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旭日圖》是清初畫家一智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天旭日圖
- 作者:一智
- 創作年代:清代
- 幅式:立軸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規格:縱92.8厘米,橫48.3厘米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畫採用截取黃山雲海之上聳拔峭勁的山峰,這樣的布局有一種迫人眉睫的宏大氣魄。在山間的平坡處,築有一間草舍,掩映在巨松峭壁間,草舍露出大半,門窗敞開,屋內有二人倚欄眺望,觀賞遠處冉冉初升的旭日。此圖以山石和松柏為背景,畫幅下部雲霧環繞,迷濛茫茫,似天水相接,畫面左側山峰挺拔,奇石崎立,偉峻沉厚,古松倒掛、斜立、橫出,起到了沖淡單調感的作用。近處幾株古松和山中一些小松為畫面增加了生趣,遠處峰巒疊嶂,似個個山峰層層堆砌,但僅半露山頭,隱約於蒼茫的雲海之中。
畫幅右上角自題詩一首並識,“重岩午夜收松雨,邃壑殘雲結海天;唱罷天雞攜手望,金烏推出火輪圓。黃山僧智寫並題於如意泉上,似璞翁先生大護台大教,時康熙戊子天中節前五日也。”鈐“方外嫩人”(白方)“廩峰”朱方“僧智”(白方)印各一:右裱有清袢翁長題一段,題中稱:“廩峰妙繪傳世甚希,此幀筆墨精湛,意境雄奇,尤其生平傑構”。並還記述了其收藏經過,末識“丁卯夏至袢翁題記”。下鈐“盤”(朱方)印一:畫面左下角鈐“口口口圖畫記”(白方)、“在乎超然”(朱圓)藏印各一。
創作背景
據自題識所知,此畫作於康熙戊子端午節,戊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為璞翁所作,描繪黃山日出的景色。
藝術鑑賞
此畫整個畫面集中於左下部位,構景奇特,山石險峻又布置得毫不生硬做作,一種宏偉的氣勢躍然紙上。山石間點綴以黃山奇松,更增強畫面的清逸之氣。在表現技法上,用筆細密,用披麻皴表現山石,皴染與勾斫相結合,充分地表現出黃山石質的堅硬,並考慮到光影明暗的效果,“皴處色黑為陰,不皴處色白為陽”(《半乾課徒畫稿》)向背虛實,塊面體積等之感都真實生動地表現出來。雲海用細勁的線條勾畫出來,筆法流暢生動,極具表現力。從此畫中可以看出,畫家一智除了吸取王蒙和吳門畫家的某些特點外,卻融己意於畫中,重視表現自己的藝術個性,逐漸形成其獨特的山水畫風格,可謂是一位富於創新精神的畫家。此畫足以體現他獨特風格之特點。
作者簡介
一智,生卒年未詳。清初畫家。字廩峰,號石峰,又稱黃海雲舫、護迂客等。徽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僧人,僧雪莊弟子。善畫山水,用筆疏爽。畫宗雪莊,而又揉入己意,作品大多為描繪黃山一帶真實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