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2024年4月26日,中國海油發布訊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
亞洲首艘
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海葵一號”在
山東青島完工交付,標誌著我國深水油氣裝備自主設計建造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5月12日,“海葵一號”從中國海油青島國際化高端裝備製造基地離港啟運,為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年內投產奠定基礎。“海葵一號”啟運後將前往距離青島超過1200海里的
珠江口盆地進行回接安裝。
2024年5月29日,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運抵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海域。
2024年6月,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在流花油田海域已經回接完成12條
錨纜中的11條。6月9日,“海葵一號”進行最後一條錨纜回接作業,距離最終紮根深水油田只剩下一步。6月10日凌晨,在作業船291上,水下錨鏈和“海葵一號”牽引鏈成功對接,10日中午12時,“海葵一號”最後一根錨鏈完成鎖緊固定,在珠江口盆地的流花油田安家落戶。接下來,“海葵一號”將進入投產前的各項調試工作。
2024年8月15日,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二號”與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成功實現移動5G網路通信覆蓋。9月17日,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海葵一號”和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二號”通過機械完工驗收,標誌著我國首個深水油田二次開發項目工程建設完工。9月19日,“海葵一號”和
“海基二號”兩個大國重器將同時投產,標誌著我國在超大型油氣裝備的自主建設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裝置特點
這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由近60萬個零部件組成,按100年一遇超強颱風工況設計,設計排水量10萬噸,最大儲油量達6萬噸,相當於一個“超級能源碗”,最大直徑約90米,主甲板面積相當於13個標準籃球場,高度接近30層樓,總重約3.7萬噸,相當於3萬輛小汽車的重量,設計壽命30年,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
相較於常規的船型結構,圓筒型
FPSO體型更小,空間更緊湊,儲油效率更高,並且具有鋼材用量少、穩定性好、抵禦惡劣海況能力強等優點,可有效降低油田開發與運營成本。
“海葵一號”實現了海陸一體化智慧型中控系統等15項關鍵技術設備自主化套用,並在國內海洋平台首次採用新型天然氣脫硫裝置和雙燃料發電機,能夠充分利用油田伴生氣,有效提升海上油田的綠色節能水平。
“海葵一號”設計壽命30年,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由於生產工藝複雜,設備設施集成程度高,對設計建造技術能力提出極大挑戰。項目團隊攻克圓筒型浮式生產裝備一體化系統設計、高精度建造集成、全流程數位化調試等系列技術難題,建造周期較國際同類型裝備縮短近50%,精度控制均達到毫米級,一次質量合格率超過99.8%。
“大碗”正運往位於
南海的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油田,將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
海基二號”共同服役。
如何安裝
“海上安家”主要分四個步驟:
社會意義
據了解,“海葵一號”每天可處理原油約5600噸,交付後將拖航至水深達324米的深海進行回接,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台“海基二號”共同服役於我國第一個深水油田——流花11-1油田,創新形成國內首次“深水導管架平台+圓筒型FPSO”開發模式,為我國深水油氣田高效開發提供全新方案。
“海葵一號”為
流花油田延長了近30年的生產壽命,為未來中國深水油氣的經濟高效開發提供了一個全新選擇。
綠色節能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的《
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指出,深入實施能源技術裝備補短板、鍛長板、拓新板,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強化優勢能源產業國際競爭力加強科研成果轉化運用,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
中海油深圳分公司深水工程建設中心總經理劉華祥介紹說,“海葵一號”實現了海陸一體化智慧型中控系統、天然氣雙塔工藝脫硫系統、大容量液壓潛沒泵等15項關鍵技術設備自主化套用,並在國內海洋平台採用新型天然氣脫硫裝置和雙燃料發電機,利用油田伴生氣,提升海上油田綠色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