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猛洞河大橋是湖南張花高速公路上唯一的一座鋼管砼拱橋,由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承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螺猛洞河大橋
- 屬於:湖南張花高速公路的砼拱橋
- 承建方: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位於:張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境內
- 全長:578.28m
工程概況,大事記,建設工藝,
工程概況
海螺猛洞河大橋是湖南張花高速公路上唯一的一座鋼管砼拱橋,由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承建。張花高速公路地處湘西北,位於張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境內,終於湘西自治州的花垣縣,與吉茶高速公路相連,途經張家界永定區及永順、保靖、花垣三縣。張花高速通車後,從吉首出發到重慶的時間將由現在的8小時縮短到4小時。
K85+344海螺猛洞河大橋起點樁號為K85+054.860,終點樁號為K85+633.140,橋跨布置為:5×30mT梁+252m(淨跨徑)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5×30mT梁,全長578.28m。
主橋主拱圈為整體式結構,由兩條拱軸組成,拱肋為等截面四管全桁式結構。主拱肋計算跨徑L=255m,計算矢高f=46.364m,矢跨比為1/5.5,設計拱軸線採用懸鏈線,拱軸係數m=1.65。
拱上建築採用空腹梁式拱上建築,橋面系左右幅分離,行車道板採用14×19.43m橋面連續簡支小箱梁。
大事記
張花高速公路第20 契約段K85+344海螺猛洞河大橋於2008年7月完成初步設計。根據初步設計評審意見,施工圖設計階段主橋橋型採用255m鋼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橋,主拱圈為勁性骨架外包混凝土箱型截面(左右幅獨立),拱上建築為混凝土立柱、橫樑,橋面板為16m簡支空心板,引橋為40m結構連續T梁。
2010年5月,張花20標項目部結合實際地形及地質情況,考慮到原有設計安全風險大、隱患多、橋型質量控制難度大、拱上施工工序多、對環境破壞大及工期緊等因素,申報業主進行變更,將主橋變更為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同時引橋變更為30mT梁以節省預製場地。
2010年7月13日湖南省交通廳發文同意猛洞河大橋由原設計4×40mT梁+252m(淨跨徑)鋼筋混凝土箱型拱橋+4×40mT梁變更為5×30mT梁+252m(淨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5×30mT梁。2009年9月9日 張花高速第二十契約段項目開工
2009.11.1張家界岸拱座開挖
2009.12.4花垣岸拱座開挖
2010.1.20猛洞河大橋(原設計)施工組織設計專家評審會
2010.4.15張家界岸拱座開挖就位
2010.6.25花垣岸拱座開挖就位
2010.8.9索道橋施工(施工便橋)
2010.10.9纜索吊裝系統施工
2010.12 湖南省交通勘察設計院正式下發海螺猛洞河大橋變更方案設計圖紙
2010.12.10海螺猛洞河大橋纜索吊裝與斜拉扣掛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
2010.12.30海螺猛洞河大橋拱座基坑驗收會2011.3.7張家界岸拱座澆築施工
2011.3.4花垣岸拱座澆築施工
2011.8.11纜索吊裝系統試吊
2011.7.21海螺猛洞河大橋上部構造施工方案專家評審會
2011.3.5海螺猛洞河大橋主拱鋼結構場內加工
2011.5.23海螺猛洞河大橋主拱鋼結構現場加工
2011.6.8海螺猛洞河大橋鋼結構加工專家評審會
2011.7.22海螺猛洞河大橋張家界岸引橋纜吊架設T梁
2011.9.2鋼管拱首節段驗收專家評審會
2011.9.23鋼管拱首階段吊裝
2011.12.30主橋上游主拱合龍
2012.1.1主橋下游主拱合龍,全橋完成合龍。
2012.5主橋主拱圈鋼管混凝土泵送
建設工藝
猛洞河大橋是張花高速公路第二特大橋,也是全線控制性工程之一,大橋兩側是240米高的峽谷,主跨為255米鋼管砼拱橋,主吊裝系統主跨徑488米,張家界岸後錨端跨徑為145米,花垣岸後錨碇跨徑為100米,張家界岸塔頂比花垣岸塔頂高15米。特別是大橋地處岩溶發育地區及地質斷裂帶,地質條件差,岩體破碎及裂隙溶洞分布十分廣泛。拱座位於兩岸懸崖上,開挖基礎異常困難。
據介紹,為了方便兩岸施工人員和物料往來與運輸,施工方耗資200萬在猛洞河上修建了一座高空索道橋。大橋兩岸的撫志、澤家兩個鄉鎮因為這座高空索道,來往也頻繁起來。“原來到對岸要繞道永
順縣城,坐車需要2個多小時,現在走路不到10分鐘就過來了。”當地一位村民介紹說。
“雖然猛洞河大橋是座拱橋,但大橋所處特殊的地理環境要求我們在建橋時必須融合懸
索橋、斜拉橋的建築技術。”錢育強說,因為猛洞河水深,如果按拱橋建造方法直接搭200多米高的支架,可能還沒搭起就會倒掉。依此地形特點,大橋主拱圈施工採用了纜索吊裝系統弔扣分離形式技術。鋼結構及梁板加工完成後,運輸至兩個塔吊之間,利用塔吊,吊運至固定位置進行安裝後,利用扣掛系統進行臨時固定,固定完成之後進行栓接、焊接等工作,連線及合攏後拆除扣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