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蜈蚣閣

海滄蜈蚣閣

海滄蜈蚣閣是福建省廈門市的傳統民俗活動。和閩台兩地保生大帝文化習俗緊密相連。相傳,當年保生大帝吳真人一生行醫救濟百姓,大多以蜈蚣為藥引,後人為表達對他濟世為民高尚品德的敬仰,自發形成了蜈蚣閣這種祭拜民俗。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海滄蜈蚣閣
  • 地理位置:福建 · 廈門
  • 分類:民俗
基本信息,簡介,由來,影響,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抬閣(海滄蜈蚣閣)
遺產編號:Ⅹ-87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8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
級別:國家

簡介

廈門流行的蜈蚣閣遊藝活動集中在海滄區東嶼等村。蜈蚣閣裝扮的形式是以多節“閣棚”連成蜈蚣身,兩邊有兩人扛抬,象徵蜈蚣之足。
“閣棚”的數量有20至108節不等,上面裝置一高凳,棚周飾以各種彩綢花卉,飛禽走獸,每塊“閣棚”之間以活榫相接,連成一串,又可靈活轉動,“閣棚”的首尾分別裝上蜈蚣(或龍)的頭和尾。
表演時,蜈蚣陣由人力肩扛或裝輪推動,由少年兒童扮成《西遊記》、《三國演義》等各種戲曲人物在棚上表演。

由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蜈蚣閣過去用於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現已經是文藝踩街的特色形式之一。
每年保生大帝的誕辰,海滄一些村莊都會組織“蜈蚣閣”藝陣到青礁慈濟宮“掛香”。其中,海滄街道東嶼村的蜈蚣閣尤其有名。
表演者用多節“閣棚”連線成總長約150米的蜈蚣身,配以龍頭和龍尾,由小孩子扮作才子佳人坐在“閣棚”內,在閩南地方特色的音樂伴奏下,緩緩前進。猶如一條大蜈蚣蜿蜒爬行。
在東嶼村,大家都把蜈蚣閣當成是村裡的驕傲,還成立了蜈蚣閣表演理事會,專門負責蜈蚣閣表演的推廣活動。
這些歸功於一位名叫鄭呂嘴的古稀老人。老鄭說,從小就喜歡蜈蚣閣的表演,如今掌握蜈蚣閣製作工藝的老藝人越來越少,而年輕人又不感興趣,一直擔心這門傳統技藝會後繼無人。
為此,他一方面四處奔走,呼籲有關部門重視對蜈蚣閣技藝的保護,另一方面,他還把村裡有蜈蚣閣製作技藝的人都召集起來,一起成立了蜈蚣閣表演理事會。
2007年,在有關部門支持下,老鄭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蜈蚣閣正式入選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如今又入選了國家非遺的推薦名單。
老鄭說,他知道蜈蚣閣技藝在台灣也非常流行。他現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把東嶼的蜈蚣閣帶到台灣去表演。

影響

海滄蜈蚣閣和閩台兩地的保生大帝文化習俗緊密相連。每隔幾年,在保生大帝的誕辰,海滄都會舉行“蜈蚣閣”藝陣到海滄青礁慈濟宮活動。
蜈蚣閣多由數十座以各種顏色的絲綢、布料木板、竹子、杌仔、花草、紙等材料製作而串聯起來的各種小彩閣組成,每塊“閣棚”之間以活榫相接,又可靈活轉動,又於卸接榫眼處橫穿一根木棍,長度超過“閣棚”寬,用作肩扛用。
“閣棚”裝飾得五彩繽紛,彩綢花卉,飛禽走獸,才子佳人,非常富有閩南特色。
表演者用多節“閣棚”連線成蜈蚣身,配以龍頭和龍尾,由小朋友扮做才子佳人坐在“閣棚”內,一路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十分熱鬧。
我區鐘山社區的“送王船”這項習俗也是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初。“送王船”是流行於閩台沿海漁港漁村的民間習俗,至今仍保留著濃厚的原生態形式。
“送王船”送的是“代天巡狩”的王爺,是代替皇帝巡遊四方,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保護神,而非“瘟神”。
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送王船”每三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確定在固定農曆月份中的某一天舉行。
“送王船”儀式依序有王船的製造、出倉、祭奠、巡境、焚燒等。
海滄蜈蚣閣超過了由台南學甲慈濟宮蜈蚣閣創造的全長108節、204.53米的世界紀錄,成功通過了廣州世界紀錄認證協會的當場認證,成為世界最長的蜈蚣閣。
海滄蜈蚣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