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禾17

海禾17

海禾17號(原代號海99-10)是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以LS02為母本、L12為父本雜交而成的玉米品種。

海禾17,成株葉片深綠色,葉片寬中等,葉長中等,株型平展,全株葉片數22片,生育期128天左右,株高310厘米左右,穗長24厘米,穗行數14-16行,百粒重41.0克左右,高抗玉米莖腐病,抗玉米灰斑病、玉米彎孢菌葉斑病、玉米紋枯病和玉米螟,中抗玉米大斑病,感玉米絲黑穗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禾17
  • 別名:海99-10
  • 審定編號:遼審玉[2005]261號;國審玉2007011
  • 選育單位: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
  • 作物品種:玉米
  • 親本來源:LS02×L12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海禾17(海99-10)是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於1999年以自選系LS02為母本,L12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的玉米雜交種。海禾17號於2000年進行公司鑑定試驗;2001年參加公司品種比較試驗;2002年參加海城市鄉鎮區域試驗;2003~2005年參加遼寧省玉米預備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2004年參加國家主產區玉米品種預備試驗;2005~2006年參加國家東北華北春1玉米組區域試驗。2003年開始在遼寧、吉林、河北、內蒙、山西、陝西、天津等省、市進行大範圍的多點試驗、示範。2005年通過遼寧省審定(審定編號:遼審玉[2005]261號),2007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玉2007011)。

特徵特性

形態特徵:幼苗第一葉鞘色紫色,第一葉尖端形狀圓到匙形,葉片邊緣顏色紫色,幼苗葉片深綠色,苗勢中等。成株葉片深綠色,葉片寬中等,葉長中等,株型平展,全株葉片數22片,株高310厘米左右,穗位138厘米左右。雄穗分枝8~12個,花粉量多,花葯黃色,穎殼淺紫色,花絲淺粉紅色。果穗及籽粒性狀:果穗長錐形,紅軸,穗長24厘米,穗行數14~16行,籽粒黃色,硬粒型,百粒重41.0克。
生育期:在東北華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對照早1.3天,需有效積溫2800℃左右。
抗病性:經遼寧省丹東農業科學院和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接種鑑定,高抗莖腐病(1級),抗灰斑病(1~3級)、彎孢菌葉斑病(3級),紋枯病(3級),中抗大斑病(5級),感至中抗絲黑穗病(0.9~25.7%);抗玉米螟(1~3級)。
適應性:據2005~2006年東華北春玉米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參試組合的穩定性、適應性和豐產性分析,海99-10適應性廣,穩產性強,豐產性好。
抗逆性:海禾17表現耐旱強,抗倒伏,耐密植,活稈成熟。
品質: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測定,籽粒容重734克/升,粗蛋白含量9.86%,粗脂肪含量3.74%,粗澱粉含量74.41%,賴氨酸含量0.27%,屬高澱粉玉米。

產量表現

海城市鑑定試驗:2000年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鑑定試驗,產量10737.0千克/公頃,比對照品種農大108(單產9693.0千克/公頃),增產10.8%。品種比較試驗:2001年參加遼寧海禾種業有限公司品種比較試驗,產量10962.0千克/公頃,比對照農大108(單產8553.03千克/公頃),增產28.2%。海城市區域試驗:2002年海城市山區、沿河、平原8個鄉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10366.5千克/公頃,比對照農大108增產2.2.3%,13個參試組合居一位。
東北華北春玉米組品種區域試驗:2005年東北華北春玉米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706.5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5.68%,達極顯著水平,居第5位,17點增產,5點減產;2006年續試,平均產量11251.5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10.70%,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三位,21點增產,2點減產。兩年匯總,38點增產,7點減產,平均單產10479.0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8.19%。
2006年東北華北春玉米組生產試驗,22點匯總,18點增產,4點減產,平均單產10249.5千克/公頃,比對照增產8.42%,居第九位。生產示範:2006年在遼寧省鐵嶺、瀋陽、錦州、朝陽、鞍山、大連、丹東7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0539.0千克/公頃,比對照丹玉39增產8.2%;河北省寬城、承德、隆化、撫寧、灤縣、萬全、樂亭7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0608.0千克/公頃,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8.5%;吉林省四平、長春、公主嶺、梨樹、遼源5個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1362.5千克/公頃,比對照登海9增產17.9%;山西省太原、汾陽、屯留、長治、小店5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1065.5千克/公頃,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0.3%;內蒙古自治區通遼、赤峰2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1521.5千克/公頃,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8%;天津市薊州區、武清、寶坻3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0009.5千克/公頃,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5.6%;陝西省榆林、延安、楊凌、鎮坪4點次示範,匯總平均產量10360.5千克/公頃,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5%。

適種區域

該品種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遼寧(遼南地區除外)、吉林晚熟區春播種植,絲黑穗病重發區慎用。

栽培技術

選地:抗旱、耐瘠薄能力較強,適應性廣,選擇坡崗地、平肥地中等以上肥力地塊種植。
播期:待地溫穩定於10攝氏度左右即可播種。
種植形式:清種、間套種均可,適宜清種。
密度:適宜密度為48000~52500株/公頃。
施肥:在施30000千克/公頃農家肥基礎上,施種肥300千克/公頃(氮、磷、鉀複合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75~450千克/公頃。有條件地區在花粒期視情況噴施鋅、硼等微肥以促進籽粒形成。
病蟲害防治:播種時鉀拌磷拌種防地下害蟲,大喇叭口期投顆粒劑防玉米螟蟲。在玉米絲黑穗病高發區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