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勒頸槽蛇

海勒頸槽蛇

海勒頸槽蛇(學名:Rhabdophis helleri) 隸屬於水游蛇科頸槽蛇屬,為中小型劇毒蛇,頭橢圓形,與頸區分明顯。頸背正中兩行背鱗具一個縱行淺凹槽,通身背面橄欖綠色,頸部以及體前段猩紅色。口腔內的達氏腺和頸背的頸腺的分泌物有毒。

國內分布於海南、廣西、廣東、香港、福建、江西、雲南、貴州、四川。國外分布於東南亞各國。模式產地在中國雲南省騰衝市。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毒性,

物種學史

本種原被視為紅脖頸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的北方亞種,2021年研究人員基於外部形態比較、分子 (線粒體基因和SNP) 系統關係重建和種群結構分析, 把紅脖頸槽蛇種組分為4個獨立的物種,具體分類如下: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爪哇的為紅脖頸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中國(西雙版納),以及中南半島到馬來半島的為泰國頸槽蛇(Rhabdophis siamensis);中國海南省的作為新種:擬紅脖頸槽蛇(Rhabdophis confusus);中國、越南北部、寮國、印度東北部的原紅脖頸槽蛇北方亞種提升為獨立種北方頸槽蛇(Rhabdophis helleri),由於頸槽蛇屬物種中分布範圍最北的是虎斑頸槽蛇,中文名有"北方"一詞顯得名不符實,容易產生誤導作用,因此有學者建議將中文名改為海勒頸槽蛇。

形態特徵

中小型毒蛇。頭橢圓形,與頸區分明顯。頸背正中2行背鱗間具1個縱行淺凹槽,頸部及體前段猩紅色。眼較大,瞳孔圓形。頰鱗1枚。眶前鱗1枚,眶後鱗3枚或4枚,個別為2枚。上唇鱗8枚,少數為9枚,下唇鱗10枚,個別為9枚。通身背面橄欖綠色,背鱗19-19-17行,全部具棱或僅最外行平滑。腹面黃白色。受到驚擾時,體前段膨扁,頸部及體前段猩紅色更加醒目。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常在山地、丘陵的溪流邊及林地邊緣活動。

生活習性

海勒頸槽蛇頸槽中的白色毒液來自蟾蜍。海勒頸槽蛇吞食蟾蜍後,把蟾蜍的毒液吸收轉存於頸腺,當受到攻擊時,頸腺會把毒液濺出。日行性。 捕食兩棲類動物。卵生。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海南、廣西、廣東、香港、福建、江西、雲南、貴州、四川。國外分布於東南亞各國。

毒性

該蛇最後2枚上頜齒顯著增大,向後彎曲。上頜齒無溝槽且沒有導管與達氏腺相連,輸送效率較低,被咬傷者可能不會出現中毒症狀或症狀較輕,過去被認為是微毒蛇。但國內已出現嚴重中毒案例,死亡人數已超過10人,應當將其列為劇毒蛇。海勒頸槽蛇凝血毒素作用機制與虎斑頸槽蛇類似,對凝血因子的消耗能力非常強。臨床上見被該蛇咬傷的患者,有傷口出血難止甚至全身出血傾向,但一般情況並不嚴重,很少出現循環功能不全,除非不能有效止血而引起出血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如腦出血,而致死。我國目前尚無海勒頸槽蛇的抗蛇毒血清,多採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療,但治療效果仍存在爭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