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難救助法初論》是201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劉剛仿。
基本介紹
- 書名:海難救助法初論
- 作者:劉剛仿
- ISBN:9787566312280
- 定價:59.00
- 出版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2
- 開本:170mm×240mm/
- 字數/頁數:351千字
- 版次/印次:1/1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曹操有詩云:“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海洋的碧波浩淼、波濤洶湧和雄渾激盪,時刻激發人類對海洋探索和研究的萬丈豪情和深邃的情懷。我們打開世界地圖,發現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有70.7%是被藍色的海洋和水域所包裹,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意義無以言表,有研究證明,人類可以從陸地獲取的物質和財富,基本上在海洋里均可以找到,海洋豐富的黃金和原子能資源也遠非陸地可以比擬,海洋的生物資源也遠比陸地豐富。
目錄
第一章 海難救助法導論(1)
第一節 海難救助法的概念(1)
第二節 海難救助法的法律淵源(4)
第三節 海難救助法的歷史發展(7)
第二章 海難救助的概念的界定(13)
第一節 英國法中海難救助的概念(13)
第二節 美國法關於海難救助的概念(18)
第三節 大陸法系、我國海難救助概念的梳理和海難救助概念的
界定(24)
第三章 海難救助的性質(29)
第一節 海難救助的性質的各種學說(29)
第二節 學者反思和新思考(32)
第三節 海難救助性質的厘定(35)
第四章 海難救助主體論(41)
第一節 海難救助主體的概念(41)
第二節 海難救助主體之救助人(42)
第三節 海難救助主體之被救助人(57)
第五章 海難救助客體的概念(63)
第一節 客體的概念(63)
第二節 法律關係客體的概念(64)
第三節 海事法律關係客體的概念(66)
第四節 海難救助客體的概念(68)
第六章 英國法中作為海難救助客體之船舶(73)
第一節 英國學者的論述(73)
第二節 Steedman v. Schotfield and Firth案(78)
第三節 對廢棄船、沉船和反鏟挖泥船的認定(86)
第四節 對拖船和被拖輪的認定(91)
第五節 對漂流海上的棄船的認定(92)
第六節 英國成文法關於船舶作為海難救助客體的規定(94)
第七節 對英國法中作為海難救助標的之船舶的總結(97)
第七章 英國法海難救助客體中其他海上財產(101)
第一節 其他海上財產的含義(101)
第二節 海上平台和鑽井裝置可成為海難救助的客體(102)
第三節 船用補給品、船上用具等均屬於海上救助客體(103)
第四節 對貨物的認定(104)
第五節 運費作為屬於海難救助客體的認定(105)
第六節 失事船、漂流在海上的棄船殘骸及其貨物(110)
第七節 Jetsam、Flotsam和Lagan屬於海難救助的財產(112)
第八章 美國法中海難救助客體之財產的範圍(115)
第一節 美國法中作為海難救助客體之財產應具備的條件(115)
第二節 美國法中海難救助客體之財產的具體範圍(118)
第三節 Hener案所體現的理念(124)
第九章 大陸法系海難救助的客體(135)
第一節 德國法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35)
第二節 荷蘭法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37)
第三節 希臘法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41)
第四節 日本法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43)
第五節 我國台灣地區“海商法”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45)
第十章 我國法律和學理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49)
第一節 我國法律中海難救助客體的規定(149)
第二節 我國學理中海難救助的客體(153)
第十一章 我國海難救助實務和司法中凸顯的問題分析(161)
第一節“織女星”輪案所凸顯的爭議分析(161)
第二節“東運419”輪案所凸顯的問題和剖析(164)
第三節“NANCY輪案”凸顯的強制救助客體立法之不足(166)
第十二章 海難救助的特殊客體——人命救助(171)
第一節 英國法中的海上人命救助(171)
第二節 美國法中的海上人命救助(177)
第三節 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的海上人命救助(189)
第四節 我國海商法中的海上人命救助(192)
第十三章 海難救助人的義務(199)
第一節 純救助中救助人的義務(199)
第二節 契約救助中救助人的義務(206)
第三節 救助人違反救助義務應當承擔的責任(210)
第十四章 海難救助報酬(215)
第一節 救助報酬的概念、原則和確定(215)
第二節 救助報酬的分攤(222)
第三節 救助報酬的分配(229)
第四節 救助報酬實現的保障(235)
第十五章 LOF和SCOPIC原理及在中國的套用(245)
第一節 LOF的基本原理(245)
第二節 SCOPIC(250)
附錄一 1989年國際救助公約(255)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九章(263)
附錄三 LOF 2011(267)
主要參考文獻(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