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

《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是海南省人民政府於2016年2月5日印發的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
  • 頒布時間:2016年2月5日
  • 發布單位:海南省人民政府
印發通知,計畫全文,

印發通知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的通知
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2016-2020)》已經六屆省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6年2月5日
(此件主動公開)

計畫全文

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畫
為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促進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高海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發〔2015〕1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25號)等檔案精神和中共海南省委六屆九次全會關於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部署,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結合起來,以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污水和農業面源污染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大整治,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項建設,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促進農村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全省打造成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區、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和中外遊客的度假天堂。
(二)主要目標。
按照“規劃引領、示範帶動、全面推進、配套建設、突出特色、持續提升”的要求,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提高文明生態村建設水平,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總體實現以下目標。
——生態人居提升改善。村莊規劃應充分尊重和吸收村民意見,內容應堅持簡化、實用,指導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完成農村危房改造,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構建有鄉村特色的人居環境。
——生態環境整潔優美。農村垃圾、污水以及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村莊綠化美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基本建立,農村生態環境乾淨整潔優美。
——生態經濟加快發展。農村生態經濟、服務業加快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業得到發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現代農業產業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民經濟收入持續增加,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
——生態文化不斷進步。農民生態文明素質不斷提高,農村傳統特色文化得到有效發掘、保護和弘揚,勤勞致富、遵紀守法、崇德向善、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安居樂業。
2017年,各市縣農村垃圾治理通過國家考核驗收,全省農村環境“髒亂差”問題基本消除,建成不少於50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示範點;到2020年,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出行、衛生等基本生活生產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實現乾淨整潔、舒適美觀、文明有序,建成不少於100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鄉村示範點。建成一批鄉村旅遊特色民宿示範村和美麗鄉村休閒旅遊度假景區。
(三)基本原則。
堅持以民為本。尊重農民意願,保障農民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防止大包大攬、大拆大建,節約集約用地,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變成農民廣泛參與的民眾活動。
堅持因地制宜。立足農村經濟基礎、地形地貌等實際,充分考慮資源稟賦、鄉土文化等差異,突出建設重點,挖掘文化內涵,展現各自特色。
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慎砍樹、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敬畏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堅持協調發展。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結合起來,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村脫貧致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堅持統籌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以市縣為主,屬地管理,通盤考慮、整體推進。省直相關部門加強支持和指導,形成合力。
二、主要任務
(一)深入開展農村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三大專項整治。
按照“村容整潔環境美”的要求,突出重點、系統推進、健全機制,全面治理村莊道路、庭院、水體、田園等環境衛生,實現並保持村容村貌乾淨整潔。
一是深入開展“清潔家園”專項整治。全面清理農村陳年生活垃圾,完善村莊保潔制度,健全“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市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探索區域共建共享的合作模式,促進農村垃圾就地減量和分類處理。到2017年,農村垃圾集中收集的村莊全域覆蓋,按服務人口的2‰-3‰的標準配備專職或兼職保潔員,每個村莊配備至少一個垃圾收集箱,每個鄉鎮建有1個以上垃圾中轉站或收集站,根據需要配備至少1輛以上垃圾轉運車;到2020年,新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19座,升級改造滲濾液處理設施14座,新增生活垃圾轉運設施58座。
二是深入開展“清潔田園”專項整治。重點是清除田間地頭農業生產廢棄物、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在組織發動基層幹部、農業生產經營者和農民民眾進行集中清撿的同時,嚴格實行“誰污染誰負責、誰污染誰治理”的工作機制,到2017年基本清除農藥、化肥包裝物及農用塑膠薄膜等生產廢棄物,到2020年化肥、化學農藥分別減量20%和30%,提升田園生態環境質量。
三是深入開展“清潔水源”專項整治。全面排查飲用水源保護區和周邊工業、生活、畜禽污染源,依法清除、取締有污染影響的各類排污口和污染源。加強河道水體清淤治理,到2017年底,農村池塘、河道水體垃圾、污物全部清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統籌考慮分散處理、就近處理或集中處理等方式,推廣生活污水濕地處理技術,到2020年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5%以上。合理確定村莊畜禽養殖區域和養殖規模,科學規劃建設村莊養殖小區,推行糞污集中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二)大力推進農村生態人居、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大建設行動。
1.大力推進“生態人居”建設行動。
按照“規劃科學布局美”的要求,完善村莊建設規劃,改造農村危房,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特色村莊建設,構建舒適的農村生態人居環境。
——加強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根據“多規合一”成果,加快編制市(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完善和提升村莊建設規劃,提高村民參與度、知情度,強化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全面建立農村建房報建制度和風貌管控制度,引導村民選用特色民居建築方案。加強違法整治,依法查處違規亂建行為。
——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快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到2018年基本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17.5萬戶農村D級危房改造。發揮農村危房改造示範帶動作用,推動農房報建和風貌管控工作,建設綠色農房、綠色村莊。
——加強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從2016年開始,所有新建、改建的農村住宅均要配套建設帶三格化糞池的衛生廁所;加快現有無衛生廁所住宅的改廁工作,到2020年,全省85%以上農戶通過新建或改廁,完成家庭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
——加強基礎設施配套。加強農村道路、公共停車場、安全飲水、供電、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農村低碳社區建設,引導使用沼氣、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善提升農村道路系統和農村對外交通路網體系;到2020年,村主幹道路應進出通暢,村莊道路鋪裝硬化率達到95%,客運通達率達到100%;村內道路以現有道路為基礎,保留原始形態走向,就地取材加以完善。
——開展村莊綠化美化。按照花化美化、經濟實效的原則開展好村莊綠化。村內結合庭院經濟打造花園村莊,形成村內花果園、村邊防風林、村外綠田洋的鄉村田園風光格局。組織規模化種植名貴鄉土樹種,打造農村綠色銀行。到2020年,平原、台地、丘陵、山地四種類型的村莊林木覆蓋率分別達到45%、55%、65%、75%以上。
——加快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著力建好村“兩委”活動場所和便民服務中心、農民培訓中心、文化體育中心、衛生計生中心、綜治調解中心、農家購物中心。有條件的地方要拓展幼稚園、社會綜合服務管理工作站、金融服務網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形成公共服務與管理一體化的農村社區綜合體。推進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光纖寬頻網路向農村延伸,加快4G網路全面覆蓋。
2.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建設行動。
按照“創業增收生活美”的要求,編制農村現代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海南品牌農業發展,推進產業集聚升級。在農村組織發展網際網路+鄉村旅遊業、鄉村生態加工商貿業等產業,促進農民創業就業,構建高效的農村生態產業體系。
——發展鄉村生態農業。深入推進現代農業,推廣種養結合等新型農作制度,大力發展熱帶高效農業,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突出培養具有海南特色的“名、特、優、新”產品,推進“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積極引進國內電商龍頭企業布局海南農村市場,打造海南特色農產品電商品牌。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促進土地成片集中,提升農村土地規模效益。開展農民產業技能培訓,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
——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業。加大休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挖掘鄉村旅遊文化內涵,把特色產業風情小鎮打造成獨具特色魅力的旅遊服務基地,把每個美麗鄉村打造成旅遊景點,把農戶建築作為一個文化小品來改造建設,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鄉村旅遊景觀。到2020年,力爭鄉村休閒旅遊年接待遊客1200萬人次以上。
——發展鄉村特色民宿業。依託我省獨特的自然風光、生態環境和人文底蘊,以市場為導向,以文明生態村、美麗宜居村莊、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傳統村落等為載體,優先在城市近郊、景區周邊、文化遺存地,培育健康、人本、精緻的鄉村特色民宿。到2020年,集中培育600個以上鄉村特色民宿村,創建200個以上鄉村民宿型農家樂綜合體。
3.大力推進“生態文化”建設行動。
按照“鄉風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農民民眾生態文明素養、形成農村生態文明新風尚為目標,加強生態文明理念教育,形成科學、健康、文明、低碳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構建和諧的農村生態文化體系。
——培育特色文化村莊。充分挖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等農村物質文化,傳承和保護農村民俗風情、歷史沿革、典故傳說、祖訓家規等農村非物質文化;完善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和民居名錄,建立健全保護和監管機制;編制和實施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村莊建設規劃應有體現鄉村傳統建築特色的專篇。
——開展文明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生態文明理念教育,提升農民文明素質,提高環境衛生治理意識。整合農村文化資源,開闢生態文明櫥窗等生態文化陣地,運用村級文化教育場所,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知識宣傳、培訓活動,形成農村生態文明新風尚。
——促進鄉村社會和諧。積極推行以村黨組織為核心和民主選舉法制化、民主決策程式化、民主管理規範化、民主監督制度化為內容的農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機制,建立村規民約,合理調節農村居民利益關係,有序引導農民合理訴求,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三)高標準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千村示範工程”。
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千村示範工程”,即:到2020年完成打造1000個美麗村莊示範村。按照《海南省美麗鄉村建設標準》,突出生態環境、生態人居、地域文化、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等要素,加強分類指導,引導村莊根據自然稟賦、文化特點、發展水平,因地制宜推進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城郊集約型、文化傳承型、漁業開發型、環境整治型、休閒旅遊型、高效農業型等類型村莊建設。對創建美麗鄉村行動積極、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有力,按標準開展創建的村莊,作為省級美麗鄉村示範,省財政通過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獎補資金給予專項支持,其他旅遊、農業、住房城鄉建設、國土資源、生態環保、水務、林業、交通運輸等部門涉及農村建設的資金也要按照“渠道不亂、捆綁使用、統籌安排、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要求給予集中支持。同時,用好惠農政策,創新投入方式,引進社會資本,探索政府投入連片建設模式、企業投入景區帶動模式、政企合作建設特色村莊模式、政企村合作經營發展模式等,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四)積極推進美麗鄉村旅遊示範區建設。
發掘利用自然生態、環島濱海、中部山地、地域文化、歷史文化等優勢資源,在全省打造“一圈、三縱、三橫、多帶”的美麗鄉村旅遊格局。重點推進以濱海海洋資源為依託的“美麗鄉村環島旅遊圈”、以海南島交通軸為主骨架的“三縱三橫”(三縱即G223/G224/G225國道沿線;三橫即沿文昌-定安-澄邁線;沿瓊海、瓊中、白沙、昌江線;沿陵水、保亭、五指山、樂東線)美麗鄉村旅遊帶以及沿“三江三河”(即南渡江、昌化江、瀾昌江、萬泉河、太陽河、南聖河)兩岸建設的美麗鄉村旅遊帶。
加強美麗鄉村與各旅遊區的互動,有條件的地區可結合旅遊區打造美麗鄉村旅遊集群片區。通過連片鄉村、城鄉統籌、全島一體發展的形式,構建美麗鄉村旅遊體系。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將其列入“十三五”時期重點工作加以推進。省政府將建立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議事協調機制,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各市縣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親自部署,制定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計畫年度實施方案,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二)創新投入方式。
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的投入與整合力度。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積極利用金融機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資金,形成多元化資金投入格局。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獨資、合資、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經濟項目開發,帶動農民增收。
(三)強化村民參與。
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行村內事“村民議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實施機制,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等村民組織的作用,引導村民全過程參與項目規劃、建設、管理和監督。深化幹部包鎮駐村、分級包片指導工作機制,發揮“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作用,廣泛組織民眾參與。
(四)注重宣傳教育。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改進創新宣傳報導。省內各新聞媒體開闢專欄對活動進行集中宣傳報導,邀請中央駐瓊新聞媒體對活動充分報導,推介先進典型,曝光落後案例,著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美麗鄉村建設活動的濃厚氛圍。市縣政府要利用電視、廣播、宣傳欄等全方位宣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工作,提高農村居民文明素質和參與創建的積極性。
(五)建立長效機制。
建立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三師”下鄉自願者服務制度,引導和鼓勵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加強風貌建設技術服務。傳承和發揚農村傳統民居建造工藝。完善村莊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處理、沼氣、河道等公用設施的長效管護制度。制定《海南省美麗鄉村評定考核辦法》,建立考核、問責機制,對達到美麗鄉村建設標準的村莊給予命名授牌,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給予每個達標村莊不少於20萬元的資金獎勵,用於美麗鄉村基礎設施的維護和管理,對成績突出的市縣、鄉鎮政府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附屬檔案: 1.重點任務責任分工表
2.海南省“十三五”美麗鄉村創建名錄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