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藍鵲

海南藍鵲

海南藍鵲(學名:Urocissa whiteheadi):體長43-44厘米,體重平均200克。是一種體形大而色彩獨特的黑白色藍鵲。尾楔形,嘴橘黃,下體的頦、喉和上胸暗灰褐;下胸至尾下覆羽由羽基至末端由灰色、淡灰而轉為末端的白色。身體健壯。在樹間滑翔,兩翼平展開,顯露出醒目的黑白色圖紋。幼鳥灰褐色替代黑色,嘴及虹膜褐色較重。翼上帶斑及尾羽羽緣多黃色。虹膜黃色;嘴橘黃,基部偏綠或偏褐色;腳黑色。

棲於森林、林緣及次生林和有林的農作區。早晨和傍晚常到居民點附近覓食,中午時刻活動較少。雜食性,主要吃各種植物種子、野果、多種昆蟲、腐肉和其他廢棄物。僅分布於中國海南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藍鵲
  • 拉丁學名:Urocissa whiteheadi
  • 別名:海南白翅藍鵲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鴉科
  • 藍鵲屬
  • :海南藍鵲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Ogilvie-Grant, 1899
  • 同義學名:U. w.whiteheadi
  • 外文名:Hainan Magpie
  • 保護級別:瀕危(EN)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海南藍鵲體長43-44厘米,體重平均200克。雌雄羽色相似。上體淡褐黑色,額羽短硬聳立,自額至頸黑色,羽緣灰白;肩、背和頸側淡褐黑色;尾上覆羽暗灰而具白端;尾長,呈凸狀,中央尾羽黑色,具灰色黃白色的末端,外側尾羽的黃白色或白色末端愈近最外側尾羽則逐漸擴大,最外側一對尾羽甚至達1/2;小翼羽基部褐黑,餘部為白色;大覆羽、小覆羽白色;兩翅的初級飛羽黑色,其餘飛羽外翈的1/2的末端白色,內翈邊緣白、余為黑色。下體的頦、喉和上胸暗灰褐;下胸至尾下覆羽由羽基至末端由灰色、淡灰而轉為末端的白色。肛周至尾下覆羽白色或黃白色。
虹膜橘黃色;嘴紅色但基部褐黃;跗蹠和爪暗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20-240克,♀240-290克;體長♂435-490毫米,♀452-486毫米;嘴峰♂40-42毫米,♀38-42毫米;翅♂197-218毫米,♀192-230毫米;尾♂220-260毫米,♀192-253毫米;跗蹠♂47-49毫米,♀46-50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南島的山地森林中,尤其是河穀雨林地帶較常見,也出現於林緣疏林和村寨附近的樹林內。

生活習性

性喧鬧,成對或以家族群活動。早晨和傍晚常到居民點附近覓食,中午時刻活動較少。雜食性,主要吃各種植物種子、野果、多種昆蟲、腐肉和其他廢棄物。

分布範圍

該物種僅在中國海南島上發現,生活在島上的森林中。
海南藍鵲
海南藍鵲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營巢於樹木側枝上,也在高大的竹林上築巢。巢呈碗狀,主要由枯枝、枯草、鬚根、苔蘚等材料構成,距地高2-8米。巢的大小為外徑17-24厘米,內徑10-17厘米,高8-14厘米,深4-7厘米。通常外層為粗的枯草、藤條、細樹根等材料,內墊以細草莖和鬚根。每窩產卵3-6枚,多為4-5枚。卵為卵圓形,土黃色、淡褐色或綠褐色,被有紫色、紅褐色或深褐色斑。卵的大小為31-36毫米×23-24毫米,平均32.7毫米×23.5毫米,重7-8克,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曾經是白翅藍鵲指名亞種,2016年確定為獨立物種。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瀕危(EN)。

種群現狀

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海南遭受了大面積的森林砍伐,島上的森林持續消失。大型樹棲雀形目類物種也在海南被大量獵殺,致使該物種從種群數量繁多到面臨物種瀕危。
正在進行的保護行動已記錄該物種生活在海南中部高地的三個自然保護區:霸王嶺鶯歌嶺尖峰嶺(2016年)。確保在其範圍內的所有保護區內實現有效的森林保護。 對其分布情況進行調查,目的是確定現有保護區是否足以保護,如果沒有,則確定需要保護的其他區域。 擴展和連結範圍內的現有保護區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