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線的定義,概述,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遼東灣海岸,遼東灣西部為大凌河三角洲。,渤海灣海岸,蘇北海岸,長江口海岸,杭州灣海岸,海岸線變遷的因素,海岸保護仍要加大力度,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印發,
海岸線的定義
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兩個基本單元,海岸線即是陸地與海洋的分界線,一般指海潮時高潮所到達的界線。地質歷史時期的海岸線,稱古海岸線,海岸線分為島嶼岸線和大陸岸線兩種。海洋與陸地的不斷變化十分複雜,我們暫且假定陸地是固定不變的,海洋只有潮汐變化,海水晝夜不停地反覆地漲落,海平面與陸地交接線也在不停地升降改變。假定每時每刻海水與陸地的交接線都能留下鮮明的顏色,那么一晝夜間的海岸線痕跡是具有一定寬度的一個沿海岸延伸的條帶。為測繪、統計實用上的方便,地圖上的海岸線是人為規定的。一般地圖上的海岸線是現代平均高潮線。麥克特航海用圖上的海岸線是理論最低低潮線,比實際上的最低低潮線還略微要低一些。這樣規定,完全是為了航海安全上的需要。因為海圖上的水深以這樣的理論最低低潮為基準,可以保證任何時間,實際上的水深都比圖上標示的水深更深。艦船按此海圖航行絕對不會擱淺。
概述
海岸線從形態上看,有的彎彎曲曲,有的卻幾乎似條直線。而且,這些海岸線還在不斷地變化著。如中國的
天津市,在公元前還是一片大海,那時海岸線在
河北省的
滄縣和天津西側一帶的連線上,經過2000多年的演化,海岸線向海洋推進了幾十公里。當然,有時海岸線也會向陸地推進。以華北平原為例,在地質年代的第四紀中(距今250萬年左右),這裡曾發生過六次海進海退,在15000-18000年-即最晚冰期最盛期,海水退出了渤海和黃海海區,一直退到現今的大陸架邊緣(見下圖)。
最晚冰期最盛期1.5萬年-1.8萬年前最大海退期的海岸線
海岸線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海平面升降和地殼的運動。由於受海平面升降和地殼活動的影響,引起海水的侵入(海侵)或海水的後退(海退)現象,造成了海岸線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有人測算過,比較穩定的山東海岸,純粹由於地殼運動造成的垂直上升,每年約1.8毫米,如果再過1萬年,海岸地殼就可上升18米。到那時,海岸線又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其次,海岸線的變化受
冰川的影響較大。在地球北極和南極地區,陸地和高山上覆蓋著數量巨大的冰川,如果氣溫上升,世界上這些冰川都融化了,冰水流入大海,那么海平面就會升高十幾米,海岸線就會大大地向陸地推進;相反,如果氣溫相對下降,則冰川又擴展加厚,海平面就會漸趨降低,海岸線就會向海洋推進。再次,海岸線的變化還受到入海河流中泥沙的影響。當河流將大量泥沙帶入海洋時,泥沙在海岸附近堆積起來,長年累月,沉積為陸地,這時海岸線就會向海洋推移。如中國的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條大河,平均每立方米的河水含沙量約為37公斤,它每年傾入大海的泥沙多達16億噸。泥沙在入海處大量沉積,使黃河河口每年平均向大海伸長2~3公里,即每年新增加約50平方公里的新淤陸地。由於河水帶來的泥沙沉積,使海岸線也不斷地向海洋推進。
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
中國東部大陸自全新世以來海岸線處於不斷運動和發展中。各具體岸段的
歷史變遷各具特殊性。幾千年來,山地丘陵海岸的變遷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則由於河流來沙豐富,變化極為顯著。
遼東灣海岸
遼東灣北部下遼河(東西遼河會合以下的遼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紀冰後期海侵後,濱海部分受到淹沒,未被淹沒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澤。就西漢時代遼東郡所屬各縣的方位而言,今遼寧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鎮以東的近海地區空無城邑,其時應為大片沼澤化灘地。這一情況,從晉末,唐初遼西、遼東間往返的記載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遼河下游有“遼澤泥潦,車馬不通”,“遼東以西水潦壞道數百里”,12世紀許亢宗使金,途經下遼河地區,“地勢卑下,盡皆萑苻,沮洳積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遼河。瀕河南北千餘里,東西二百里,北遼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當時海岸線的確切位置,今已無考。通過微地貌分析和鑽孔資料,有人認為,自蓋縣、大石橋(今營口縣)向西北,經牛莊達沙嶺一線為公元前開始形成的古海岸線。這條古岸線在很長時間內無明顯延伸。大約至10世紀契丹興起,在西遼河上游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來的漢人進行開墾,草原變成農田,使遼河含沙量漸增,海岸伸展逐漸顯著。明代遼河河口在梁房口關,即今營口附近的大白廟子。岸線由此向西,經沙嶺以南約25公里,至吳家墳附近。營口在明末清初原為遼河口外一沙島。以後泥沙淤積,至19世紀20~30年代與大陸相連,遼河口才延伸至營口之外。
遼東灣西部為大凌河三角洲。
大凌河輸沙量不及遼河,三角洲伸展緩慢,與遼河三角洲之間形成了北面至閭陽今北鎮縣西南的淺海灣,現名盤錦灣。海灣以北的沼澤,後來一直存在。隋時大凌河口為望海頓,即今錦縣右屯衛,岸線大約在此附近。明代後期三角洲岸線已推進至今錦州東南的螞蟻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線。19世紀末,據地圖岸線在頭溝、四溝、 大沙溝、 元寶底、南項、狼坨一線。
大凌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間之盤錦灣,隨兩側三角洲的發展而逐漸縮小。明代岸線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東與雙台子(今盤山縣)、吳家墳岸線相接。杜家台以東、盤山縣以南,遼河三角洲西側仍有小海灣,一直保持至20世紀上半葉。清光緒年間,為排泄遼河洪水,開挖了雙台子河,促進了盤錦灣的淤積。1958年後,攔斷遼河,分泄營口流路與渾河、太子河等分流,全遼之水均由雙台子河入海。原已淤為沼澤的盤錦灣逐漸疏乾,成為農田和葦場。
渤海灣海岸
歷史時期渤海灣海岸的變遷與黃河密切相關。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後期,冰川消融,全球範圍內海面上升,渤海灣海岸線約與今4米等高線(大沽零點)相當。此後氣候轉冷,海水消退,海岸線逐漸向東推進。據考古調查,天津附近渤海灣西岸有3條高出地面呈帶狀的古貝殼堤(見<a 天津貝殼堤),自東向西:①蟶頭沽―驢朐河―馬棚口貝殼堤;②白沙嶺―軍糧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貝殼堤;③小王莊―巨葛莊―沙井子貝殼堤。據C測定第3條貝殼堤距今3800~3000年,約相當殷商時期。第2條貝殼堤的形成年代,據考古資料,其北段發現戰國時期遺址,南段發現唐宋時期文物。據C測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層距今2020±100年,上層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嶺附近距今1460±95年。說明這條貝殼堤經歷了約千年時間塑造而成。而第 1條則形成於宋以後。
渤海灣海岸線的伸展與黃河入海地點的變遷至為相關。自新石器時代以來,黃河長期從渤海灣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漢以前中上游植被覆蓋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輸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黃驊和山東無棣之間遊蕩。其主流則於黃驊一帶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於貝殼堤的形成。東漢以後,黃河改由今山東利津、濱州市一帶入海。天津附近泥沙顯著減少,海岸線由淤泥質海岸轉變為沙質海岸,從而形成了第二條貝殼堤。以後黃河在山東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擴散,在堤外堆積了海濱平原。1048年以後,黃河約有80年的時間在天津入海。當時黃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於貝殼的生長。1128年黃河改四泗、淮入海,從此脫離了河北平原。渤海灣的來沙減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條貝殼堤,標誌著19世紀中葉前的海岸線。渤海灣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黃河改在今濱州市、利津間入海後,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紀河口在今濱州市東 70公里。金時置利津縣,其東北35公里有豐國鎮鹽場。12世紀黃河奪淮後,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蝕,有所後退。1855年黃河又改由山東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擴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來黃河在這一地區造陸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運,在渤海灣西岸第三條貝殼堤外堆積了廣闊的淤泥灘。
灤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紀時尚在今昌黎縣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漢武均曾登此山觀海。東漢以後,灤河入海口尾閭在三角洲上時而西南,時而東南,往返遊蕩,三角洲不斷向南伸展。《水經注》時代,海岸已在今樂亭以南。明代海岸西南方約在今柏各莊附近,東南方在碣石山南15公里。19世紀以前,灤河三角洲發展緩慢。乃因清初灤河上游山林為封禁之地。清末開禁,森林採伐嚴重,水土流失加劇,海岸線延伸較快。 1938年以來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進。
蘇北海岸
今天在平坦的蘇北平原上有一條北起阜寧,南至呂四鎮全長300公里的范公堤。這是一條重要的地貌界線,標誌了全新世內相當長時期的古海岸線所在。自冰後期海侵,海水深入蘇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橫向運動堆積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兩側由幾條沙堤或貝殼堤組成帶狀崗地,即為其時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窪地和運西諸湖均曾為湖的範圍。沉積剖面表明,興化一帶在沼澤湖沉積(厚約2米)以下,便是濱海相粉砂層。
在廢黃河北岸平原地帶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齊,堤西在
歷史時期曾存在碩項湖、桑墟湖等大湖,亦為湖的遺存。是18世紀以後方被淤成平陸的。而<a 雲台山在18世紀以前,則為古稱郁洲的海中大島。
西漢時代在鹽瀆縣在今鹽城縣城東北角,為產鹽地。南宋時大海在鹽城縣東半公里(《輿地紀勝》)。北宋以前黃河長期在渤海灣入海,淮河的來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為水流較清的河道。故其時淮河口深闊,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紀時(唐大曆年間)在淮安、揚州間修築了一條捍海堰,又名常豐堰。不久廢圮。11世紀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見自西漢至北宋,蘇北海岸線長期穩定在范公堤以東不遠處。
1128年黃河南侵,以後的七百餘年,黃河均奪淮入海。大量泥沙湧入淮河。但在最初幾個世紀中,黃河分由潁、渦、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積,河口延伸並不迅速。16世紀中葉以後,全河奪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馴治河,大築堤防,堵塞決口,出現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圖上之淤黃河。他採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針,大量泥沙堆積在河口,海岸不斷向外延伸。16世紀初黃河在雲梯關(今江蘇濱海縣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東約15公里的八灘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a 雲台山與海州之間渡口淤平,雲台山與大陸相連。雍正時河口又移至八灘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兩岸又漲出新灘數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慶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紀中葉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廢黃河南岸蘇北海岸可以鹽城縣為例,唐宋時大海在城東不到1公里,15世紀在城東15公里,17世紀初在城東25公里,19世紀中葉在城東50公里。1855年黃河改道由山東入海,此後蘇北海岸線有不同程度的後退,最初廢黃河口大約以每年 1公里的速度向後內縮。進入20世紀後降至每年內縮400米以下,自修護岸工程後,內縮漸停。僅連雲港市以北的 海州灣仍在淤漲。
長江口海岸
長江三角洲是長江和東海長期相互作用下的產物。冰期後海侵,三角洲又漸被海水覆蓋,海岸線大致相當今海拔 4~5米位置。距今約 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區成為淺海、湖、沼澤和濱海低地。長江口在鎮、揚以下呈叭狀,口外一片汪洋,以後在波浪作用下,逐漸堆積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灣。
公元前1世紀長江三角灣北側沙嘴的南緣,約在揚州、泰興以南江岸,折東北至如皋、李堡一線。沙嘴前端在如皋以東。其東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將長江主泓分為南北二道。由於主泓流向逐漸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與沙嘴之間的夾江淤積,沙洲並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並岸後,形成了凹入濱海三角洲平原的馬蹄形海灣(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時期北側岸線大致在今泰興、如皋以南至白蒲以東一線上,沙嘴前端推至如東(掘港),稱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與海門間漲出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並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馬蹄形海灣。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時岸外又漲出東洲和布洲,後合為東布洲。北宋前期相繼並岸,廖角嘴延伸至呂四。南宋時岸線大致在泰興、狼山、刀刃山、江家鎮一線。今海門縣東南部和啟東縣尚未成陸。14、15世紀開始,長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門縣(今啟東縣北)境土地大片坍沒。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門縣治三次向內陸遷徒。最後除呂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終於廢縣為鄉,並為通州。清雍正以後又開始沉積,形成海門群沙。乾隆年間海門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門縣。道光年間,海門以東又出現啟東群沙。光緒年間啟東群沙並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陽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長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東南逐個合併沙洲而形成的。
唐時長江口門外,漲出東西二沙,即<a 崇明島雛形。12世紀時演變為三沙,亦稱崇明沙。五代為崇明鎮。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為崇明縣,因沙灘漲坍,曾五遷其治。清乾隆時崇明沙洲與周圍南沙、平洋沙合併為一沙洲,今崇明島基本輪廓形成。長江口南岸,在長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經太倉、嘉定方泰、上海馬橋、奉賢新寺,直至金山漕涇一線及其以東,形成數條西北―東南走向的沙堤,俗稱岡身。岡身在吳淞江以北有五條,最東一條相當於婁塘、嘉定、馬陸、南翔一線。吳淞江以南有三條,最東一條相當於諸翟、新市、柘林一線。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岡身地帶馬橋鎮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說明距今5000年前岡身已經形成。但最東一條岡身以東的陸地,至今尚未發現魏晉以前的文化遺址,表明其成陸不會太早,大約在公元1世紀或3世紀以後。總之,這條岡身地帶,堆積時間竟長達3000年左右。4世紀以後,海岸向前推移。8世紀初,岡身以東約20公里地帶已經成陸。 10世紀初時海岸線已達月浦、江灣、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線下砂捍海塘。 200年間推進了約10公里。11世紀50年代的海岸線,北起老寶山,中經橫沔,在奉城和大團之間,折而西南。150年間又向東推進7~8公里。12世紀70年代海岸已抵里護塘,即川沙、南匯、大團一線,海岸又向東推進6~7公里。
明清以來長江口南岸岸線伸展緩慢。萬曆年間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匯知縣欽連重修,故稱欽公塘,大致即今岸線。個別岸段還在今岸線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間發生崩坍,乾隆以後逐漸穩定,唯南匯嘴繼續向海伸展。
杭州灣海岸
公元4世紀以前,杭州灣北側海岸線,大致由大尖山向東,經澉浦至王盤山,折東北與柘林、奉賢一帶岡身相連。現今從<a 金山衛至王盤山之間為大海,在當時卻為濱海平原。20世紀30年代以來,在金山衛灘地和戚家墩海灘及大金山山腰上,陸續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和春秋至秦漢時代的村落。乍浦南 1.5公里許海中在 17~18世紀特大低潮時曾裸露出古代遺址,史稱故邑城。據記載應為東漢海鹽縣故址。據上所述,說明這條岸線穩定了很長時間,直至4世紀的東晉時,王盤山仍為濱海要塞。隨長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灣南岸加積,改變了海水的動力條件,引起杭州灣北岸的內坍。王盤山首當其衝,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線西起澉浦,東北經望海鎮(海鹽東 7.5公里)、寧海鎮(縣東)至金山東南約5公里處,折東北與自奉賢、柘林南來的岸線相接。唐後期金山附近岸線嚴重內坍,唐末五代時海潮直逼金山腳下。海鹽一帶岸線在縣東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線在故邑城以南,這條岸線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後海岸又迅速內縮。12世紀50年代金山始淪入海中,元時海鹽城外寧海鎮也被海水吞沒。海岸距海鹽城約1公里,明時僅及半華里。15世紀60年代岸線逼近金山衛南面,幾無灘地。15世紀70年代以來屢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灘地稍有擴展。大致與今日相同。
杭州灣南側的姚江平原成陸較晚。20世紀70年代在河姆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7000~6000年,就同時發現的古生物而論,當時這一地區仍處於湖澤分布的水鄉澤國環境。說明成陸不久,地勢低洼,距海甚近。故春秋戰國時代遺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帶。平原的北部成陸更晚。今臨山―滸山(慈谿縣)―上林湖―線北側的古海塘 (大古塘), 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其北的慈谿平原都是以後形成的。12世紀以後海岸向外推進很多,漲到大古塘(又稱後海塘)以北。13世紀發生內坍。至14世紀坍至蟹浦、觀城、滸山(慈谿)、臨山、麥蓋山北麓,直到松夏鎮(崧城)一線,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後不斷向外擴展,修築了一系列土塘(從後塘至七塘)。從中也可看出海岸線發展的大致趨勢。從後海塘至今海岸約15公里,為近600多年所漲出的土地。第四塘築於明成化年間,即15世紀中後期,從四塘至海邊為 8公里。可見16~18世紀外漲較緩慢。19世紀又開始內坍。20世紀開始基本穩定。近幾十年逐漸外漲約 6公里。50年代以來修築了八塘、九塘。
海岸線變遷的因素
防海岸侵蝕須警惕不合理開發
“人類開發利用海岸帶資源過程中往往只顧經濟效益和局部利益,在上游修水庫,在海岸挖沙采礁,在海邊搞開發等,導致海岸帶泥沙供應和海洋動力狀況失衡,是海南海岸侵蝕加劇的重要原因。”吳小根認為,造成海南海岸侵蝕的主要影響因素有3方面,其中人類不合理的開發活動是導致海岸侵蝕的重要原因。
2006年9月,省政協人口資環委和民建海南省委聯合就濱海房地產建設對我省海岸生態環境影響,進行深入調研,形成了《關於濱海房地產開發對我省海岸生態環境影響的調查與建議》的提案。提案稱,某地為建設度假型房地產基地,對原有的基岩、沙岸、珊瑚礁、紅樹林等海岸生態進行了大規模清除,此舉嚴重破壞了區域的生態環境,導致了該地一海灣侵蝕加劇,岸線後退明顯。
近年來,這一海灣每年以平均1-2米的速度後退。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地海岸1950年代修築的永久建築,本世紀初距最高潮位線還有約四五米,如今已轟然倒塌掉進水裡。
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名譽院長張本教授說,“濱海房地產發展如不注意科學合理保護海岸線,影響遠遠不止於這些。海岸原生植被遭到破壞,生活污水排入大海,對海岸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加劇了岸線侵蝕度。”
吳小根認為,造成海南海岸侵蝕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海浪和風暴潮影響,二是海平面上升。
博鰲玉帶灘受熱帶風暴韋森特影響引發的風暴潮與萬泉河洪水共同作用,導致玉帶灘被沖斷,斷口約50米;此後再受維達颱風影響,斷口擴至300米。海南是個海島省,熱帶氣旋、風暴潮、巨浪等眾多。據統計,海南島沿岸平均每年發生風暴潮過程3-4次,造成潮災的平均每年1次。風暴潮和海浪直接衝擊海岸,造成了海岸侵蝕。
海平面上升也加劇了海南海岸侵蝕。2009年10月,超強颱風芭瑪影響期間,恰逢天文大潮和季節性高海平面期,海平面異常偏高和天文大潮共同作用,給海南造成了嚴重風暴潮災害。全省受災人口162.5萬,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367億元。據災後調查,海口原熱帶海洋世界岸段受系統作用海岸侵蝕明顯,近岸椰子樹被衝到水裡。
海岸保護仍要加大力度
在深入研究後,丘世鈞表示,挽救邦塘村海岸可從多方面著手,一是加大修築護岸堤。二是建造人工岬角,從而改變海岸的某些參數,使其海岸運動達到平衡狀態。“更重要的是必須加強落實珊瑚礁保護政策,重建海岸屏障。”他認為,邦塘村珊瑚礁遭破壞,主因是對珊瑚礁護岸、消浪等功能認識不足,缺乏保護和管理。
邦塘及其它地區因濫采珊瑚礁而導致的海岸嚴重侵蝕事件,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1998年9月24日,《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規定》頒布實施,使濫采珊瑚礁的不法行為得到遏制。省海洋規劃院自2004年以來每年對海南的珊瑚礁進行重點監測,為其保護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各市縣也加強了對紅樹林、珊瑚礁等典型熱帶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先後設立了多個相應保護區。
與此同時,公眾意識在不斷提高。文昌會文鎮民眾自發成立冠南民間海洋資源保護協會,組織護海巡邏隊在沿海巡邏,及時制止人為破壞紅樹林、珊瑚礁、炸魚等違法行為。
張本認為,海岸帶是海南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一方面要加強保護,一方面也要進行合理開發。
“海岸工程建設必須慎而又慎。”王寶燦說,應在海岸工程規劃和布局前,就該海區自然條件與工程布局進行綜合分析,以確立相關的防護措施,儘可能減少不利影響,力求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工程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南海研究院海洋經濟所所長征庚聖說,海岸帶有多種用途,需要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長短期兼顧、陸海統籌、權利和責任相結合的視角下加以考慮。在海南海岸帶開發中,政府應充分體現規範、引導和創造市場的作用。
海岸帶上的投資衝動很難遏制,粗放式的經營和低水平的開發將影響投資的效果,也可能給後代留下爛攤子,影響可持續發展。海南省要建立國際一流的旅遊度假目的地,就必須保護好海岸帶。
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印發
我國首個海岸線法規印發 自然岸線保護納入地方政府政績考核
發稿時間:2017-03-31 16:54:00來源:
中國青年網近日,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這是我國首個專門關於海岸線的政策法規性檔案。今後,建設項目占用自然岸線將被嚴格限制。為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目標,自然岸線保護還將納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績考核。(《辦法》中所稱自然岸線,指由海陸相互作用形成的海岸線,包括砂質岸線、淤泥質岸線、基岩岸線、生物岸線等原生岸線。)
眾所周知,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兩個基本單元,海岸線指的就是海洋與陸地的分界線。它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還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前沿陣地。
國家海洋局海域綜合管理司司長潘新春介紹,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的海岸線開發強度不斷加大。同時,海岸線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多頭管理、海岸線缺少統籌規劃,利用效率不高、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日益凸顯。針對海岸線保護的嚴峻形勢,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是海洋領域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深化改革任務、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
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辦法》共有總則、岸線分類保護、節約利用、整治修復、監督管理等六章內容,並附有海南、山東、福建、遼寧等11個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自然岸線保有率具體管控目標。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石青峰指出,《辦法》強化了海岸線保護的硬舉措。今後,依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海岸線將按照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最佳化利用的劃分實行分類保護。例如,自然形態保持完好、生態功能與資源價值顯著的自然岸線應劃為嚴格保護岸線,主要包括優質沙灘、典型地質地貌景觀、重要濱海濕地、紅樹林、珊瑚礁等所在海岸線。除國防安全需要外,禁止在嚴格保護岸線的保護範圍內構建永久性建築物、圍填海、開採海砂、設定排污口等損害海岸地形地貌和生態環境的活動。
同時,《辦法》加大了海岸線節約利用的硬約束,提出了海岸線整治修復的硬要求。例如,建設項目占用自然岸線將受到嚴格限制。此外,為保障《辦法》的貫徹實施,還明確了監測巡查、執法檢查等監督管理制度。
《辦法》中明確,要建立自然岸線保有率控制制度。到2020年,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自然岸線到底有多重要?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關道明向中國青年網記者介紹,以渤海為例,“我們國家七大河流當中,三大河流要進入到渤海,產生大量的濕地平原,這些都屬於自然岸線,生態價值很高。當一些污染物進入海岸前,經過濕地的過濾,可以減少海洋的壓力,如果你把自然岸線變成鋼筋水泥,就失去了吸收、除去污染物的能力,海洋壓力就更大。”
《辦法》的出台填補了我國長期以來海岸線保護在管理制度上的空白,並明確了國家海洋局作為海岸線管理的主體責任,同時明確了地方政府的責任,特彆強調將自然岸線保護納入沿海地方政府政績考核,在關道明看來,“非常及時”。
在採訪中,關道明還向中國青年網記者透露,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萬多公里的官方數據,源於上世紀50年代,隨著測量技術的提高以及填海造陸等因素的影響,2008年的科研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大陸海岸線“大概接近20000公里”。
海岸線是海洋經濟發展的“生命線”、“黃金線”,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他認為,《辦法》的出台,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海洋強國,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