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5米,胸徑達40厘米,
樹幹通直,分枝高,樹皮暗灰色,韌皮部赭褐色,無味;除幼嫩部分被短柔毛外無毛。葉近革質至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8-20厘米,寬3.5-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急尖或圓形,兩面無毛而有光澤;側脈每邊14-18條,斜升直達葉緣,上面稍凸起,下面明顯凸起,網脈稍密,纖細,明顯;葉柄長5-8毫米,被微柔毛,乾時有橫皺紋。
花淡黃色,數朵叢生於老枝上;
花梗長1.5-3厘米,被微柔毛,基部有闊卵形的小苞片;萼片闊卵形,長約5毫米,頂端鈍或急尖,外面被微柔毛;花瓣長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3.5厘米,外輪
花瓣稍短於內輪花瓣,外面初時被微柔毛,後漸無毛;雄蕊楔形,藥隔頂端截形;心皮密被短柔毛,內有胚珠1顆。果卵狀橢圓形,長2.5-4厘米,直徑1-1.8厘米,頂端鈍,無毛,成熟時紅色;果柄粗厚,長2.5-5厘米;總果柄粗壯,長3.5-4厘米。花期4-7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近種區別
該種很相似於越南產的Polyalthia jucunda Finet et. Gagnep.,但後者的葉脈被短柔毛等不同。
生長環境
海南單籽暗羅為中國海南半落葉季雨林、常綠季雨林和山地季雨林的組成樹種,跨越3個生態類型區,為番荔枝科喬木中垂直分布較高的一種。在霸王嶺林區垂直分布達海拔900米;在雨量充沛的吊羅山林區,沿濕度較高的山谷地則可向上分布至海拔1200-1300米。散生分布,多見於山谷和靜風的山腹密林中,常與
橄欖、紅羅、盤殼櫟、青皮、龍眼、細子龍、小葉達里木、谷木等喬木混生。
性喜溫暖潮混氣侯,年平均氣溫17-24℃,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從磚紅壤至呈微酸性反應的砂質壤、山地黃壤均可適應。喜光又能耐庇蔭的樹種,在鬱閉度大復層林中,常為上層林木,枝葉濃密而開展,樹冠為傘形,長勢極旺。在庇蔭下天然更新效果良好,幼苗及幼樹生長旺盛。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
海南(瓊中、保亭、陵水、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等地)。
繁殖方法
採種
果實採收後不宜堆漚,防止發熱霉變,可攤放於通風涼爽處,及時清洗處理,除去果皮,隨即播種。若需存放可採用濕沙或椰糠保濕貯藏,種子久藏易失去發芽力。種子千粒重約1385克,每千克722粒左右。
播種
種子用沙床或濕椰糠催芽。待其萌動後再播種。撤播在苗床上,用小木板將種子壓入沙床中,然後覆土0.5-1厘米,用遮光網搭蔭棚遮光,保持床面濕潤,早、晚各淋水1次,20天左右開始發芽,發芽率達85%以上。分床時宜用芽苗移植,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或25厘米×25厘米。但以育營養袋苗為主。移植後進行遮蔭,早、晚各淋水1次,加強苗圃常規管理。1年生苗高達40-50厘米,即可出圃栽種。
栽培技術
種植
栽種地宜選擇在海拔300-600米,雨量充沛、濕潤、肥沃、輕砂質山地黃壤坡地或山腰地帶。先砍雜、煉山、穴狀整地,植穴規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2米×3米或3米×3米,選擇在雨季陰雨天定植。
撫育
幼苗栽種後生長較緩慢,要加強撫育管理措施,頭4年每年都要進行砍雜、除草、鬆土、擴穴、施肥等2-3次;5年以後,每年撫育管理1次,注意砍除藤蔓,培育優良乾形。
病蟲防治
病害:灰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酒1次,共噴2次。
蟲害:苗期常有斯蟲、夜蝦類、天牛危害,用2.5%敵殺死乳油5000-10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乳油2000-3000倍液噴酒。
主要價值
經濟
木材紋理通直,結枃細緻,材質稍軟、稍重,易加工,各切面平滑,乾燥後稍有開裂、稍變形,較不耐腐,且易變色菌侵染,材色不鮮美,略有光澤。適於作梁、柱、桁、梢、門、窗家具、器具等用材。
觀賞
海南單籽暗羅為海南特有樹種,樹幹通直,樹皮黃褐色,花淡黃色,果及果柄均為紅色,枝葉濃密而開展,樹冠為拿形,可作為庭園及行道的綠化美化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