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2025年)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海東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2025年)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已經海東市政府研究同意,海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0年12月17日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東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0-2025年)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12月17日
  • 發布單位:海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落細落出成效,到2025年全面達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指標要求,確保全市空氣品質有所提高,市域範圍內河道水質穩中向好,湟水流域水環境質量繼續改善,土壤和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本底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系統穩定性增強,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向好,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立,確保“把海東建設成為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城鄉統籌的現代化新城”的奮鬥目標如期實現,按照職責任務,現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重點工作分工
(一)築牢生態安全螢幕障,最佳化國土空間格局
1. 築牢青海東部“綠屏障”生態肌理
以推進青沙山、達坂山、積石山“三山”林草植被保護為主,打造自平安小峽至民和貫穿河谷與蘭州紅古區接壤的高標準綠色景觀屏障和生態防護屏障。
2. 重點突出“綠河谷”生態廊道
沿黃河、湟水河、大通河開展“三水”兩岸生態修復,建設“綠河谷”。以黃河、湟水河兩岸及大通河川水地頻寬度3公里範圍為基礎,修復自然水系風貌,建設濕地景觀節點,打造流域濕地生態廊道。
3. 貫徹“綠城區”城市綠地規劃建設體系
圍繞湟水河流域大峽、小峽、老鴉峽等“三峽”,以及樂都、平安、河湟新區三個核心區開展景觀綠化,打造“綠城區”。
牽頭單位:市林草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建設局、市城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生態空間管控
4. 推進落實“三區三線”
加快開展區域生態系統服務重要性、敏感性、脆弱性和承載力評估,積極協助省相關部門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健全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5. 大力推動環境管控
建立生態環境分級管控體系,綜合疊加生態、水、大氣和土壤等要素管控分區和行政區域、工業園區、城鎮規劃邊界等,統籌劃定優先、重點和一般三類環境管控單元,注重重點地區空間管控精度。
6. 發揮生態資源價值
積極實施善水、藍天、淨土等重點工程及垃圾分類綜合體項目。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強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生物多樣性監測與評估。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責任單位:市水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林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三)最佳化三生空間布局,加強生態恢復治理
7. 濕地及河道生態治理
從濕地資源保護與恢復、濕地公園建設、河道近自然修復、增加湟水河幹流水資源總量、大通河水系連通等五個方面開展濕地及河道修復治理。
8. 低流域生態保護修復
重點在湟水河、大通河乾支流河岸兩邊構建50米寬度的緩衝帶,在湟水河幹流在平安區市區內過境段、樂都區市區內過境段、沙塘川河在互助縣城內過境段構建大型生態景觀廊道,總規模約70公里。
9. 高流域生態保護恢復
重點開展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含礦區治理)、耕地休養保護、生態用水保障等內容。
牽頭單位:市林草局、市水務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四)堅守流域生態底線,引導高質量綠色發展
10. 河湟谷地最美水生態走廊
以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山水”兩岸生態修復與綠河谷建設等重點工程為措施,確保黃河、湟水河、大通河出境水質達標,建設形成三條最美生態走廊。
11. 蘭西經濟帶綠色發展新高地
以高原特色工業為基礎,以新型工業和信息化為主導,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努力打造青海特色產業發展新高地,助力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打造綠色農畜產品示範市。
12. 河湟新區“雙創”孵化基地
大力推進數字經濟,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帶動區域創新發展,打造生態宜居、多元包容的高原美麗城鎮樣板,形成青海新經濟的增長極,成為踐行“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的示範地。
13. 河湟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
以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個民族文化為特色,以樂都、民和為示範點,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優勢,構建互動、互補、互惠的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大格局。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五)加快產業載體建設,打造綠色發展新引擎
14. 深挖稟賦,構建綠色發展格局
積極構建完善的綠色經濟體系和現代農牧產業體系,打造沿黃河谷地、湟水谷地和大通河流域生態經濟帶,發展庫區旅遊和生態經濟產業示範園區,推進富民特色林產業,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建設綠色工廠、發展綠色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做強青稞酒、拉麵、青繡、富硒四大品牌產業。加快河湟新區建設,重點發展民族特色輕工業和民俗文化旅遊業。著力推進庫區經濟發展,積極發展集水上運動、垂釣、觀賞、品嘗等多業態的休閒旅遊業。
15. 鄉村振興,提升特色農業體系
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鞏固推進9個省級示範試點村基礎上,抓好6個新增試點建設,並加快組織實施。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和鄉土特色產業經濟實體標誌,實現村集體經濟破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加快推進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建設。
16. 培育業態,建立綠色新興產業體系
重點發展新型鋁合金材料、新能源鋰離子電池材料、高性能鑄造鎂合金等新型材料產業。推動高效節能裝備、鹽湖化工大宗廢棄物循環利用裝備、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裝備等為重點的綠色產業發展。加快推進信息產業布局,完善通信、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平安、樂都、民和為中心,逐步擴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範圍,逐步擴大公共物聯網的覆蓋領域。打造樂都工業園綠色產業基地,逐步發展高端裝配式建築、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電子產品等新興產業。建立河湟新區生物醫藥、智慧型製造綠色產業基地。
17. 互聯互通,推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加快網際網路與物流、商貿、旅遊、先進制造業等行業的進一步融合,加速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全力促進海東市服務業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推進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利用網際網路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化、網路化為主導的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在區域內和省內打造特色產業產品支付、物流、交易等電商平台。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
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商務局、市品牌產業促進局、市扶貧開發局、市林草局、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六)加強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綠色升級
18. 持續管控,加快淘汰低端落後產業
推進企業節能技術改造,能耗進一步降低。深入開展節能低碳行動,培育一批節能標桿企業。在“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繼續關閉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淘汰落後的工藝和設備,禁止被關閉和淘汰企業的落後生產裝置和設備進行轉移。
19. 扶持特色,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升級
深入實施“三品”專項行動,加快發展高原富硒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畜產品精深加工、水產品精深加工及飼草料加工等綠色產業,形成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現代食品和農產品加工基地。發展特色高值化利用產品,重點推進青稞和牛羊肉深加工、乳製品加工、馬鈴薯深加工、燕麥精深加工等項目建設。加快建設農畜產品可追溯體系,率先在全省實現牛羊肉原產地可追溯。形成一批高價值、可追溯的“綠色海東”產品。建設擴大中藏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加快研製中藏藥新產品、新劑型,發展一批特色生物醫藥企業。重點支持森林康養、森林人家、生態探險、綠色民宿等新業態發展壯大,促進林草產業轉型升級。
牽頭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市林草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七)深化資源高效利用,打造集約發展新模式
20. 強化約束,推動資源集約利用
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管控,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重複利用率,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以上。做好城鎮節水降損,深化海東市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加快配套管網建設,進一步推廣普及節水技術和器具。構建清潔能源體系,全面推進城市建成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加快非禁燃區分散燃煤鍋(窯)爐淘汰、改造工作,消減散煤利用,基本杜絕燃煤無處理排放。建設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將樂都區作為全市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的重點,開展綠色礦業發展制度改革和創新試點,推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樹立一批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型綠色礦山典範,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綠色礦業發展新模式、新機制、新制度,引領和帶動傳統礦業轉型升級,顯著提升礦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社會經濟、民族團結和生態保護協調發展。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建設。
21. 重視再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畫,推行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園區循環式改造,減少單位產出物質消耗。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積極發展農林牧漁多業共生、農工複合的循環型農業,進一步拓展農業循環產業鏈,探索種養結合、生態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發展再製造和再生利用產品,建立運行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再生資源信息平台,延伸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完成市直公共機構廢舊商品回收體系建設。健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機制,推進農藥廢棄包裝物基本回收和無害化處置,推動農業綠色發展。逐步建立垃圾強制分類制度。
22. 深挖潛能,建立低碳能源體系
加快開展重點行業節能技術改造,支持一批節能和綠色製造技改項目。重點削減非電行業煤炭消費總量。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耗煤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實施重點產業能效提升計畫,大力推進工業、建築、交通、商業、公共機構等重點行業實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能量系統最佳化、電機系統節能、餘熱余壓利用等重點節能工程。加大節能減排力度,202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0.1%。提高電力消費比重,加快電動汽車,推行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提高社會電氣化水平。持續打造“綠電海東”。加快建設分散式能源中心,充分利用省內風、光、水資源優勢,以樂都工業區為集約化基地,加快建設太陽能產業、儲能電池產業和風能產業,構建低碳、智慧多元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加快推動綠色建築向高品質提升。不斷提升城鎮綠色建築占當年新建建築比例。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住房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水務局、市市直機關事務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八)聚焦治水提質工程,多元化構建親水空間
23. 加強生產、生活、生態用水供給保障
保障生產生活用水。推進縣級及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對飲用水源水庫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持續加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規範化整治,完成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與監測。實施海東市水源地保護工程、濕地公園和水利風景區項目。持續推進“引黃濟寧”骨幹工程、湟水北乾扶貧灌溉二期工程,最佳化城鎮生產生活用水條件,補充農業灌溉用水。到2025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和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到100%。保障生態用水。充分利用“引大濟湟”工程增加湟水河水量,調整引水水資源分配方案,確保湟水河生態、景觀功能,持續推進灌區節水改造工程,開展再生水回用灌溉城市綠地示範。
24. 加快補齊污水收集處理短板
結合社區管網改造,創建一批達標小區。完成湟水河流域的水磨營橋、老鴉峽口、民和橋、三其橋、高寨西灣村、灣子橋、沙塘川河、祁家川古城崖、土官口、瞿曇溝晁家10個斷面綜合治理和大通河流域加定鎮及景區污水處理站配套管網建設。提高園區準入條件,新建園區項目需同步開展產業規劃、空間規劃和環保規劃,取得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並達到污染物排放標準。推行園區污染集中治理,統一建設污水集中處置設施,實現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處理,並鼓勵園區自建中水、雨水回用系統。強化園區污染源監管,依託智慧環保系統建設,將園區排污口納入工業污染源監管和水環境監測系統中,實現對園區廢水排放的動態管理。增加樂都、民和等四個工業園廢水自動監測點位,實施“陽光排污口”。
25. 全面推進流域治理與管理體系
依託綠色海東333全域生態振興工程,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工程,以黃河谷地、湟水谷地、大通河流域三大重點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為重點,全面有序開展治水行動,堅持防洪排澇、水質改善、生態修復三位一體的治理方針,通過採取修復整治、河道清淤、截污管網建設、生態岸坡改造、沿岸濱水綠地打造等措施,努力建成山水田園新海東。海東市中心城區河流(包括湟水幹流和流經中心城區的支流)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洪水設防,山洪按30年一遇設防。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持續推進“引黃濟寧”骨幹工程、湟水北乾扶貧灌溉二期工程,實施民和縣積石峽水庫灌溉二期工程、海東市小型水庫工程建設項目、南門峽水庫—河湟新區配水廠—楊家水廠連通工程和在建水庫配套工程。加快幹流和支流沿岸1公里範圍內流域環境綜合整治,清除生活垃圾和工業垃圾堆放點,完善垃圾收集點、中轉站等環衛設施污水收集。在基本農田種植集中區域發展生態農業,推行科學耕種、節水灌溉,設定生態排水溝渠和植被緩衝帶,減少流失到河流的沉積物的量,減少河流面源污染。高質量推行河湖長制,對總口截流井、截流管進口開展電子化、信息化管理,實現防洪排澇和水質監管從應急管理到預警管理轉變。
26. 創新實施河流生態修復
打造具有野趣的自然生態岸線,通過實施清濁分流工程、雨洪分流工程、中水回用工程等,將適宜發展生態景觀的水庫打造為集生態補水功能為一體的水體景觀,構建生態、自然濱水地區景觀。繼續完善黃河幹流、湟水幹流、中小河流河道防洪措施,進一步加大農村河道和山洪溝的治理力度。建設跨濕地棧道系統及市民親水系統,設計建設符合本地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觀帶,樂都區規劃將慢行系統與文化產業走廊合併建設,沿綠帶建設步行和腳踏車系統,與城市慢行交通網路有機結合,美化亮化河道沿岸,並充分利用濕地景觀帶對城市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淨化處理,鞏固海東市在青海省“宜居之地,休閒之都”的城市定位。
牽頭單位: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林草局
責任單位:市住房建設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市城管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九)深化大氣污染治理,多舉措打造藍天海東
27. 綜合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
加強車輛使用環節管理,提升車用燃油品質,全面推廣使國VI汽油和新能源。啟動建設“公交都市”,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嚴控柴油車總量,實施柴油車增量調控政策,逐步淘汰老舊汽油車和柴油車,禁止輕型柴油車上牌,新增國VI柴油車全面加裝顆粒物捕集器。提升機動車尾氣檢測能力,加強遙感監測等高新技術手段的套用,在平安區、樂都區與工業園區等城市骨幹道路及機場高速、過境高速等戰略核心交通要道路口,逐步建立固定式機動車排氣遙感檢測點,建立機動車環保定期檢測機制。嚴格執行城區內東西向骨幹交通走廊貨車等限行措施,擴大限外區域,減少外埠大貨車過境穿行。
28. 全面深化揚塵污染控制
嚴格控制建築施工揚塵,全面推行“綠色施工”作業,建設揚塵源TSP線上監測和視頻監控平台,以平安區和樂都區集中施工工地為整治的重中之重,同時將城市更新片區和建設工業園區納入揚塵污染防治重點檢查對象,組織定期、不定期專項執法檢查。全面推進數位化工地建設,完善揚塵監管及“智慧環保”平台,嚴格開展揚塵排污稅徵收管理工作。在轄區內推廣建築工地自然降塵監測試點工作,嚴控道路揚塵污染,加強裸露地治理,推進裸土復綠工程。推廣道路機械化清掃清洗等低塵作業方式,提高城市道路保潔標準和機掃比例。
29. 加大工業污染源污染治理
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範主體責任,完善重點企業“一企一檔”工作。強化監管力度,加快推進重點企業重點污染源線上監控系統的安裝。嚴格環境執法,開展“拉網式”環保執法檢查,對轄區重點企業實施全過程監管,鞏固藍天保衛戰建設成果。全面淘汰污染工業鍋爐,推動清潔產業發展,逐步推廣集中供熱替代原有鍋爐,完成燃油鍋爐和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清潔能源替代。加強對重點污染工業企業的污染排放控制,保證污染源排放穩定達標。開展科技攻關,研發新型污染物防治技術路線,推進工業噴塗、包裝印刷等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30. 加強大氣區域聯防聯控
劃定實施聯防聯控的區域範圍,制定區域減排方案,建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保障機制,包括成立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調小組、健全區域聯合監管、完善區域環保投入機制、統一評估考核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等。加強與省“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預警監測體系的數據共享,重點加強同西寧市的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協調解決空氣顆粒物和生物質燃料燃燒等大氣污染物的區域擴散問題。將重污染天氣應急回響納入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以平安、樂都、民和為中心,逐步擴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範圍,逐步擴大公共物聯網的覆蓋領域,建設智慧環保智慧型化水平,以滿足大氣監測系統不斷嚴格的質量控制和管理要求。2022年,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2%以上;到2025年,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3.6%以上。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住房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創新固廢安全管理,多層次建設潔淨海東
31. 大力推進固體廢物分類減量
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原則,推進工業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置工程和“無廢”城市試點拓展建設工程,推進無廢海東建設。加強固體廢物轉運管理,實施固體廢物規範化貯存和轉運,防止二次污染,實現固體廢物“聯防聯控”。加快推進各類固體廢物循環利用,減輕固體廢物消納壓力。到2025年,實現固體廢物產生、收運、綜合利用、處置全過程監管覆蓋與風險控制管理,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100%。
32. 加強生活垃圾收集處理
加強生活垃圾處置和管理。紮實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建成一個以上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統籌安排建設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面對海東市垃圾填埋場設施不足的現狀,在擴建平安區、小峽、雀兒灘、高廟、引勝溝、雨潤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及在平西經濟區南北兩區域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基礎上,新建生活垃圾焚燒設施。以平西經濟區為中心分南北兩區域建立農村垃圾統一收集體系,每個城鄉建設一個可降解垃圾點。
33. 創新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
加強固體廢物重點行業整治提升,推進源頭減量管理。鼓勵企業開展工業固體廢物內部綜合利用處置,從源頭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2025年,形成完善的資源化利用體系,提升一般工業固廢、建築垃圾等大宗固體廢物資源化能力,加強焚燒飛灰、污泥、爐渣等低值廢物的綜合利用與協同處置。在壓縮工業產能前提下,發掘工業企業的城市環保服務功能,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資源利用園區實現固體廢物協同處置,處置率達到100%,實現工業綠色轉型,提升產城融合。
34. 強化危險廢物安全處置
開展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業整治提升行動,規範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行為,強化危險廢物綜合利用後的產品標準及監管制度建設。加強危險廢物跨市轉移審批、危險廢物轉移聯單、醫療廢物安全處置、危險貨物(危險廢物)電子運單、廢棄危險化學品收繳、危險廢物違法轉移情報等相關信息,定期通報危險廢物轉移種類、數量及流向。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共同預防及應對固體廢物跨界污染事件。完善環境風險資料庫及風險源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全過程監管,實現對危險廢物從產生到處置的全流程覆蓋。推進河湟新區、互助綠色產業園、樂都工業園、民和工業園有毒有害氣體預警體系和化學環境風險信息體系建設,開展涉危涉重企業風險分級管控、應急預案修編及備案、規範危險廢物處置項目環境準入。強化醫療垃圾管理能力,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及源頭管理,醫療垃圾統一收集,集中處置。到2025年處置能力提升到2.2萬噸,處置率100%,基本實現廢物不出市。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建設局、市城管局
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信息化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一)嚴管土壤與地下水,多方位建設安全海東
35. 構建土壤和地下水監測網路
深入開展重點行業企業潛在污染地塊排查及土壤環境質量調查,掌握轄區內“菜籃子”基地等農用地、飲用水源地特殊用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狀況。到2025年,統一規劃、整合最佳化土壤、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點位,開展居住區、學校、農用地、飲用水水源地和重點監控企業等周邊土壤常規監測,加快建設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網路。
36. 深入推進污染源頭防控
堅持“預防為主、源頭監控”防控策略,結合區域實際探索建立規範的污染場地綜合監管機制,形成污染場地多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實現污染場地風險事故零發生。到2025年,清理農用地、飲用水源地特殊用地土壤範圍內的違法養殖種植、違法搭建、地下作坊、暴露垃圾等問題。
37. 探索建立風險管控體系
嚴控污染場地的開發利用審批,開展污染場地再利用的環境風險評估,完善環境風險資料庫及風險源信息管理系統,著力提升湟水谷地特色農作物種植區和黃河谷地蔬菜種植區的土壤環境質量,加強未污染土壤環境保護,防控重點區域環境風險,完善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實施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工程。到2025年,建立新增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強制調查評估制度,構建土壤環境質量狀況、污染地塊修復與土地再開發利用協同一體的管理與政策體系。
38. 創新實施污染場地修復
加強重金屬污染治理,逐步建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體系,全面完成重金屬污染場地綠色治理與生態修復。完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與修復全過程監管制度,並由第三方對損害狀況、修復成效進行評估,依法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與修復責任方實施終身責任追究。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應急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二)智慧聯動,推進生態治理體系現代化
39. 強化監管,嚴格執行產業環保政策
進一步完善市級環境監測網路體系,加強與省級監測網路體系的數據共享,強化生態環境監測與預警體系。最佳化城市四級環境監管格線和工業園區三級環境監管格線,分級分區分類提升監管能力。對重點工業園區、礦區強化監督,做好不同污染源環境問題的實時監管。建立先進實用的環境應急平台體系,提升環境應急專業化、信息化水平。實施工業廢氣清潔排放治理專項行動,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常態化機制,加強監管標準化建設,制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督辦法,定期統一發布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評估報告,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加強突發環境事件全過程管理,嚴格源頭防控、深化過程監管、強化事後追責,守住環境風險底線。加強區域開發和項目建設的環境風險評價,對重污染項目嚴格把關,探索開展重點區域、流域環境風險評價,嚴控環境風險。強化企業環境風險物資的預警體系建設,建立突發環境事件網路監控平台。
40. 共享智慧型,加強區域協作聯動發展
實現智慧型資料庫互通共享,準確預警和及時回響各類環境突發事件,滿足環境管理的需求,構建海東市特色的“智慧環保”體系。持續推進建設涵蓋大氣、水、土壤、生態等要素的海東市環境質量監測網路建設,建立西寧—海東—蘭州區域聯合監控體系,為蘭西城市群戰略落實提供強有力的生態保障。
41. 智慧管理,保障林業資源提質增量
進一步完善森林資源監測管理平台,在大數據技術支撐下,建立GIS空間信息的森林資源動態管理機制,實現林業資源日常監管智慧型化、信息反饋實時化。建立林業病蟲害預警機制,實現風險防控精準化。開展“網際網路+災害應急管理”工作,高效應對森林火災險情。充分利用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感知化、物聯化、智慧型化的手段,逐漸形成林業立體感知、管理協同高效、生態價值凸顯、服務內外一體的林業發展新模式。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林草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三)最佳化生活空間布局,特色打造城市綜合體
42. 構建兩核兩帶、一區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
兩核:指樂都和平安組成的中心城區。推進樂都-平安一體化發展,實現在區域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市政管理、生態環境和創新機制等七個方面的一體化,促進兩區經濟社會同城化發展,兩區人民同城化生產生活。樂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成為全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全省職業和基礎教育基地、醫療健康養老基地、河湟文化旅遊展示基地,打造政治文化和商務中心、青藏高原高品質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居宜業首府城市;平安,強化交通樞紐和生產服務職能,打造“高原硒都·健康平安”品牌,突出以新興產業和現代物流業為主導的產業特色,將建設成為高原硒都、空港門戶、高原休閒康養基地、現代新型產業基地,打造古驛文化休閒和商貿中心。
兩帶:沿湟水生態城鎮發展帶。串聯樂都、平安、民和、互助、河湟新區等主要城市組團,統籌城鎮建設、產業分工和綜合交通線網布局,串起蘭西城市群主體區域。將互助建成高原旅遊休閒度假區、現代農業和綠色循環示範區、土族民俗文化傳承基地;將民和建成以現代商貿物流、生態觀光為主導的新興城市,推進川海一體發展,加快甘青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青海東大門,成為蘭西城市群青海前沿視窗。強化與西寧一體化交通聯繫,實現與西寧快速互聯互通。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議精神,堅持生態保護優先,以化隆、循化為端點,突出以水定城、文城融合,發展特色產業和特色旅遊業為主的中小城鎮。將化隆建成黃河上游旅遊明珠城市、南部濱河生態宜居新城;將循化建成黃河上游生態環境優美、民族特色濃郁的休閒度假旅遊名城。
一區:指河湟新區。圍繞打造新時代全省改革創新發展示範區這一目標,樹立百年思維,推動城市精明增長,著眼四季建設,彰顯河湟風貌,打造內涵品牌,努力把河湟新區打造成西寧海東一體化發展戰略平台和現代化建設新區典範,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融合旅遊度假、商貿會展、現代物流等產業功能,打造科創谷地、數字高地和物流陸港。
多點:圍繞特色產業、基礎設施、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全力推進高廟、瞿曇、壽樂、高店、三合、丹麻、加定、南門峽、官亭、馬營、古鄯、巴州、群科、巴燕、扎巴、牙什尕、查汗都斯、白莊、街子等19個特色小鎮建設,推動區域城鎮協同發展,打造城鄉統籌、山水相連、文脈相通、城鄉守望、協調發展的特色小鎮群落。
43. 打造沿湟城市景觀風貌
建設具有湟水特色的城鎮街道,對接河湟新區交通優勢,建成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海東門戶走廊。因地制宜打造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河谷帶狀濕地城市景觀風貌。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建設局
責任單位: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四)深化城市綠色建設,全面營造生態宜居環境
44. 高品質打造公園之城
加強城市及周邊的植物多樣性建設,注重對南北兩山生態綠地的規劃控制,強化湟水河和城區綠廊生態與景觀綜合治理,積極開展生態示範鄉鎮、生態示範村、綠色社區、綠色庭院等創建活動,形成立體化、複合型、網路式的區域綠色生態空間骨架。突出海東城市山水相依的自然風貌格局,並在城市綠地的建設中體現海東市多民族共同發展的地域文化特色。完善湟水河、大通河、黃河幹流流域的濱河防護林帶,保護河流沿線天然林和重點生態公益林,保護物種多樣性。鼓勵河道兩側綠地建設,加強流經城鎮和城市建設區域的河道兩側景觀設計。突出濱水城市特點,創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質。沿湟水河保留綠色自然生態特色,局部集中布局公共服務設施和休閒娛樂設施及景觀設施,作為城市的綠肺和最重要的景觀軸帶,促進濱水的宜居城市建設。
45. 全面推廣綠色建築
全市新建學校、醫院等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築、保障性住房、單體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的賓館、飯店等大型公共建築以及國家和省、市有其他規定的建築,全面按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切實提高綠色建築比重。
46. 深化宜居社區建設
新建和改造一批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統籌社區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家政、體育等生活服務設施建設,改進社會服務,打造便民消費圈。建設改造連鎖便利店、菜市場、早餐、康體健身、維修保養、再生資源回收、中介諮詢、家政保潔等商貿服務設施,為當地居民、商務人士、外來旅遊人員等提供滿足各自需求的便利服務。
47. 健全公共服務配套
加快推進城鎮學校旱廁改水廁,鼓勵在社區內設定類型多樣化的就業空間,為居民就近就業提供更多選擇。優先考慮老人和幼兒等弱勢群體對設施的需求。強化覆蓋全民的公共衛生服務,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疾病控制預防應急體系建設,建設市級傳染病醫院,縣醫院設傳染病專科病區,提升疫情預防控制能力。
牽頭單位:市林草局、市住房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致力構建美麗宜居鄉村
48.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突出鄉村生態宜居建設,以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水平。加強村莊公共衛生廁所建設,完善旅遊景區、幹道沿線公共衛生間配備,加快淘汰傳統戶廁,推進農民戶用衛生廁所建設改造,切實提高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49. 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規劃建設一批與周邊山水林田湖草景觀整體協調,彰顯地域特色的高原美麗鄉村。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發展有鄉村旅遊資源的村莊集鎮。努力建成一批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高原美麗鄉村。深入挖掘鄉村旅遊資源,統籌布局,積極建設融採摘觀光、文化體驗、生態休閒、餐飲娛樂等為一體的鄉村旅遊。
50. 提升鄉村基礎設施
以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為突破口,緊緊抓住農民民眾最關心的“水、電、路、氣”以及住房、產業設施等重點工程,兼顧農民生產生活和遊客休閒旅遊雙重需求,統籌規劃建設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最佳化鄉村服務功能,為推進農村經濟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51.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
促進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資源向農村傾斜,並從形式上的普惠提高至實質上的公平,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網際網路+社區”公共服務平台,引導居民服務網路向農村延伸,提高城鄉管理水平和為民服務質量,服務農村居民,建設城鄉一體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
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六)最佳化交通環境品質,推行綠色出行方式
52. 以新能源示範為抓手打造綠色出行生態圈
加大力度推廣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加大新能源汽車輔助設施的建設與投放,提高其服務範圍的覆蓋率,尤其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機場等重要交通節點處增設充電設施,加強充電、加氫、加氣等輔助設施建設。推進汽車綠色維修發展,建立在用汽車檢測和維護制度,強化汽車尾氣排放治理。著重在城市重點區域、公共運輸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並適時在出租汽車、城市配送、郵政快遞等領域進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到規劃期末,實現清潔能源公車、計程車100%全覆蓋。
53. 以城區綠道為載體打造慢行交通網路
啟動城市綠道計畫,推進城市交通慢行系統建設,建設慢行城市。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機動車交通系統,提升市民步行、腳踏車等出行品質。構建具有河湟古韻,與沿湟景觀帶有機結合、相互呼應的低碳高效的城市慢行道。以樂都、平安、河湟新區和特色小鎮為先,後逐漸覆蓋互助、民和、循化、化隆和其他鎮村。相關城市道路在步行和腳踏車通道寬度、斷面設計上應保證連續、安全、舒適。配套建設完善、便捷、安全和換乘方便的腳踏車及人行道系統,宣傳鼓勵市民多使用腳踏車,多步行;在客流集中地區增設腳踏車停車場,在公交樞紐,設定公共腳踏車租賃點;在重點商業街區和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建設一批步行、腳踏車交通示範街區,在景區設定腳踏車租賃,鼓勵生態旅遊。
54. 以道路改造為抓手打造品質交通環境
全面推進交通路網綠廊建設,提升道路環境品質。堅持規劃設計高標準、工程建設高質量、林木管理高水平,全面提升綠色通道建設水平。以喬灌花草配置合理、林相整齊美觀為要求,以改建道路為契機,加強城市綠色通道的建設與養護,構建綠色、暢通、高效、並具有海東特色的城市道路體系。啟動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提升行進盲道面積。在平安、樂都、互助、民和的人口聚集區域增加盲文路牌。
55. 以網際網路+為驅動打造智慧交通體系
以國家智慧型交通系統體系框架為指導,建成“高效、安全、環保、舒適、文明”的智慧交通與運輸體系。圍繞第五代移動通信和數位電視等未來網路建設重點,持續完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地面數位電視”項目落地,夯實“智慧城市”建設基礎。大幅度提高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的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升級現有公車GPS調度管理系統,推進主幹道周邊智慧型化公交站台和智慧型化報站系統建設,逐步提升公交行業信息化建設水平,為出行者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務和便利、高效、快捷、經濟、安全、人性、智慧型的交通運輸服務。為交通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提供及時、準確、全面和充分的信息支持和信息化決策支持。
牽頭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信息化局、市住房建設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林草局、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七)啟動全民低碳行動,攜手共建生態美好家園
56. 全面構建綠色消費網路
加強綠色消費理念的灌輸以及對綠色消費知識的普及,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媒介的宣傳方式,充分運用新興的傳播媒介來進行綠色消費理念的宣傳。加強政策立法工作,建立激勵、約束機制。通過政策立法工作,建立社會綠色消費的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並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倡導科學引領發展,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加大科學技術在綠色消費中的套用,促進綠色消費市場體系的構建。從消費內容上,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從消費行為上,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物聯網、雲平台等高新技術助力消費行為綠色化,減少對一次性產品的使用,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從消費觀念上,創新消費理念,培養消費者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制定綠色補貼政策,推廣綠色產品。對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環境標誌產品等綠色標識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全過程採取稅收優惠或財政補貼,引導公眾選擇新能源、節能產品。
57. 深入實施政府綠色採購
推行綠色採購制度,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採購時優先採購再生材料生產的產品、通過環境標誌認證的產品、通過清潔生產審核或ISO14000認證的企業產品,禁止採購能源效率低的產品和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和設備,爭取全面實現採購的綠色化。進一步引導企業生產環保達標的產品,使企業了解通過改善生產技術等方式生產的具有環保標誌產品的優越性,並爭取也能夠列入到政府採購清單當中,從而既促進企業產品的銷量,同時又有利於政府進行比價和選擇。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八)定義海東特色生態文化,構築生態文化體系
58. 依託河湟文化發展契機,發揚河湟文化
傳承保護河湟生態文化,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健全保護機制,加強文化遺產安全工作,注重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做好文化遺產研究和科學利用文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文明建設,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和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結合海東市特色,制定相關保護制度,建立市級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和體系。結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落實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遵循“一帶、兩區、三廊、多點”格局,以國家新石器末期馬家窯文明科研保護與發展利用的範式、線性文化遺產架構下的多元民族文化共融示範區、西部高原河谷地區文化保護與生態涵養共生髮展為代表,適度開發生態旅遊資源,有機耦合歷史文化特色,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生態空間。培育海東特色生態文化。豐富生態文化內涵,創新生態文化傳播形式。依託青海高原冷涼氣候特色,拓展特色生態文化名片,打造獨具特色的生態康養和度假文化;整合海東市當地歷史、民族文化資源,結合海東市獨特的生態自然條件,為文化發展尋找生態支撐、自然根源。對基於生態特色衍生的農牧文化、河湟文化等原生生態文化進行開發和包裝推廣。弘揚傳承河湟文化傳統,著重發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體活動,挖掘諸如花兒、射箭賽馬等民間文體優秀傳統,積極舉辦相關旅遊節或賽事,擴大影響力。搭建海東生態科研平台。以河湟谷地生態保護科研為平台,深化青海東部黃河谷地生態修複課題研究,以科研項目帶動河湟生態資源保護的利用價值研究,形成全面的河湟谷地保護髮展研究體系。完善生態文化建設平台體系與功能,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推廣河湟谷地生態文化品牌。
59. 構建生態文化發展平台
提升海東市旅遊文化的美譽度,進一步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拿得出,叫得響”的對外文化交流工程。結合東西部對口協作,宣傳“彩陶故里、青繡之源、拉麵之鄉、醉美海東”的海東形象。引進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做好文教旅醫體複合資源的融合,打造多層次、立體式的河湟文化展示和推介平台。積極發展國際宣傳路線,走出去宣傳河湟特色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管理企業,加大此類企業政府扶持力度,為文化交流提供中介服務。做好現有旅遊景點、景區的開發與維護,規劃籌建歷史文化名鎮(村、社區),打造具有省內影響力的文化旅遊新區;搶抓國家深入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蘭西城市群建設的機遇,立足打基礎、利長遠、增後勁,充分利用海東“新門戶、大樞紐”的建設機遇,完善與健全文化旅遊基礎設施,提高域內生態文化旅遊的整體品質,進一步拓展生態文化旅遊知名度。配合四大黃河流域文明品牌建設,推進沿黃旅遊公路建設,打造沿公路的特色小鎮、休閒鄉村和精品景區,形成黃河流域生態文明體驗帶。策劃推出若干條具有海東特色的旅遊精品線路。最佳化提升海東市智慧文旅大數據平台,進一步整合一部手機游海東的機制。積極探索鄉村生態旅遊發展新模式,提升鄉村旅遊景點景區功能提升。
牽頭單位: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十九)打造特色生態文化載體,夯實生態文明基石
60. 提升現有生態文化載體
結合全域發展理念,針對青海省內及蘭西城市群周邊市場,積極打造鄉村休閒農業觀光游,挖掘特色農耕、生態種植文化,融合採摘、體驗、景觀、餐飲、節慶等旅遊元素,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
61. 擦亮生態文化旅遊名片
擦亮海東“彩陶故里、青繡之源、拉麵之鄉、醉美海東”的城市名片,著力打造“人文樂都、古驛平安、魅力民和、七彩互助、山水化隆、多彩循化”的靚麗地域名片。開發利用民間非遺傳承,打造非遺產品品牌,拓展生態文化市場;與東部沿海地區、大型旅遊網站、旅遊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多管齊下對海東生態文化旅遊品牌與項目進行宣傳與推廣。做大做強四大品牌產業,打造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推動青稞酒產業振興發展,推動拉麵產業提質發展,推動青繡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富硒產業健康發展。
62. 打造海東特色生態文化產品與品牌
立足河湟地域特色,重點打造河湟文化特色品牌,謀劃建設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館、河湟大劇院、青繡產業園、國際會展中心、百里河湟文化旅遊體驗區,非遺體驗中心以及重點文化旅遊區的全局性重大項目,依託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契機,挖掘海東市當地豐富物產及富硒農產品特色,大力發展健康養生旅遊。規劃生態文化主題旅遊線路或旅遊區,建設生態旅遊綠道系統。整合現有散落在域內各處的旅遊資源,著力打造民俗文化游、山水休閒遊、生態探秘游、宗教歷史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特色鮮明、豐富完整的旅遊產品體系。著重包裝青稞酒、土豆、油菜花等具有國家原產地保護標識的名優產品,發揮產地優勢,打造生態旅遊產品特色品牌,與無錫等地進行聯動,將特色生態產品打造成為特色旅遊名牌。打造以“互助青稞酒”“土族盤繡”“青海拉麵”“撒拉人家”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外貿品牌,支持企業開展商標和專利的國外註冊保護,培育形成一批重點行業專業性境外品牌。出台《青繡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制定行業質量標準,加強品牌塑造和龍頭企業培育,提升產品質量與檔次。
63. 打造特色生態文化活動
結合海東市地域特色與傳統文化,發展具有生命力的特色生態文化活動。打造河湟文化藝術節、青海絲綢之路花兒藝術節等節慶品牌,將傳統的花兒做大做強;結合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大力發展人文特色旅遊節;以域內豐富的自然山川資源,積極打造徒步或腳踏車賽事;挖掘海東當地射箭、賽馬等體育競技傳統,發展成為具有影響力的民間賽事和旅遊活動;利用海東市當地具有特色的生態環境和自然物產,打造自然採摘與科普游活動;發揚海東市當地獨有的飲食文化,打造海東高原美食節。通過打造“青海年·醉海東”、河湟花兒藝術節、高原特色農產品展交會、 沿黃河馬拉松、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青海絲路花兒藝術節、河湟國際射箭民間精英賽、河湟勇士國際拳王爭霸賽、萬人同唱一首歌等活動深度打造魅力海東,讓河湟文化熱起來,走出去。
64. 強化特色生態文化項目
以海東市豐富的生態文化資源為基礎,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元素,對海東市現有的景點進行串聯、強化,提升海東市整體的生態旅遊形象,提高海東市整體的景點及生態文化項目的服務水平。重點打造特色鮮明、規模突出的生態文化項目,將平安驛、喇家遺址公園、土族故土園、瞿曇寺、柳灣彩陶公園等重點項目提升打造成為具有地區影響力、全國知名的文化項目;同時結合特色旅遊線路的開發,串聯起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節點,將海東市的生態文化項目規模做大做強。
牽頭單位: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構建五位一體宣教體系,營造全民參與氛圍
65. 強化黨政機關生態文明宣傳工作
定期開展生態文明學習教育,提高各級領導的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知識。進一步強化政府在加強生態文明產業發展作用,充分運用法律、經濟、行政、財政等手段,建立有利於生態文化發展的政策及宣傳體系,多渠道、多手段發揮政府的宣傳作用。創建海東市生態文明建設網路平台,加強與省、市民間環保組織開展與宣傳環保公益活動。
66. 加強企業內部生態文明文化建設
利用經濟、法律、稅收、行政等手段,結合政府宣傳與倡導,鼓勵企業重視生態文明文化建設,推廣建立企業內部的生態文明宣傳與監督體系,定期組織企業參與到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宣傳活動中,發揮企業對員工的引導作用,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廣到企業基層內部。
67. 打造社區生態文明文化宣傳體系
加強生態文明文化進社區活動的創建,以社區生態文明文化知識競賽、社區宣傳板報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從小事做起,珍愛環境注意森林及水源安全”等一系列環保知識。
68. 構建學校生態文明文化教育體系
教育系統內部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教育納入考評機制,教師團隊建立明確的生態文明建設認知;在校內設立專門的生態文明文化建設與宣傳小組,由校領導掛帥,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定期開展宣傳周、生態文明知識競賽、板報評比、主題徵文、繪畫及手工作品徵集等活動;開設生態文明文化拓展課程,並融入綜合素質考評系統;定期組織學生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接受體驗教育。
69. 推行綠色低碳生態文明生活方式
與環保組織建立廣泛深入合作,鼓勵已有非政府環保組織在海東市成立和發展分支機構,發揮民間環保組織的帶頭作用。將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決策法律化、程式化,組織成立新的民眾環保組織,有效組織公眾在生態建設中發揮作用。利用廣泛的宣傳渠道向居民宣揚綠色低碳的生態文明生活方式,政府機關切實起到帶頭、督導作用;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減少垃圾及廢氣排放;完善公共運輸系統,倡導綠色出行;倡導使用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污染。
牽頭單位:市委宣傳部、市生態環境局、市生態辦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委和人民政府
(二十一)融入戰略發展方向,建立科學生態文明決策機制
70. 打造服務型法治政府
推進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增強執行力,以建設“服務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為目標,強化領導幹部法治意識,落實依法行政責任制,不斷推進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提高行政效能。
71. 增強部門間交流協作
加強政企間的跨部門協作、跨行業合作,探索生態文明建設聯合協作新機制、城市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調控和集約發展與科技支撐機制、生態文明建設的差異化與多維化考核評估機制、教育引導和多元參與的社會調控機制。
72. 促進多層次決策參與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企業和社會多層次參與機制。政府領導、企業落實、公眾參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政府決策與眾智、民意的融合,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三位一體”的把關機制。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拓展公眾參與渠道,明確公眾參與環保的權利和義務,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牽頭單位: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各部門,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二)保護自然資源資產,健全立體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73. 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細則
落實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責任清單,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統一行使監管城鄉各類污染排放和行政執法職責。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系統,實行權力清單管理,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積極推進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標準化、體系化、制度化,作為衡量黨政領導幹部“可視化”生態績效的重要指標。
74. 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發展
研究制定生態控制線內的地方生態補償的法規或管理辦法,推進對國家森林公園等基本生態控制線範圍進行區域生態補償,尤其是主要水源保護地的流域補償。探索建立生態文明建設新型投融資體制,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綠色產業,同時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資。
75. 改革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地方性改革,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和違法排污黑名單制度。探索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鑑定評估機制。以基本生態控制線、水源保護區及生態功能重點保護區域為重點對象,制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辦法,明確規範細則,同時設立生態補償專項資金,施行特色突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範、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76. 完善生態環境綜合監測預警
完善轄區資料庫和技術平台,開展不同生態功能區人類干擾、生態破壞等活動進行監測、評估與預警,貫徹落實國家《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進一步完善市級環境監測網路體系,加強與省級監測網路體系的數據共享,實施“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拓展建設工程、生態環保領域大數據支撐平台與套用系統建設工程、基於5G通信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站點聯網工程等一系列工程。深入環保大數據分析研究,提升生態環境信息化治理水平。
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責任單位:市工業信息化局、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市生態辦,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十三)深化管理機制改革,構建完善的生態文明管理體系
77. 加強建設“多規合一”管理體制
進一步開展專項規劃編制、工程建設,建章立制、科學布局和統籌管理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三區,構建自然資源生態安全格局。
78. 建立生態功能區產業管理制度
配套制定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和引導制度,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引導產業綠色發展。推行產業資源要素差別化政策,強化以生態環保為約束性指標的生態考核評價機制和績效考核辦法。
79. 完善生態環境精細化管控
最佳化城市四級環境監管格線和工業園區三級環境監管格線,對重點工業園區、礦區強化監督,做好不同污染源環境問題的實時監管,提高執法力度,加快執法速度。建立先進實用的環境應急平台體系,提升環境應急專業化、信息化水平。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常態化機制,加強農牧區環境監管能力標準化建設,強化生態環境監測運行經費保障。制定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督辦法,定期統一發布生態環境狀況監測評估報告,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80. 建立完善的環境風險應急機制
建設一套包含應急指揮設備、通訊平台、監測儀器的環境應急信息系統,推進智慧城市數據中心建設,推廣智慧平台套用領域。構建海東市突發環境風險管理應急體系,強化突發環境風險應急能力信息化建設,提高環境應急監測能力。
81. 嚴格執行生態文明考核問責制度
實施差異化政府目標考核,依據《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制定《海東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考核責任實施細則》及《海東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實施辦法》,明確具體執行程式和細則,做到顯性責任即時懲戒,隱性責任終身追究。
82.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
構建領導幹部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確定審計內容和審計重點。對被審計領導幹部任職期間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情況進行審計,界定領導幹部應承擔的責任。落實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
83. 建全環境保護第三方管理制度
完善第三方生態環境評估制度,推進第三方環境污染治理規範化管理。探索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第三方統計、環境保護第三方巡查、政績考核第三方評定製度。
牽頭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審計局、市應急局、市生態辦、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具體指標分工(共27項)
海東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標
領域
任務
序號
指標名稱
單位
現狀值
近期
目標值
遠期
目標值
牽頭單位
2019年
2022年
2025年
生態制度
(一)
目標責任體系與制度建設
1
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
啟動
編制
制定
實施
制定
實施
市生態辦
2
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占黨政實績考核的比例
%
8
≥20
≥20
市生態環境局
3
河長制
-
已實施
已實施
已實施
市水務局
4
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
100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安全
(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5
環境空氣品質
優良天數比例
%
80.1
≥82
≥83.6
市生態環境局
6
地表水環境質量
黃河出省斷面水質
湟水河出省斷面水質
大通河出水斷面水質
-
Ⅱ類
Ⅳ類
Ⅲ類
Ⅱ類
Ⅳ類
Ⅲ類
Ⅱ類
Ⅳ類
Ⅲ類
市生態環境局
(三)生態系統保護
7
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動態指標)
-
60.49
不降低
不降低
市生態環境局
8
森林覆蓋率
%
36
≥36.2
≥36.5
市林草局
9
生物多樣性保護
重點保護物種受到嚴格保護,防止外來物種入侵
-
執行
不明顯
執行
不明顯
執行
不明顯
市林草局
(四)生態環境風險防範
10
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
%
100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
市衛生健康委
11
污染場地環境監管體系
-
未建立
建立
建立
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空間
(五)空間格局最佳化
12
自然生態空間
生態保護紅線
-
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降低
劃定並遵守
遵守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市生態環境局
13
空間規劃
啟動階段
編制
編制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生態經濟
(六)資源節約與利用
14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
-
達到市考核要求
達到市考核要求
達到市考核要求
市發展改革委
15
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
-
達到市考核要求
達到市考核要求
達到市考核要求
市水務局
生態生活
(七)人居環境改善
16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
%
100
100
100
市生態環境局
17
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
%
100
100
100
市衛生健康委
18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
%
90.34
達到市考核要求
達到市考核要求
市生態環境局
市住房建設局
19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
92
≥94
≥95
市城管局
市住房建設局
20
城鎮人均綠地面積
平方米/人
9.42
≥11
≥11
市林草局
市住房建設局
21
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
完成省級目標任務
完成省級目標任務
完成省級目標任務
市農業農村局
(八)生活方式綠色化
22
城鎮新建綠色建築比例
%
——
完成省級目標任務
完成省級目標任務
市住房建設局
23
公眾綠色出行分擔率
%
——
≥50
≥50
市交通運輸局
24
政府綠色採購比例
%
——
≥20
≥35
市發展改革委
市財政局
生態文化
(十)觀念意識普及
25
黨政領導幹部參加生態文明培訓的人數比例
%
30
100
100
市委宣傳部
市生態環境局
26
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
%
——
≥85
≥90
市生態環境局
27
公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度
%
——
≥70
≥80
市生態環境局
三、重點項目分工(共33項)  
序號
項目名稱
建設內容
牽頭單位
生態空間體系
1
制定生態網路規劃
依託現有山水脈絡,制定海東市城鄉生態網路規劃,包括耕地、水域、林地、綠地、濕地、山體等生態空間。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2
劃定生態紅線
結合自然保護地劃定成果,科學劃定海東市生態保護紅線,推進勘界定標工作,嚴格用途管制。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3
青海省湟水河流域規模化林場建設
按照青海省湟水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規劃,海東市平安區、互助土族自治縣、樂都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4個縣區的湟水河及其支流兩岸山體,人工造林179.97萬畝,推進青沙山、達坂山、積石山營造林綠化,湟水谷地與南北兩山間生態景觀屏障把湟水流域規模化林場建成西北乾旱地區先進造林技術套用和現代林業經營管理模式的示範區。
市林草局
4
重大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
開展濕地及河道生態整治、低流域生態保護修復、高流域生態保護恢復等工作,努力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構建青藏門戶生態屏障,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
重點開展天然林、山地草地資源保護,恢復生物多樣性與水土流失,重點區域為祁連山森林連綿帶和沿黃生態帶。
市林草局
5
“綠河谷”生態廊道建設
以黃河、湟水河兩岸及大通河川水地頻寬度3公里範圍為基礎,修復自然水系風貌,建設濕地景觀節點,打造流域濕地生態廊道。以湟水河景觀帶為城市景觀框架的空間中脊,重點打造具有河湟文化特色的高原河谷帶狀濕地城市景觀風貌。
市林草局
市水務局
6
“綠城區”城市綠地規劃建設
對城市綠地進行提檔升級,最佳化城市公園體系,重點建設城市主幹道、園林景觀大道、城市主要出入口的環境綠化;建設和完善公園綠地和市民廣場。加強老城區和城市道路綠化建設力度,對現有防護綠地進行養護,加強對城市周邊山體的生態修復,逐步形成沿中心城區外圍的生態保護圈。
市林草局
市住房建設局
市城管局
生態經濟體系
7
河湟文化特色旅遊
規劃建設文化名市、旅遊大市,制定出台《河湟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專項規劃》,圍繞河湟文化的傳承保護弘揚,打造河湟文化特色旅遊品牌。創建國家級河湟文化生態保護示範區、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8
特色小鎮旅遊項目
挖掘特色小鎮,將農耕、生態種植文化,融合採摘、體驗、景觀、餐飲、節慶等旅遊元素,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
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市發展改革委
市農業農村局
9
全市旅遊重點工程
做好現有旅遊景點、景區的維護與開發,大力開展卓有成效的宣傳活動;規劃生態文化主題旅遊線路或旅遊區,建設生態旅遊綠道系統。
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10
城鎮區域公園綠地建設工程
對海東市重要的城鎮公園綠地以及重要河流交通線的沿邊綠帶建設。
市林草局
市交通運輸局
11
污水廠建設工程
在轄區內完善“用戶—支管—乾管—污水處理廠”路徑完整、接駁順暢、運轉高效的污水收集系統。
市住房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
12
污水管網完善工程
完成湟水河流域的10個斷面綜合治理和大通河流域加定鎮及景區污水處理站配套管網建設。
市住房建設局
市生態環境局
13
建立1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
依託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系統,建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提升城鎮生活垃圾處置能力,逐步實現城鎮原生垃圾近零填埋。
市發改委
市住房建設局
市城管局
市生態環境局
14
建立1個危險廢物集約化資源利用示範基地
圍繞水泥窯共處置集約化基地建設,提升一般工業固廢、危險廢物資源化與協同處置能力,到2025年基本實現危廢不出市,實現危險廢物管理水平與處置能力。
市生態環境局
市發改委
生態環境體系
15
善水工程
高質量落實河(湖)長制,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環境保護和水生態修復。
市水務局
16
治水工程
推進縣級及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與規範化整治,對飲用水源水庫嚴格實行封閉式管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
實施湟水規模化林場國家試點水利配套工程、黃河流域南北山生態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生態治理項目。
持續推進“引黃濟寧”水利重點工程、湟水北乾扶貧灌溉二期工程,最佳化城鎮生產生活用水條件,補充農業灌溉用水。
市水務局
市農業農村局
17
治氣工程
推進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公交都市”。
嚴格控制建築施工揚塵,全面推行“綠色施工”作業。對重點地區進行實時智慧型監控,接入城市管理“智慧平台”。
加強與省“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預警監測體系的數據共享,推進聯防聯控。
市生態環境局
市住房建設局
市交通運輸局
18
治土工程
基本摸清轄區內土壤和地下水環境質量家底,構建土壤環境基礎資料庫,創設土壤污染檔案,建立優先區域保護名錄,實行分類、差異化管理。
探索建立規範的污染場地綜合監管機制,形成污染場地多部門聯合監管工作機制。
市生態環境局
19
建立1個河道景觀提升示範點
以城鎮河道修復為依託,提升生態景觀,建立城鎮功能布局與景觀塑造、文化挖掘相結合的,體現城市風貌特色的示範點。
市水務局
市林草局
生態生活體系
20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項目
完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工作(分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建設垃圾收集點。
市城管局
21
綠色建築工程
全市新建大型公共建築以及國家和省、市有其他規定的建築,全面按照綠色建築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切實提高綠色建築比重。
市住房建設局
22
學校環境教育工程
教育系統內部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教育納入考評機制,教師團隊建立明確的生態文明建設認知;在校內設立專門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宣傳小組,由校領導掛帥,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定期開展宣傳周、生態文明知識競賽、板報評比、主題徵文、繪畫及手工作品徵集等活動;設立生態文明文化拓展課程,並融入綜合素質考評系統;定期組織學生到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接受體驗教育。
市教育局
生態文化體系
23
制定5項生態文明宣傳項目
政府相關網站設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專欄,安排專人負責更新管理;政府組織開通新興媒介宣傳渠道、搭建綜合性公眾參與與互動式主題宣傳網路平台,創建海東市生態文明網路平台,加強與省、市民間環保組織開展與宣傳環保公益活動。
以社區生態文明文化知識競賽、社區宣傳板報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宣傳。
市政府辦
市委宣傳部
市生態環境局
24
建設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完善現有景區、度假區內生態教育設施建設,增設標識牌、科普長廊等,介紹本地特色動植物資源以及其生態價值。
市文體旅遊廣電局
市林草局
25
設定生態文明培訓工程
對全市公眾、學生、黨政幹部開展生態文明知識測評、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調查,每年至少一次,將統計結果納入地方統計範圍。按照《全國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工作績效評估辦法和標準(試行)》,對各縣區政府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成果進行評估,全面考核生態文明教育的成效。
按照《全國環保系統環境宣傳教育機構規範化建設標準》,在海東市生態環境局設定2名以上專兼職人員,配備必要的辦公、教育、采編、資料及音響設備。
市生態環境局
生態制度體系
26
制定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
制定《海東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考核責任實施細則》、《海東市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生態保護地流域補償制度等,深入推行任期自然資源審計制度。
市生態環境局
市審計局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27
制定企業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體系
建立基於企業的生態文明考核指標體系和責任報告制度。
市工業信息化局
市生態環境局
28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建立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財政、金融、價格等保障體系,加大對生態補償的財政投入力度,建立有利於保護和發展公平的生態補償機制。
市生態環境局
29
完善智慧城市管理體系
推進智慧水務、智慧環保、智慧林業、城市管理體系等智慧套用建設,構建以環境要素資源調查為數據支撐、以地理信息為空間表達的可視化數據平台,構建海東市特色的智慧城市決策體系。
市政府各部門
30
建立風險管控體系
制定土壤、地下水等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構建土壤環境質量評估、污染地塊修復與土地再開發利用協統一體的管控體系。
市生態環境局
市應急局
31
生態空間分級管控
根據城鎮功能區劃,結合“四區”特點,出台生態空間分級管控辦法、實施細則與考核機制。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市生態環境局
32
完善多層次決策參與機制
政府領導,企業落實,公眾參與,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拓展公眾參與渠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政府決策與眾智、民意的融合,形成政府、企業和公眾“三位一體”的把關機制。
市政府各部門
33
生物多樣性保護
完善野生動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評估和預警體系;制定野生動植物長效保護機制;構建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網路。
市林草局
四、工作要求
各縣區、各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形成上下聯動、嚴格協同、全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開展環境聯合執法檢查及各類專項行動,合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要綜合運用報刊、電視、網路和新興自媒體等多種媒體,持續深入開展宣傳教育進機關、進社區、進格線、進企業、進校園、進醫院、進施工現場,大力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大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引導人們主動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生態文明建設活動中來,調動廣大民眾的積極性,自覺動手改善生活環境,發揮民眾主體作用,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個個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氛圍。要加強動態管理和分類指導,對生態規劃建設任務開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和通報,督促紮實推進,確保生態建設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