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上海1946)

《海燕(上海1946)》1946年3月1日創刊於上海,屬於綜合性刊物,周刊,由海燕周刊社編輯並發行,地址在南京西路96弄F2號,自第12期起搬遷至上海公館馬路篤行里16號。零售價每冊法幣二百元,自第2期起改為三百法幣,每逢星期一發行,館藏數目較多,存有1946年的15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燕(上海1946)
  • 主辦單位:海燕周刊社
  • 創刊時間:1946年3月1日
  • 出版周期:周刊
刊登內容
該刊篇幅較小,沒有目錄,行文排版比較隨意,沒有固定的欄目劃分。主要內容有:社會時事、明星八卦、名人軼事、人物介紹、詩詞歌賦、短篇小說等,以上內容既有國內,也有國外,可謂視野開闊。第一,對社會時事的評介,以政治新聞為主,如《不準攜眷赴台灣》,同時也涉及經濟、文化等方面,如雜誌封面的轉變如《三八後話》;第二,報導政界軍界等名人軼事,如胡宗南返鄉、孔祥熙的女兒、杜月笙兒子結婚等,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加深民眾對名人的認識;第三,人物介紹。既有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的介紹,如《為國守土之傅作義將軍》,也有對漢奸及其事跡的介紹,為日後的人物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參考;第四,社會中最新訊息和新奇事物的介紹,如社會傳言的東洋女子娶不得,不用墨水的新鋼筆等;第五,明星八卦。對明星的追蹤報導占有較大篇幅,明星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下來,且此類文章多附有照片,如舞台藝人丁芝喊出嫁人口號,袁雪芬吊嗓子等,使得文章內容更加立體,深受讀者的歡迎,成為民眾茶語飯後的談資;小說有偵探小說、言情小說等,新聞卡通以卡通畫的形式描述新聞,使新聞更有吸引力,不致過於枯燥。
《海燕(上海1946)》為四十年代上海的周報,篇幅雖小,但其內容豐富,是民眾日常生活的重要讀物,對研究抗戰勝利後的上海社會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