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服務是2007年公布的海洋科技名詞。
中文名稱 | 海洋公益服務 |
英文名稱 | marine public service |
定 義 | 為認識海洋環境,減輕和預防海洋災害,保障海上活動安全而為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其他(二級學科),海洋管理(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洋公益服務
- 外文名:marine public service
- 所屬學科:海洋科技
- 公布年度:2007年
海洋公益服務是2007年公布的海洋科技名詞。
中文名稱 | 海洋公益服務 |
英文名稱 | marine public service |
定 義 | 為認識海洋環境,減輕和預防海洋災害,保障海上活動安全而為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 |
套用學科 | 海洋科技(一級學科),其他(二級學科),海洋管理(三級學科) |
海洋公益服務是2007年公布的海洋科技名詞。定義為認識海洋環境,減輕和預防海洋災害,保障海上活動安全而為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出處《海洋科技名詞》。...
開展海洋資助的相關工作。首批資助金額將由SEE基金會與螞蟻公益共同支持。社會影響 2023年10月2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正式發布4項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其中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SEE基金會牽頭,多家機構共同參與編寫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 紅樹林營造(下簡稱:紅樹林方法學)》。
高校服務社 三亞學院志願者服務社 藍絲帶三亞學院志願者服務社是三亞學院在校生自發組織的公益海洋環保組織團體,隸屬於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三亞學院志願者服務社成立於2009年11月14日,是藍絲帶協會“進校園”活動中正式在高校成立的第一個藍絲帶海洋保護志願者服務社。藍絲帶三亞學院志願者服務...
仁渡海洋是中國大陸唯一專注于海洋垃圾議題的公益機構,2007年成立,2013年註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內容包括海洋垃圾的清理、監測、研究、環保教育,和海洋公益行業能力建設,主要項目有“守護海岸線”、“愛我生命之源”、“藍色小偵探”、“生活中的海洋”、“浪花計畫”等。仁渡海洋廣泛參與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
公益、教育、文化、網際網路、深圳、海洋 基本理念 尊重、信任、自由;開放、多元、共益 組織使命 聚焦公益與教育,關注孩子與未來!發展策略 紮根深圳,發展青年,擁抱新時代!去看海”的平台內涵與功能 1、支持公益教育 基於過往“去看海”公益教育遊學的經驗,挖掘深圳優質的本土資源(商業+公益+金融+社會公共服務等...
特別是開發利用過度(漁業捕撈)和環境惡化(污染),影響了海洋生態系統平衡,海洋生態和海洋生物保護迫在眉睫。活動目的 此次大型公益活動旨在普及海洋生物保護知識,宣傳海洋文化和國家海洋意識,引起社會公眾的共同關注,用行動表達人民對海洋的熱愛,並呼籲廣大人民積極加入海洋生態保護和海洋生物保護行動中來。
神奇海洋是支付寶螞蟻森林引導廣大用戶關注和參與海洋生態保護的3D沉浸式公益互動產品,用戶可以通過「培育種植海洋植物」和「清理海域垃圾」逐個完成各個海域關卡的生態環境修復,並在此過程中得到真實性種植證書和海洋生態相關的科普知識。2022年5月21日,螞蟻森林開啟了新的玩法“神奇海洋”。套用玩法 “神奇海洋”初期...
國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簡稱“海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建於1966年,屬國家海洋局管轄下的海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單位原名為“國家海洋局海口中心海洋站”,2002年1月1日根據國家海洋局《關於中心海洋站和海洋站更名的通知》更名為“國家海洋局海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2009年12月29日,國家海洋局在...
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發起成立,該基金會除重點關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外,還將涉及相關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以及其他慈善公益項目。2018年11月30日,中國海油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護公益基金會2017年度檢查結論合格。成立背景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2011年12月29日正式向中國民政部提交了成立...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創建於1965年,是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的國家公益性事業單位,位於天津市。中心主要職責是負責對全國海洋技術發展實施業務指導,為國家海洋自然資源管理、海洋公益服務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技術支撐,開展我國海洋領域基礎性、前沿性和關鍵共性技術創新;主要業務方向包括國家全球海洋立體觀測網規劃與...
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藍絲帶行動”從2018年舉辦以來倡導海洋環境保護踐行“碳中和”理念,以種植紅樹林實際行動倡導海洋環保,為藍色海洋做出貢獻。往期活動 2021年 2021年3月21日,2020建發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公益配套活動“藍絲帶行動”——2021年海滄灣紅樹林種植活動落幕。共種植樹苗約8000株,同時...
“ 藍絲帶 ”海洋保護活動一經提出,立即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2007年6月1日,三亞“ 藍絲帶 ”海洋保護協會成立 。協會為民間的公益性海洋保護組織,協會成員有40多家,大小洞天、天涯海角、喜來登酒店、工商銀行、海南網通、三亞移動、三亞魯能、亞龍灣等企業均為協會成員。為了更好地開展海洋保護活動,聯想公益創投...
或“三沙中心站”),加掛“國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環境預報台”牌子,由國家海洋局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的批覆,以《國家海洋局關於設立國家海洋局三沙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通知》(國海人字[2012]796號)批准設立,於2012年12月正式成立,屬國家海洋局管轄下的海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由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管理,...
在2010年入冬以來寒潮再次侵襲之際,為豐富寒冬里老人們的生活,加強海大學子敬老愛老、真心奉獻的愛心公益意識,經濟學院海洋之心青年志願者協會和黨支部於11月20日共同舉辦了“寒冬送暖,慰問老人”的公益活動。活動以關懷老人、溫暖老人為主題,旨在培養海大學子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關注社會、服務社會的社會責任感。此次...
《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報告(2018)》是2019年6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鳳、宋寧而。內容簡介 《海洋社會藍皮書: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報告(2018)》圍繞我國海洋環境、海洋管理、海洋教育、海洋法治、海洋公益服務、海洋民俗文化、近海與遠洋漁業、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海洋督察、沿海區域規劃、海上絲綢之路、...
《規劃》以“強化創新,夯實基礎;需求導向,合理布局;依法監管,服務發展”為基本原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全面”戰略部署,圍繞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戰略需求,面向海洋公益服務、海洋產業發展、海洋國際競爭,按照“夯實基礎、做好溯源、強化監督、拓展服務”的指導方針,統籌全國海洋...
《海洋社會藍皮書: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年度報告》是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主辦的中國海洋社會發展的年度發展報告,由上海海洋大學的崔鳳教授擔任主編。2019-2020年卷將分為年度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篇三個專欄,分別就我國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教育、海洋公益服務、海洋環境、海洋管理、海洋法制等領域在2018-2019年度的...
其主要職能是開展海洋水文氣象觀測、海洋環境污染監測和預報,為海洋行政管理、海洋經濟發展、海洋生態恢復和海洋權益維護提供科學、公正、準確的海洋環境基本要素的社會公證數據,為當地的防災減災、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公益服務,為海洋經濟建設和海洋行政管理提供資料諮詢和技術支撐。* 為所在海域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提供監測...
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簡稱“減災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財政補助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從事海洋防災減災、海洋應急指揮平台運行管理和海洋人才培訓工作,為海洋經濟、海洋管理、公益服務及海洋安全提供支撐和保障。(一)擬訂全國海洋減災業務發展規劃、計畫和管理制度,對全國海洋減災工作實施業務指導和協調;(二)...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簡稱“信息中心”),是國家海洋局直屬的財政補助事業單位,主要職能是管理國家海洋信息資源,指導、協調全國海洋信息化業務工作,為海洋經濟、海洋管理、公益服務和海洋安全提供海洋信息的業務保障、技術支撐與服務。主要職責 (一)擬訂國家海洋信息發展規劃、管理制度、標準和規範,開展國家海洋政策、...
《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報告》是上海海洋大學海洋文化與法律學院主辦的中國海洋社會發展的年度發展報告,由上海海洋大學的崔鳳教授擔任主編。2022年卷將分為年度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篇三個專欄,分別就中國海洋民俗文化、海洋教育、海洋公益服務、海洋環境、海洋管理、海洋法制等領域在2021年度的發展進行考察,並圍繞海洋非物質...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簡稱海洋一所)成立於1958年,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是從事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服務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海洋科研實體。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海、大洋和極地海域自然環境要素分布及變化規律,...
《海洋社會藍皮書: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報告(2015)》是201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崔鳳、宋寧而。內容簡介 《海洋社會藍皮書:中國海洋社會發展報告(2015)》由總報告、分報告和專題篇組成,分別圍繞我國海洋文化、海洋公益服務、海洋科技、海洋經濟、海洋執法與權益維護、海洋環境、涉海就業、海洋政策與法制...
隨著我國海洋法律法規的陸續頒布,社會對海洋環境監測的公正的數據的需求範圍越來越廣,質量越來越高。中心站將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並確保其運行的有效和效率,為國家和地方海洋行政管理和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和公益服務。機構設定 國家海洋局大連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設有海洋環境監測站、海洋行政監督技術室、預報室...
——海洋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海洋開發趨於適度、有序,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海域使用規範合理,近岸海域污染惡化和生態破壞趨勢得到基本遏制,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監控。入海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陸源排污口、海上石油平台、海上人工設施等達標排放。——海洋公益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海洋監測、預報、信息、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