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獸銅鏡

海獸銅鏡

海獸鏡是唐代的典型銅鏡,象徵著唐代的絲綢之路,形式多樣。中國古代銅鏡發展的歷史有四千多年,先後經歷了五個時期:早期(以齊家文化、商周銅鏡為代表),流行期(以春秋戰國銅鏡為代表),鼎盛期(以漢代銅鏡為代表),中衰期(以三國、晉、魏、南北朝銅鏡為代表),繁榮期(以隋唐銅鏡為代表),衰落期(以五代、十國、宋、金、元銅鏡為代表)。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最最輝煌的時期,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它擺脫了漢式鏡的拘謹板滯,側重於自由寫實,其圖紋從漢代銅鏡的繁雜、拘謹、呆板,變得簡練、流暢和清新,製作工藝也極為精細。既有藝術的魅力,又有與現實生活的和諧統一。飛禽走獸、植物花卉紋飾是這個時期銅鏡裝飾的主要題材。海獸葡萄鏡是唐代銅鏡最引人注目的鏡類,它的紋飾圖案充滿了神秘色彩,被許多專家學者稱之為“多謎之鏡”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獸銅鏡
  • 館藏地點:河南博物院
  • 所屬年代:唐代
海獸葡萄紋銅鏡,又名“瑞獸葡萄鏡”、“海馬葡萄鏡”等,得名於清代的《西清古鑒》,是中國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銅鏡,流行於唐高宗時期,以武則天時期最為盛行,是中國銅鏡藝術的巔峰之作。
海獸葡萄紋銅鏡的紋飾充滿神秘色彩,海獸似獅非獅,似馬非馬,被譽為“多謎之鏡”,其紋飾異域特色為人稱道。獅子在中亞、西亞文化中是權威與神力的象徵。葡萄原產於地中海和中亞地區,被視為生命之樹,漢代張騫通西域之後,由絲綢之路相繼傳入我國。葡萄紋飾在東漢時期已經出現,唐代開始普遍流行,成為“多子多福”“福壽綿長”的象徵,深受人們喜愛。
海獸葡萄紋銅鏡是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的傑作,鑄鏡師採用高浮雕的技法,巧妙地將來自西域的動物形象、葡萄紋飾與中國傳統的瑞獸紋飾相結合,鐫鑄於銅鏡之上,展現了高超的鑄造技藝,充分體現出兼收並蓄、創造革新的盛唐氣象,堪稱“凝聚歐亞大陸文明之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