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社區矯正制度建設研究》是2016年8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峽兩岸社區矯正制度建設研究
- 作者:張荊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頁數:338 頁
- 定價:5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89682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從社區矯正的歷史、基本理念、立法、矯正對象範圍、審前調查、心理測量與對象分類、矯正工作流程、績效評估、特殊人群的社區矯正方法等展示海峽兩岸社區矯正理論與實務研究的zui新成果。
海峽兩岸一衣帶水,同根同源,清末沈家本先生主導的司法改革,在假釋制度、刑罰體系等對海峽兩岸的刑罰制度建設都產生著影響。從國際刑罰制度變化趨勢上看,從以身體刑為主體的刑罰制度過渡到以監禁刑為主體、再過渡到以社區矯正為主體的刑罰制度,是人類行刑文明進步的表現,是刑罰人道主義的必然。在這種世界刑罰制度的改革趨勢中,我國台灣地區形成較完備的社區矯正制度始於20世紀中葉的“司法保護會”的建立,大陸則始於2003年zui高人民法院、zui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法務部下發的《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從六省市試點到各省市推廣。台灣地區社區矯正制度的歷史較長,沉澱了相對豐富的理論與實踐。大陸的社區矯正發展歷史雖短,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展迅速,在理論研究、組織構架、機構協調、規範流程、司法及警民管理與參與等方面逐漸形成特色。
我們相信海峽兩岸的學術互動會推動海峽兩岸的社區矯正制度的發展與完善,期待這本書的出版能給海峽兩岸社區矯正的理論工作者和實務工作者以更多的啟示和借鑑。
作者簡介
張荊
法學博士,北京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法律系教授、主任,首都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協同創新中心首席專家。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亞洲犯罪學會常委、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團中央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
曾任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秘書長、《青年研究》副主編。1992年作為訪問研究員赴日本交流,後考入日本著名的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2002年獲法學博士。2003年回國執教。
主要代表著作有《現代社會的文化衝突與犯罪》、《在日外國人犯罪》(日文版)、《國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合著)、《海外社會治安管理機制研究》(合著)、《高校教師收入分配與激勵機制改革研究》(合著)等;學界較有影響的論文有“急劇的社會變遷·社會整合與犯罪”、“影響中國犯罪率攀升的六大關係研究”等。著作《在日外國人犯罪》曾榮獲2005年度第六屆菊田犯罪學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社區矯正的制度建設研究
論我國社區矯正的立法原則劉強
回家的路:社區矯正制度的防衛與復歸功能周愫嫻
社區矯正的理想與現實王平
台灣地區更生保護之變革與展望許福生
我國社區矯正之監禁刑替代功能探討王輝
論收容教養制度的改革與完善廖斌何顯兵
循證矯正在社區矯正中的運用楊波
恢復性司法視角下社區矯正之社會基礎的缺失研究林樂鳴
第二部分社區矯正的制度比較研究
台灣地區更生保護運作的現狀與困境
——以日本最近的發展為借鑑李茂生
中日兩國社區矯正及中途之家制度的比較研究張荊
第三部分社區矯正的範圍及程式研究
社區矯正的適用範圍劉行星
暫予監外執行人員監管問題及解決思路賈洛川駱群魏化鵬
管制刑的困境與出路
——把管制刑改造為社區保全處分何顯兵張敏
社區矯正中公安機關的職責定位劉東根
論社區矯正中我國檢察的監督包國為
社區矯正執行的前置程式
——審前調查武玉紅
關於入矯前社會服刑人員的居住地核實問題的探討楊蕊
第四部分社區矯正對象的評估研究
中國社區矯正評估工具的前景展望
——以美國的部分社區矯正評估工具為比較吳真
北京市豐臺區社區矯正人員社會危險性評估實驗研究報告劉克志張賢強吳陽
第五部分社區矯正的實務與實證研究
社區矯正幫困扶助的基本實踐及其發展戴艷玲
中國社區矯正的管控網路研究
——基於社會網路分析視角的全國及四省市比較馮衛國王超
刑釋人員回歸社會的制度困境與出路探討王瑞山
第六部分特殊人群的社區矯正制度研究
論未成年人社區矯正制度的不足及完善郭開元
建構與完善:中國未成年人保護管束制度沈玉忠
在社區戒毒中針對吸毒成癮人員的教育監管問題研究
——基於東南沿海H市警務工作調研王大為郭中偉
台灣地區毒品成癮者之社區處遇研究白鎮福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