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硅藻矽質殼變形的特徵與生態學機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高亞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硅藻矽質殼變形的特徵與生態學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高亞輝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中的最主要類群, 具有種類特異性的矽質殼是其重要特徵,但研究中常常會發現一些難於進行分類學判定的矽質殼變形,影響了對硅藻種類的準確鑑定及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基礎工作的順利開展。本項目擬從不同生境採集浮游和底棲硅藻,分離藻種,結合已有的硅藻分類歷史資料,研究我國沿海常見硅藻種類矽質殼變形的主要特徵和形式;通過各種理化因子影響實驗,研究典型種矽質殼變形與主要環境脅迫因子的關係,闡明矽質殼變形的主要受控因素和可能的形成機制。提供我國首個海洋硅藻變形矽質殼的形態圖譜和特徵描述,為硅藻種類鑑定提供正確的殼面特徵判別標準,解決海洋硅藻分類研究中由於矽質殼變形造成的錯誤鑑定問題。提出矽質殼變形的可能機制,為海洋生態學和污染研究提供新的科學依據和潛在的環境污染指標
結題摘要
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中的最主要類群, 具有種類特異性的矽質殼是其重要特徵,但研究中常常會發現一些難於進行分類學判定的矽質殼變形,影響了對硅藻種類的準確鑑定及海洋生態環境研究基礎工作的順利開展。 本項目利用LM、TEM和SEM對采自中國沿海不同水域的硅藻樣品進行了種類鑑定分析,並結合歷史資料和文獻,研究了我國沿海常見硅藻種類矽質殼變形的主要特徵和形式。共描述自然條件下形態畸變的硅藻15屬26種和3個未定種,室內培養條件下畸變硅藻12屬20種38個株系。獲得了我國第一個常見硅藻畸變形態的圖譜、特徵描述和種類名錄,為硅藻種類鑑定提供了正確的殼面特徵判別標準。 發現了一個硅藻新紀錄種-Haslea ostrearia,對畸變株進行了單克隆培養,並對其畸變特徵、不同畸變形式進行了詳細描述和畸變率的統計。對各種理化因子(包括營養鹽、鹽度、重金屬Cd、溫度、光照、空氣流量等)與硅藻畸變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光照、通氣量、營養鹽限制,尤其是P元素與硅藻的畸變顯著相關;高濃度的Cd可導致硅藻畸變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