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水江崖紋
- 俗稱:江牙海水
- 產原地:中國
海水江崖紋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紋樣(圖案),俗稱“江牙海水”“海水江牙”,是常飾於古代龍袍、官服下擺的吉祥紋樣。圖案結構在圖案的下端,斜向地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有許多波濤翻滾的水浪,水中立一山石,並有祥雲...
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香爐是明永樂年間的明代宮廷御用瓷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原屬】明代宮廷御用瓷器 【簡介】高55.5cm,口徑37.3cm,足距38cm。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制”款銅爐器形相似。
絳色緞緝米珠彩繡雲龍海水江崖紋龍袍是清朝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首都博物館。文物特徵 長141厘米 通袖寬214厘米 形制為圓領,右衽,斜襟,馬蹄袖,四開裾直身長袍式,以絳色素緞做地,上施緝米珠繡九龍、捻金線繡壽字、五彩絲線繡蝙蝠、靈芝頭雲紋及海水江崖;製作上採用了釘線繡、穿珠繡、套針、戧針、...
明海水江崖瑞獸紋金盞托,文物,北京右安門外萬貴墓出土。盤圓形,唇邊以范鑄與鏨花手法製成,盤沿為二方連續回紋一周,盤心為一雙鉤篆書“壽”字。盤心與盤沿間為半浮雕式海水江崖瑞獸紋,水中有若隱若現的馬、龍、獅、象、魚等瑞獸。該盤在製作上突出整體的效果,不拘泥於細部的刻畫,呈現出渾厚、粗...
明填漆戧金雲龍紋立櫃高174厘米,長124厘米,寬74.5厘米。櫃四面平式,對開兩扇門,門間有活動立栓,銅碗式門合葉,櫃內黑漆里,設黑漆屜板2層。兩扇櫃門上下均飾菱花式開光,上部左右兩開光內有黑萬字紅方格錦紋地,飾戧金龍戲珠紋,填彩海水江崖紋。下部左右兩開光內飾鴛鴦戲水圖。櫃四周框線和中栓戧金...
清乾隆掐絲琺瑯雲龍紋硯盒是清乾隆年間的一件琺瑯器。硯盒長方形,下連銅鍍金鏨花座。盒內盛銅屜,上置澄泥硯二方。屜內可儲熱水,以保冬季墨汁不凍,是為暖硯。盒及蓋的表面均以寶藍釉為地,飾雲龍紋及海水江崖紋。座底中央凸起雙龍,環抱陽文楷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硯盒胎體厚重,造型端莊,...
盤心繪枇杷一支,立有綬帶鳥,鳥作向下啄果動態,構圖簡潔生動。間以雙圈,內壁繪折枝花果,有百榴、桃子、枇杷、荔枝等單位紋16個,等距排列一周。近口沿繪纏枝蓮花一周,計有32朵。外壁繪折枝菊,上為海水江崖紋,下為雙線箍。器型較大,製作規整,蘇麻離青發色濃艷,泛有鐵鏽斑,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2cm 口徑25.2cm 底徑30cm 描述 罐圓口,方唇,溜肩,肩下漸斂,平底。蓋面隆起,蓋頂置寶珠形紐。罐里光素無紋飾,外部青花裝飾。肩繪纏枝蓮紋。蓋和腹部均繪雙行龍、盤“壽”字及朵雲紋等,腹下部還襯以海水江崖紋。近底處繪勾雲紋。素底無釉。罐外口沿下橫書 “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楷書款。
清乾隆明黃色緞地緝米珠繡龍袍料是清乾隆時期的一件織繡作品。明黃色緞地緝米珠繡龍袍料,衣長147cm,兩袖通長106cm,下擺寬123cm。成衣料為大襟右衽式,在明黃色八枚緞地上釆用五彩絨絲、米珠在其前後胸、兩肩處繡正龍紋四,下襟繡升龍紋五,前後下擺及兩袖端繡五彩海水江崖紋,通身間飾五彩纏枝蓮紋及團...
清明黃色緞地緝米珠繡龍袍料是清乾隆時期的袍料。明黃色緞地緝米珠繡龍袍料,衣長147cm,兩袖通長106cm,下擺寬123cm。成衣料為大襟右衽式,在明黃色八枚緞地上採用五彩絨絲、米珠在其前後胸、兩肩處繡正龍紋四,下襟繡升龍紋五,前後下擺及兩袖端繡五彩海水江崖紋,通身間飾五彩纏枝蓮紋及團形圖案,團內...
圓盒自下而上依次髹黃、綠、紅三層漆之後,再雕飾花紋。其中的雲龍紋、圓光以及最下方的海水江崖紋雕紅漆,稍上的水錦雕綠漆,菱形地錦雕黃漆。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圓盒自下而上依次髹黃、綠、紅三層漆之後,再雕飾花紋。其中的雲龍紋、圓光以及最下方的海水江崖紋雕紅漆,稍上的水錦雕綠漆,菱形地錦雕黃...
清乾隆醬色緞地緝米珠繡雲龍袍料是清乾隆時期的一件織繡作品。成衣料為大襟右衽式,在醬色八枚緞地上採用五彩絨絲、米珠在其前後胸、兩肩處繡正龍紋四,下襟繡升龍紋五,前後下擺及兩袖端繡五彩海水江崖紋及雜寶紋,通身間飾五彩流雲、八吉祥和暗八仙紋樣,繡線劈絨勻細,繡工規整,以緝米珠繡法突出主題紋飾...
雲龍紋金酒注是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的文物。明(1368年-1644年)一套2件,注通高21.8厘米口徑4.4厘米,底徑13.1,托高1.9厘米,直徑8.3厘米,重39.5克 昌平區明十三陵定陵地宮出土 昌平區明定陵博物館藏 通體沙地,蓋、頸、腹、把、流、高圈足上滿鏨如意雲紋、趕珠龍紋、海水江崖紋等,蓋上...
袍面料為金黃色緞,上衣在柿蒂紋樣內飾金正龍四條,間飾五彩祥雲及海水江崖紋。腰帷行龍四條,下裳行龍八條,間飾五彩雲紋及八寶平水紋。披領、袖端用石青金龍妝花緞。金黃素緞接袖。後背及披領飾金黃絛背雲各一。袍周身飾石青織金緞緣,內襯月白色素紡綢里。襟綴銅鍍金光素扣5枚,披領綴2枚。此為清代...
朝袍的主題紋飾為雲龍紋。袍身紋飾由雲龍與柿蒂紋組合而成,前胸、後背、兩肩、腰帷、衽、底襟、下擺、袖端共繡龍紋43條,分別為正龍、團正龍、行龍。前胸和後背的正龍中心繡一團暗八仙捧壽與海水江崖紋,間以五色流雲。通身列十二章。朝袍的龍紋以平金針法繡制,其它繡紋使用了套針、鈄纏針、釘金線等10...
清代青花雲龍紋六角帽筒,該器物 高68.5、口徑14厘米。帽筒呈六棱形,口內圓外六角形,底無釉無款。胎質細密堅硬。通體施白釉,白中泛青。以青花為飾,口沿及底部為雙弦紋,主題紋飾為雲龍海浪紋。九條蛟龍穿行於雲中,翻騰轉側,張牙舞爪,四周亂雲翻滾,寶珠火焰雄雄。近底部飾海水江崖紋一周,驚濤拍岸,...
藍緞妝花彩雲金龍紋天馬皮男朝袍,清康熙,身長150cm,兩袖通長208cm,袖口寬18cm,下擺寬153cm,左裾長54cm。清宮舊藏。袍圓領,右衽,馬蹄袖,紫貂披領,明黃色絛背雲。袍面料為素石青緞,前後及兩肩各繡正龍一,襟繡行龍四,下裳繡行龍七,間飾五彩祥雲及海水江崖紋。袍內上部襯天馬皮里,襞積部分內襯...
清紅色地五彩雲蝠龍鳳紋妝花緞袍料是清雍正時期的緞袍料。此為織成妝花緞袍料,以八枚經面緞紋織大紅色地,取捻金線及多色彩絨絲為紋緯,採用挖梭的技法織蟒、鳳紋,間飾五彩如意流雲、石榴捧壽、暗八仙、雜寶及海水江崖紋。織工細膩,設色濃重鮮艷,紋樣造形生動,富於變化,且大量使用金線或銀線於作品中,...
藍緞妝花彩雲金龍紋天馬皮男朝袍,身長150cm,兩袖通長208cm,袖口寬18cm,下擺寬153cm,左裾長54cm。袍圓領,右衽,馬蹄袖,紫貂披領,明黃色絛背雲。袍面料為素石青緞,前後及兩肩各繡正龍一,襟繡行龍四,下裳繡行龍七,間飾五彩祥雲及海水江崖紋。袍內上部襯天馬皮里,襞積部分內襯紫貂皮里,皮毛拼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