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年)規劃和二О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О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編制,是“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具體舉措,是全省人民共同奮鬥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職責的重要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 發布單位: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內容介紹,政策制度體系,發展格局,
內容介紹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落實階段性重點任務形成早期收穫的關鍵五年。必須深入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戰略,準確把握內外發展環境變化,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新篇章。
第一節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十三五”時期,是海南發展不平凡的五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全面建設自由貿易港打下堅實基礎。
自由貿易港建設蓬勃展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實施,早期安排初顯成效。離島免稅購物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態勢明顯。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等政策效應不斷放大,實施航油保稅政策。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原輔料、交通工具和遊艇“零關稅”等優惠政策落地。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推進。市場主體超過119萬戶,月均引進人才超萬人,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突破性增長。首家境外高水平獨立辦學機構順利落地。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經濟保持穩步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9%,提前實現總量翻番的小康目標。主動調整經濟結構,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60%。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擺脫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非房地產投資占比超過60%。新舊動能初步轉換,十二個重點產業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65%、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年均增速超過30%,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00家。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縱深推進。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發〔2018〕12號),形成“1+N”政策體系,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的局面。先後發布10批103項制度創新案例、創造多項“全國第一”。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初具實戰能力。黨政機構、國資國企、國土、園區、金融、教育、醫療、人才、農墾、軍地、空域改革取得重要成果。實際利用外資規模連續三年翻番,外資結構不斷最佳化。貨物貿易進出口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國家服務貿易創新試點順利推進。博鰲亞洲論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累計建成1001個美麗鄉村、158家椰級鄉村旅遊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9.7%。海口等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提升。“海澄文”“大三亞”經濟圈基礎設施一體化持續推進。“五網”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光網”基本建成、陸續開通5G基站,高質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構建、縣縣通高速目標如期實現,全國首個省域智慧型電網示範區啟動建設,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取得新突破,天然氣環島主幹網投入使用。
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加快實施。持續推進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顯著。城鄉污水垃圾處理、清潔能源島、新能源汽車推廣、裝配式建築、“禁塑”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庫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分別達90%和98%,森林覆蓋率穩定在62%以上,濕地保有量保持在480萬畝。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能源消費總量、碳排放強度提前完成國家下達控制目標。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先後派出8583名幹部、組成2758支鄉村振興工作隊,覆蓋全省所有鎮村。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基礎設施、扶志扶智、消費等脫貧攻堅舉措有力。建檔立卡貧困民眾“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全部解決,在全國率先實現具備條件自然村100%通硬化路。5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如期摘帽,600個貧困村出列,64.9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0.9%,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民生和社會治理取得長足進步。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實現全省“1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全覆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和人均預期壽命好於全國、高於預期。城鎮新增就業累計超過60萬人次。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持續增加,兜底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多層次住房供應保障體系初步建立。民主法治、文化建設、公共安全、“掃黑除惡”“禁毒大會戰”、基層治理取得重要進展。
總體來看,“十三五”時期,特別是“4·13”以來,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對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要部署,得益於海南全體人民的敢闖敢試和辛勤耕耘,得益於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的空前舉措,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台階,吹響了“十四五”時期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奮進號角。
第二節 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
“十四五”時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黃金機遇期和重要視窗期,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發展階段,既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既首當其衝受到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帶來的嚴峻衝擊,也面臨全球治理體系和經貿規則重塑特別是我國引領推動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新機遇。
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增強,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海南既面臨全國各地區的激烈競爭,也能享受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帶來的優勢。
從省內看,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區位優勢明顯,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態環境,具有成為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獨特優勢。中央賦予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具備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諸多條件。同時我省經濟基礎薄弱,現代產業體系不穩固,創新發展動能不足。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領域還存在短板弱項,物價水平總體較高。營商環境還有較大改善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待提高。
面對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的變化,全省上下必須牢牢把握髮展機遇,團結一心、砥礪前行,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乾”的作風,堅定不移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開放之路,充分把握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全面完成“十四五”時期的宏偉目標。
第三節 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統籌發展和安全,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港,推動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連線和交匯點,打造成為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
貫徹上述指導思想,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上下一盤棋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省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公平,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堅持國家戰略引領。緊緊圍繞“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充分發揮海南獨特優勢,搶抓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要機遇,加快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競爭優勢。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新發展理念貫穿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過程各領域,推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把握好“制度創新+優惠政策+法治規則”的重要安排,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
堅持系統觀念。推進“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加強統籌協調、聯動協作,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和創造性,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第四節 主要發展目標
二Ο三五年遠景目標。展望到2035年,海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全國前列;自由貿易港的制度體系和運作模式更加成熟,國際影響力和輻射作用更加凸顯,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成為我國開放經濟新高地;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台階,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優質公共服務和創新創業環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於世界領先水平,成為在國際上展示我國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靚麗名片;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全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建成展示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視窗;法律法規體系更加健全,風險防控體系更加嚴密,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初步建成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錨定二Ο三五年遠景目標,綜合考慮發展基礎和發展趨勢,到2025年:
——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初步建立。營商環境總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推動各類要素便捷高效流動,風險防控有力有效,實現全島封關運作,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海關監管特殊區域。
——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經濟成長速度位居全國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邁上新台階。現代化經濟體系初步建立,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做強做優。積極發展實體經濟,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分別達到35%、15%,產業競爭力顯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大步跨入創新型省份行列,打造高質量發展樣板。創新要素不斷集聚、配置更加高效,研發經費投入增速大幅提高。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產業新業態引領作用顯著增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0家。
——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顯著提高。
——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海口、三亞城市建設顯著提速。“海澄文定”、“大三亞”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增強。縣城新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城鄉基礎設施通達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等差距進一步縮小,鄉村振興取得積極進展,全島同城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生態文明建設形成海南樣板。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國土空間保護開發格局得到最佳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數量持續提升,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達到全國中上等水平。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人均預期壽命穩步提升。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健全。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全國作出示範。
——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適應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法治海南、平安海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顯著增強,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顯著提高。人民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
專欄1:“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表 | ||||||
類別 |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長 (或累計) | 屬 性 |
經濟發展 |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 % | 5532.4 | 10000 | >10 | 預期性 |
2.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 | % | 3.1 | - | >7 | - | 預期性 |
3.數字經濟增加值增長 | % | - | - | 30 | - | 預期性 |
4.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 % | 7 | 12 | - | - | 預期性 |
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 % | 59.7 | 65 | - | - | 預期性 |
開放創新 | 6.實際利用外資總額 | 億美元 | 30 | 50 | - | 預期性 |
7.貿易進出口增長 | % | 3 | - | >10 | - | 預期性 |
8.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 % | 0.58 | 1.6 | 34 | - | 預期性 |
9.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 件 | 4.5 | 6.2 | - | - | 預期性 |
10.新增高層次人才總量 | 人 | 8857 | 50000 | - | - | 預期性 |
民生福祉 |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 % | 4.6 | - | 10 | 預期性 |
12.城鎮調查失業率 | % | 5.7 | - | - | - | 預期性 |
13.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10.8 | 11.5 | - | - | 約束性 |
14.人均預期壽命 | 歲 | 78.9 | 81 | - | - | 預期性 |
15.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 | 人 | 2.5 | 3.1 | - | - | 預期性 |
16.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 | % | 91 | 96 | - | - | 預期性 |
17.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 | 個 | 1 | 3 | - | - | 預期性 |
18.安居型商品房建設套數 | 萬套 | - | 〔25〕 | - | - | 預期性 |
綠色生態 | 19.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 | 完成國家下達目標 | 約束性 |
20.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 | 〔N+5〕 | - | 約束性 |
21.細顆粒物(PM2.5)濃度 | 微克/ 立方米 | 13 | 11 | - | - | 預期性 |
22.市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 | % | - | >98 | - | - | 約束性 |
23.地表水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 | % | - | ≥95 | - | - | 約束性 |
24.森林覆蓋率 | % | 62.1 | ≥62.1 | - | - | 約束性 |
安全保障 | 25.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 萬噸 | - | 150 | - | 約束性 |
26.能源綜合生產能力 | 萬噸標準煤 | 495 | 630 | - | - | 約束性 |
註:1.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為當年價,增速為可比價。
2.受疫情影響,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由2019年8.5%下降到2020年的7%。
3.N+5是指比國家下達目標多5個百分點。
4.地表水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指省控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
5.〔〕表示五年累計。
政策制度體系
圍繞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力爭實現更多早期收穫。
第一節 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對標國際高水平的經貿規則,爭取大幅放寬市場準入,全面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建立健全投資便利制度,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推動貿易自由便利。加強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的制度創新,推動出台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全力推動取消重點商品進出口經營資格、配額限制。加快推進“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政策落地實施,按需擴大到其他具有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高標準建設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最大程度簡化一線進出境監管要求,提升“二線”監管水平。
強化投資自由便利。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爭取進一步放寬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建立健全國家安全審查、產業準入環境標準等制度。高標準最佳化“海南e登記”平台、國際投資“單一視窗”。實行以過程監管為重點的投資便利制度,建立健全設立、經營、註銷、破產的全周期投資便利制度。
第二節 有序推進要素自由流動
推進跨境資金流動、人員進出、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及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打造全球優質生產要素集聚區。
促進跨境資金流動便利。以服務貿易投資自由為目的,促進跨境資金自由流動。健全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構建金融對外開放基礎平台。進一步推動進出口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結算便利化。逐步提高非金融企業跨境融資槓桿率,建立滿足市場主體自主融資需求的新外債管理體制。在跨境直接投資交易環節和跨境證券投融資領域,提高匯兌便利性。加快推進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發展,促進雙向投融資便利化。
實施人員進出自由制度。深入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畫。持續加強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大幅增加國際人才總量。實施更加開放的免簽入境政策,推動拓展外國人免簽入境渠道,擴大外國人免簽入境事由,推動實施郵輪入境15天免簽政策,研究建立國別評估機制,動態調整免簽入境國家,逐步實施更大範圍適用免簽入境政策,逐步延長免簽停留時間。
加強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實施更加開放的船舶運輸政策,進一步完善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及相關配套政策,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船舶登記中心作用,推動出台國際船舶條例。建設“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積極爭取中資方便旗船舶回流,吸引國際航行船舶登記註冊。落地實施加注保稅油、啟運港退稅政策。實施更加開放的航空運輸政策,用好航權開放政策。允許相關國家和地區航空公司承載經海南至第三國(地區)的客貨業務。實施航空國際中轉旅客及其行李通程聯運。對位於海南的主基地航空公司開拓國際航線給予支持。
推動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創新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等相關制度,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在國家數據跨境傳輸安全制度框架下,開展數據跨境傳輸安全管理試點。推動開放增值電信業務。積極推動安全有序開放基礎電信業務。
第三節 落實自由貿易港稅收政策
緊扣“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逐步建立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稅收制度,推動自由貿易港財稅政策早日落地、早見成效,不斷釋放稅收優惠的政策紅利。
落實“零關稅”政策。實行部分進口商品零關稅政策,實施“一負三正”四張清單,逐步擴大正面清單,縮短負面清單,不斷釋放“零關稅”政策紅利。加快推動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積極爭取放寬適用區域。
用足用好“低稅率”政策。落實好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動態調整人才清單和鼓勵類產業目錄,完善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爭議協調工作機制。對註冊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符合條件的企業,對其境外所得免徵企業所得稅。
適時啟動簡稅制。推動制定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徵稅商品目錄。加快研究推動簡稅制,在全島封關運作的同時,依法將現行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等稅費進行簡併,啟動在貨物和服務零售環節徵收銷售稅相關工作。
第四節 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制度設計,合理布局和統籌建設“一線”口岸和“二線口岸”,完善最佳化口岸功能,強化口岸設施監管和風險防範體系建設,在有效監管基礎上,實現2025年前全島封關運作。
最佳化口岸布局。合理布局、按序設立“一線”口岸和“二線口岸”,按照實事求是、資源共享、集約節約的原則,建設國際一流開放口岸和“二線口岸”基礎設施、監管設施和一體化信息管理平台。加快建設海口美蘭機場、三亞鳳凰機場、瓊海博鰲機場、洋浦港、海口港、三亞港、八所港、清瀾港等“一線”口岸。在“一線”口岸增設“二線”功能,海口新海港、南港等新增“二線”口岸,按需推動其他口岸開放。進一步增設植物種苗、水生生物、活牛、肉類、進口水果等多種類型海關指定監管場地,完善口岸配套功能。
建立健全全島封關管控體系。推動制定出台禁止、限制進出口貨物、物品清單。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建立海南全島自由貿易港邊際管控體系。建立與環北部灣瓊州海峽“1+9”沿海海關聯動防控機制,深化與內地海關的反走私合作。深化風險管理組織機構改革,強化信息情報共享交換,建立一體化風險協同防控機制,形成執法互助、監管互信的共建共享共治格局。依託海南社會管理信息化平台,加強綜合執法點建設,對非設關地實施全天候動態監控。全面開展封關壓力測試和封關運作準備情況評估。
專欄2:海南自由貿易港口岸建設重大工程 |
(一)水運口岸。 洋浦港口岸等。 (二)航空口岸。 海口美蘭機場等。 (三)聯檢單位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口岸項目。 (四)郵件快件跨境電商監管中心。 |
發展格局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找準海南定位,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抓住擴大內需戰略機遇,依託國內強大市場,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提升經濟外向度,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連線和交匯點,使海南不僅成為物理層面的“中轉站”,還成為發生化學反應的“反應爐”。
第一節 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用好用足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吸引我國居民海外消費回流,打造免稅購物、國際醫療、留學海南三大品牌,培育新型消費,促進傳統消費轉型升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10.5%。
吸引高端消費回流。免稅購物。科學規劃布局新設免稅店,營造適度競爭環境,力爭實現免稅品品牌、品種、價格與國際“三同步”,形成島內居民日用消費品免稅、離境退稅、離島免稅三類免稅購物並存。積極推動最佳化“郵寄送達”等政策。聚焦新、特、優消費品,匯聚國際國內優質資源。國際醫療。依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用足用好國務院支持博鰲樂城醫療旅遊先行區政策,進一步激活園區機構活力。抓存量擴增量,放大臨床真實世界數據套用試點效應。加快構建“醫教研”協同發展格局,促進產城融合。留學海南。以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為抓手,通過境外理工農醫類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獨立辦學,國內外知名高校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建設基礎教育階段知名國際學校,引進跨境教育考試和國際教育培訓等途徑,打造“留學海南”品牌。
大力培育新型消費。建立健全“網際網路+服務”、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有序發展線上教育,積極發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深入發展線上文娛,鼓勵發展智慧旅遊,大力發展智慧型體育。進一步支持依託網際網路的外賣配送、網約車、即時遞達、住宿共享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智慧廣電生態體系建設。探索發展智慧商圈、智慧店鋪等新零售業。推廣電子契約、電子檔案等無紙化線上套用。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最佳化新型消費發展環境,健全新型消費服務標準體系。
提升傳統消費。推動汽車消費轉型升級,促進汽車等消費品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落實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和相關扶持政策。健全強制報廢制度和廢舊家電、消費電子等耐用消費品回收處理體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擴大節假日消費,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支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區域消費中心。高水平做好全島商業網點規劃,建設現代化商業體系。完善城鄉融合消費網路,引導市場增加便利消費設施,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推動農村消費梯次升級。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和新興消費群體,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_發展規劃_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增強供給體系適配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能力。適應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增強改革創新和勞動力技能培訓,持續擴大中高端旅遊產品、農產品供給,率先形成一批高端品牌,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端滿意度。最佳化提升供給結構,加強上下游、產供銷有效銜接。實施海南知名品牌培育工程。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質量強省。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到2025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降至13.2%左右。
第二節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堅持“項目為王”,保持投資高質量穩定增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萬億元,年均增速10%。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投資年均增速分別達3.8%、7.7%、12.7%。到2025年,產業發展投資占比達到70%左右。
全力最佳化投資結構。發揮投資對最佳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補齊農業農村、城市建設、社會民生、生態環保等領域短板。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大力推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支持新型城鎮化投資。發揮政府投資撬動作用,激發民間投資活動,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
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充分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機構的作用,建立多層次融資渠道,完善不同投資主體的利益分配機制。積極探索更多市場化融資模式,降低整體融資成本,有效緩解投資項目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穩妥推進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盤活優質存量資產。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投資基金引導槓桿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投向海南。規範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模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基礎設施和民生事業。深化園區、交通、水務、漁港等重點領域投融資體制改革。
完善投資工作機制。實施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建立投資責任機制,繼續完善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基層“三服務機制”。建立項目從前期、簽約、開工,到建設、投產、達產等全鏈條跟蹤服務機制。
專欄3: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投資 | |||||||
序號 | 重點領域 | “十四五”時期投資(億元) | 年度投資計畫(億元) |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 | |||
總計 | 4580 | 752 | 825 | 907 | 998 | 1098 | |
1 | 現代產業項目 | 1752 | 287 | 316 | 347 | 382 | 420 |
2 | 基礎設施項目 | 2377 | 390 | 428 | 471 | 518 | 570 |
3 | 公共服務項目 | 395 | 65 | 71 | 78 | 86 | 95 |
4 | 其他項目 | 56 | 10 | 10 | 11 | 12 | 13 |
第三節 發展高水平外向型經濟
發展多種類型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積極引進外資,吸引全球資源要素聚集。全省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年均增速分別為10%、12%。
發展以“零關稅”為主的多業態貨物貿易。利用加工增值、原輔料等“零關稅”政策優勢,發展特色消費品和工業品貿易。培育建設進出口加工基地。推動保稅倉儲、國際物流配送、轉口貿易、大宗商品貿易、進口商品展銷、流通加工、貨櫃拆拼箱等業務發展。全面提升一般貿易發展新優勢,推動飛機、船舶、醫藥、醫療器械、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貿易發展。促進免稅品和高端消費品等進口大幅增長。鞏固傳統出口優勢。發展壯大跨境電商等貿易業態。
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減少跨境服務貿易限制,夯實現代服務業發展基礎,著力推動國際旅遊、國際會展、跨境結算、跨境數據處理、醫療健康、離岸新型國際貿易等方向創新發展。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進口,積極發展設計、維修、諮詢、檢驗檢測等領域服務外包,重點培育保稅維修、融資租賃等服務貿易新增長點。加大海南生態軟體園、海口觀瀾湖旅遊產業園、三亞中央商務區等特色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力度,打造服務貿易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