之役;而播軍只有標槍、弩箭、滾木、檑石等武器;明軍在武器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火器的使用也成為西南地區
改土歸流得以實現的重要技術保障。
六月六日,明軍攻破海龍屯,
楊應龍自縊,楊氏對
播州的統治隨之灰飛煙滅。平播之役自二月二日出兵至六月六日結束,歷時114天,雙方共投入兵力達數十萬之眾,生擒播軍1124人,斬首22687顆,虜獲家屬5539人,招降播民126211人,奪取馬牛767頭,明軍大獲全勝。
世界遺產
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土司遺址”獲準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4項
世界文化遺產。至此,
中國世界遺產總數已達48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位。留存至今的土司城寨及官署建築遺存,曾是中央委任、世襲管理當地族群的首領“土司”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此次聯合申報的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址、貴州遵義海龍屯,是“土司”的行政與生活中心聚落遺存,是“土司制度”的珍貴物證,見證了古代中國對多族群聚居地區管理和多元文化保護的獨特智慧。
重大意義
海龍屯遺址,對全人類關注文化多樣性保護及族群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