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道中二首

海州道中一般指本詞條

《海州道中二首》是宋代文學家張耒組詩作品。這兩首詩勾勒了北宋後期江蘇北部近海地區農村的畫面。第一首寫廣闊的河水載著一葉孤舟,秋風滿帆,詩人於夜航中諦聽環視,欣賞著一路風光。第二首,續寫第二天白晝所見,景物與夜間的靜謐優美有所不同,顯得比較蕭疏。全詩語言樸實,詩風平和清淡,如同濃淡有致的水墨畫,反映了詩人追求樸實自然的情趣,然所寫環境偏於靜寂,色彩偏於幽冷,給人蕭條荒涼的感受。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字詞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海州道中二首
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廣,秋風滿帆不搖漿。
荒田寂寂無人聲,水邊跳魚翻水響。
河邊守罾茅作屋,罾頭月明人夜宿。
船中客覺天未明,誰家鞭牛登隴聲。
其二
秋野蒼蒼秋日黃,黃蒿滿田蒼耳長。
草蟲咿咿鳴復咽,一秋雨多水滿轍。
渡頭鳴舂村徑斜,悠悠小蝶飛豆花。
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蔓懸寒瓜。

注釋譯文

字詞注釋

⑴海州:在今江蘇北部近海一帶。
⑵罾(zēng):古代一種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
⑶逃屋:指逃亡者原來住的房屋。語本唐聶夷中詠田家》:“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白話譯文

孤舟夜航,月色如銀瀉地。這兒秋水寬廣,人煙稀疏。船不必搖槳,秋風已經鼓滿船帆。有人在河邊茅屋下守著魚網,不時從水邊發出魚跳的響聲打破夜的寂靜。天色未明,已聽到從隴上傳來的鞭牛聲。
秋日高照,野草蒼蒼,滿田長著黃蒿蒼耳。草蟲咿咿鳴叫,時低時高。秋天雨水滿田,田裡荒草滋生。渡頭鳴舂,小徑幽斜,小蝴蝶在豆花上悠悠飛舞。逃亡者的屋裡長滿了野草,屋外結著累累的西瓜。

作品鑑賞

這兩首詩,形式似律詩而實為古體,勾勒了北宋後期江蘇北部近海地區農村的畫面。這兒沒有西部邊陲奇山峻岭的雄偉、蒼涼,也沒有江南蘇杭鶯歌燕舞的明媚春光。詩只是隨筆寫舟行所見,表面上未曾在文字上經意著力,但意境卻很逼真。那靜靜的蘇北農村的夜晚,魚翻水響,水中月明,以及白天寒蟲咿呀、小蝶飛於豆花間的秋野景象,都鮮明地出現在詩人筆下。詩人採用了以聲音反襯寂靜的手法,讓讀者感到古代淮海地區的冷落的清苦。
張耒在詩文創作方面崇尚自然而無意求工。但從總體來看,像這樣如同未經錘鍊卻能清晰地再現一片天地的作品也不是容易寫出的。兩首詩開頭四字“孤舟夜行”和“秋野蒼蒼”,都能用極簡煉的文字領起全篇。寫夜行,詩人比較注意表現聽覺方面的感受,船不搖槳,周圍靜寂,才有魚跳,也才能聽得水響。由魚跳連帶寫到捕魚人的茅屋和明月,但結尾天未明而聽到鞭牛聲,仍歸於聽覺。下一首寫秋野則著重表現視覺感受,由於田荒,遂多草蟲鳴叫,而秋雨多,水滿田地,則又助長了荒草的滋生,故有種種荒涼景象。兩詩開頭便能見出分工和側重,並且緊緊圍繞中心線索展開,能夠在意境上給人留下鮮明完整的印象。兩詩的結尾:“船中客覺天未明,誰家鞭牛登隴聲。”“逃屋無人草滿家,累累秋蔓懸寒瓜。”又能與開頭相關聯,並帶有較深的含意。使人感到作者對一路景色和人民生活非常注意觀察,感受深切,並非泛泛之辭。
兩詩一寫農家的辛勞,一寫田地荒蕪和農戶的逃亡。辛勤之極而仍要逃亡,上下章聯繫起來更表現出當時農村經濟的衰敗。不過詩雖有這樣的意思,卻又不同於白居易新樂府那種“一吟悲一事”,把筆墨集中在一點上。這兩首詩是舟行紀實之作,圍繞舟行多方面地再現道中所見情景,並不是處心要將“生民病”集中放大,單純突出這一方面。張耒是要把對農村的詩意的美的感受和它的蕭條荒廢一同寫出。而由於詩所寫的環境偏於靜寂,色彩偏於幽冷,詩的語言又很樸實,給人更多的是蕭條荒涼的感受。

作者簡介

張耒(1054—1114),字文潛,號柯山,楚州淮陰(今屬江蘇)人。熙寧進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職。早年以文章受知於蘇軾兄弟。與黃庭堅秦觀晁補之並稱“蘇門四學士”。亦能詞。有《張右史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