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埠村

海埠村

皇冠街道海埠村位於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北部,全村占地3400畝,總人口196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埠村
  •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
  • 村占面積:3400畝
  • 人口數量:1960人
建立時期,邵氏家廟,歷史事跡,歃血為盟,別名,

建立時期

海埠村西面有一海口,名曰海泊口。在明代初期,往返東北等地的船隻,常停泊在那裡,漸漸形成了一個小商埠。又因村北靠大海,南面依山,由此得名海埠村。傳說明代建村,最早村民由雲南遷移而來。按村中老墳地古碑文記載推測,建村約在明天順三年(1459年)前。
海埠村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海埠村劃歸榮成縣。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後,屬第十六總董區。1930年劃歸威海衛行政區第五區。1945年劃歸威海衛鳳林區。1950年劃歸文登縣第十四區。1956年劃歸威海市鳳林鄉。1958年屬鳳林公社。1984年屬蒿泊公社。1984年改屬蒿泊鎮。1993年改屬蒿泊街道。

邵氏家廟

邵氏家廟(祠堂)位於海埠村內。家廟為清代建築,至今保存完好。青石甬道,灰色瓦楞,長條木欞窗格,煙塵熏色圓木雙梁。大紅色廟門,前有七級台階,石條歷盡滄桑,久經風雨打磨和侵蝕。兩邊階斜鋪下來的條石,被村中歷代孩童當作“滑梯”,已失卻了原貌,村里人俗稱為“垂帶”。門磚正面刻有竹子、石蓮、海水江岸、仙鶴、麒麟等圖案,生動活潑。顯示了其家族昔日的高貴和富有。 傳說清康熙年間,海埠村有個遊走四方的邵姓光棍漢在京城遊蕩。時京城有個賭場,邵氏混跡其中,既賭,也幹些雜活。某日,康熙帝微服私訪到此,順手也賭了一把。但當日手氣不佳,注下得越大,輸得也越慘,輸掉一百兩銀子。以平民身份出現的康熙身上不會帶那么多銀子,以身邊之物抵押,贏家偏偏不準。時站在旁邊的邵氏,見眼前這位賭客氣宇非凡,便也下了一注。遂對贏家說:“你們不必為難這位爺,一百兩銀子我給掏了!”邵氏慷慨解囊,終於解了康熙之圍。

歷史事跡

歃血為盟

據說康熙當場和邵氏歃血為盟,成了拜把子弟兄。次日,朝廷派人查抄賭場,並把邵氏請來,賜名“邵萬一”,隨後又封了“侯爺”爵位。為了滿足邵萬一回家的願望,皇帝承諾家廟為其在村中造一座家廟。還賜他遇鄉下紅慶喜事,可去主家坐吃三天的特權。又賜他“風金錘”一柄,遇到貪官污吏,可就地擊斃,先斬後奏。邵萬一回鄉後,由朝廷撥款修建的海埠村邵氏家廟已落成。後邵萬一竟有恃無恐,依仗特權,將“坐吃三日”改為“臥吃三夜”,越軌行使主家新郎的“初夜權”。終有一次,在崮山九家疃村荒唐了三夜之後,回家路上,被人暗中打死於荒郊野外,就近掩埋於“擔子山”坡地上。他的名字也未寫進宗族譜系中。

別名

海埠村東確有座叫“擔子山”的小山,山坡上有一座土墳,叫“侯墳”,村里人都指其為邵氏侯爺的葬身地。此墳直到1960年代“四清”時才被夷為耕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