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埂屯村

海埂屯村

海埂屯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州姚安縣棟川鎮,地處棟川鎮東邊,距棟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棟川鎮道路為白油路路,交通方便,距姚安縣2公里。東鄰郭家凹村委會,南鄰包糧屯村委會,西鄰東街居委會,北鄰徐官壩村委會。轄陶官屯、海埂屯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01戶,有鄉村人口3290人,其中農業人口3256人,勞動力 196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45人。全村國土面積3.77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氣溫15.9 ℃,年降水量646.12毫米,適合種植烤菸、水稻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3189.28 畝,人均地0.98 畝,林地2345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101.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44元。該村不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34.1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3.4萬元,占總收入的22.4%;畜牧業收入269.9萬元,占總收入的5.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56頭,肉牛118頭,肉羊470頭;漁業收入13.7萬元,占總收入的0.29%;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 0.21 %;第二、三產業收入3438.61萬元,占總收入的 69.29%;工資性收入9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5人,占勞動力的23.55%,在省內務工279人,到省外務工4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埂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鄉村人口:3290人
  • 農業人口:3256人
  • 海拔:1870 m
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文地理,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731戶通自來水,有55戶飲用井水。有798戶通電,有6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7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7%、79.1%和 94.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1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48戶,分別占總數的23.9%和90.79%。該村到棟川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14輛,機車18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189.28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189.2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8畝。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17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17戶。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自然村通路燈。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9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7335平方米,擁有教師16人,在校學生414人,距離大龍口中學6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19人,其中小學生415人,中學生116人。

農村經濟

該 村有耕地總面積3189.28畝,其中:水田3189.28 畝,人均耕地 0.98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2345畝,水面面積37.3畝,其中養殖面積28.5畝;其他面積 83.42畝。
該村2011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34.1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3.4萬元,占總收入的22.4%;畜牧業收入269.9萬元,占總收入的5.9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56頭,肉牛118頭,肉羊470頭;漁業收入13.7萬元,占總收入的0.29%;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0.21 %;第二、三產業收入3438.61萬元,占總收入的 69.29%;工資性收入91.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5人,占勞動力的23.55%,在省內務工279人,到省外務工46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外。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18.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7.78%。該村正在發展種植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產業。擁有企業1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

人文地理

海埂屯村委會較有豐富的民風民俗文化,傳統的竹製品編制,為村民增加了部分收入。海埂屯文藝隊為村民的勞餘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海埂屯村現有保存完整的古民居 ,為海埂屯村的發展提供了歷史的見證。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21戶,共鄉村人口3367人,其中男性1642人,女性1702人。其中農業人口3322人,勞動力 196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 漢族3243人,彝族109人,其他民族14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42人,占人口總數的16.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62人,參合率95.5%;享受低保109人,五保戶3人,占人口總數的0.09%。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村務公開

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951.52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04.27萬元,有固定資產84.9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2.7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組級集體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10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06人,其中男黨員88人、女黨員18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1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24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醫療衛生:a、村衛生所已建蓋四年多時間,現已停工,造成村民就醫地點狹窄,看病不方便;b、藥價上漲幅度大,村民收入低,國家新農合補助低,村民看病存在困難。2、文化教育: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設施陳舊。3、基礎設施:a、鄉村道路難走,集體經濟困難無力整修,嚴重影響民眾生產生活;b、農田基礎設施薄弱,能灌不能排,嚴重影響民眾的生產;c、機耕道路難走,增加民眾勞動量;d、集體經濟薄弱,村內無娛樂活動場所,民眾文化生活枯燥。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引進資金技術種植葡萄1000畝,食用菌300畝;2、發展兔子養殖30戶,每戶年出欄4000隻;3、發展勞務輸出,年輸出勞動力1000人;4、發展蓮藕種植500畝。
到2010年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的2725.14元增至3211.74元,年均增長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