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回憶錄如能反映時代的變遷,就是一部有價值的檔案;如能揭開一些歷史的迷案,就是不可多得的文獻。這部由上海著名文化人莊永平先生著寫的自傳體筆記,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體現出了這些價值。新中國的大半個世紀,“國樂”發展帶出的是一條曲曲折折的路徑,莊永平的藝術道路基本上於此同步;曲曲折折的路徑會衍生豐富的故事,莊永平的故事裡自然珍藏著寶貴的信息。從進入新中國第一個“民族樂團”,到成為“海港劇組”的一員;從執著於“中華國樂”的建設與研究,到著作等身,成為這個領域著名的專家,他注定要被寫入中國當代的音樂文化發展史。 ——“中西混合樂隊”是我國曾經出現過的一種“實驗性的”樂隊形態,在“海港”創作中,這種樂隊形態的探索有過充分的發揮,現時過境遷,不為人所知。所幸的是,作者因是當年組建“中西混合樂隊”的骨幹成員,親歷了整個過程;加之他學養豐厚,對當年的情景觀察細緻,記錄詳實,終保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再比如,1960年代起,京劇藝術讓人產生過從戲曲出發,探索一條“中國式歌劇”的新思路。後來一些實驗成果因“樣板戲”的爭論而被淡化,但這種試圖尋找到一條能與西方歌劇藝術“並駕齊驅”的具有真正中國精神的“中國式歌劇”的努力還是讓人記憶猶新。這部自傳體筆記,由莊永平書寫,其中的“記憶”卻屬於我們共同所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海上散談錄:一個國樂家半個世紀的親歷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187頁
- 開本:16
- 作者:莊永平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525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海上散談錄(一個國樂家半個世紀的親歷)》這部由上海著名文化人莊永平先生著寫的自傳體筆記體現出了回憶錄的文化價值。比如1960年代“中華國樂”在京劇界進行改革,啟動了從戲曲出發試圖探索出一條“中國式歌劇”的新思路,在“海港”創作中,對“中西混合樂隊”的探索和對傳統戲曲唱腔的改良所取得的一系列的經驗還是有相當的價值。但長期來,這些當年的探索情景和具體的經驗特徵並不為人所知,作者因是當年進行組建“中西混合樂隊”的骨幹成員,親身經歷了整個過程;加之作者是個具有相當理論素養的學者,對當年的情景觀察細緻,記錄詳實,對這些實驗與價值具有親身的體驗和理性的判斷,致使這些極具文獻價值的記憶被保存了下來,這也突顯了這部書稿的出版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童年瑣憶
生命的因緣
民族音樂的因緣
第二章 上海民族樂團的歲月
上海民族樂團學館生活
招待外賓的“伴宴”演出
大歌舞——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
第三章 借調上海京劇院
參加排演京劇《紅燈記》、《海港》
《海港》的劇本創作
《海港》的音樂創作
《海港》的排演
“文革”之中的上海京劇院
第四章 《海港》晉京演出時期的生活
毛主席觀看《海港》
天安門觀禮台觀看慶祝遊行
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
拍攝《海港》電影
觀看參考電影
北京生活花絮
第五章 前《海港》劇組時期雜憶
軍代表
聞捷與戴厚英
劇組裡的“意外事”
于會泳與現代京劇音樂
俞麗拿教子
第六章 後《海港》劇組時期雜憶
劇組選址
與海上“聞人”魏紹昌二三事
與居士朱幼蘭的交往
在陝南郝的日子
體驗苗族生活
劇組裡的政治生活
第七章 恢復上海京劇院
中西混合樂隊的解體
樂隊組成了輕音樂隊
鄧麗君歌曲風靡的日子
巡迴演出花絮
第八章 調入上海藝術研究所
參加《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等編寫工作
開始解讀《敦煌樂譜》
來自錢仁康等學者的激勵
組織東方國樂團
第九章 尾聲
後記
生命的因緣
民族音樂的因緣
第二章 上海民族樂團的歲月
上海民族樂團學館生活
招待外賓的“伴宴”演出
大歌舞——在毛澤東旗幟下高歌猛進
第三章 借調上海京劇院
參加排演京劇《紅燈記》、《海港》
《海港》的劇本創作
《海港》的音樂創作
《海港》的排演
“文革”之中的上海京劇院
第四章 《海港》晉京演出時期的生活
毛主席觀看《海港》
天安門觀禮台觀看慶祝遊行
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
拍攝《海港》電影
觀看參考電影
北京生活花絮
第五章 前《海港》劇組時期雜憶
軍代表
聞捷與戴厚英
劇組裡的“意外事”
于會泳與現代京劇音樂
俞麗拿教子
第六章 後《海港》劇組時期雜憶
劇組選址
與海上“聞人”魏紹昌二三事
與居士朱幼蘭的交往
在陝南郝的日子
體驗苗族生活
劇組裡的政治生活
第七章 恢復上海京劇院
中西混合樂隊的解體
樂隊組成了輕音樂隊
鄧麗君歌曲風靡的日子
巡迴演出花絮
第八章 調入上海藝術研究所
參加《中國戲曲音樂集成·上海卷》等編寫工作
開始解讀《敦煌樂譜》
來自錢仁康等學者的激勵
組織東方國樂團
第九章 尾聲
後記
文摘
我們小區有個銀行面向自己職工辦的國小,就是古柏路國小,後改名為富民路國小,這種內部國小在當時是較為少見的。而在校就讀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聯合銀行職工的小孩,因此,哥哥、姐姐為同班同學,弟弟、妹妹也為同班同學。我有一個同學叫顧大偉,就是後來有點名氣的上海人民廣播電台的第二代“阿福根”顧超,也不知道他是從什麼時候起改用顧超名字的。他的爸爸也是聯合銀行職員,哥哥顧大龍和我大哥莊永嘉是同班同學,我和他是同班同學,本來他們一家住在72號,我們一家住在70號,靠得很近,經常在一起玩。後來他們搬家了,失去了聯繫。記得後來唯一見到他的一次,是我到北京東路2號上海人民廣播電台錄製音樂節目時與他偶遇,才知道他就是“阿福根”。那次,我們回憶起作為同學時的小學生活,他是個有名的“頑皮大王”,學習成績也不是很好,卻想不到後來竟會在“講上海話”方面有所作為。一直聽老人說小時候頑皮的孩子大了常常會有出息,看來此話不假。記得有一次他在課堂上實在頑皮得出了格,語文老師陳炳文要拉他出去,但他人較胖,又像是沒有骨頭架子似的,緊緊粘住課桌椅不放。陳老師一會兒抓住了他,一會兒又被他滑掉,後來乾脆將他連人帶課桌椅一起甩出了教室。而陳老師手上戴的名表也給砸壞了,氣得他直喘大氣說不出話來。還有一次“阿福根”把掃帚和簸箕放在教室的門上面,門微開著,老師一推門進來,掃帚和簸箕一股腦兒就砸在頭上,引得學生哄堂大笑,可大家都不吱聲也不敢說是誰幹的,老師雖然十分生氣,但也沒有辦法。這種出格的事情現在大概不太會發生,回想起來內心竟會覺得還是蠻有趣的。但後來聽到了顧超在1997年2月錄完“阿福根”節目後,騎著助動車沿外灘中山東一路急駛回家,由於路上燈光較暗淡,路中央有一較大的水泥塊沒有看清,避讓不及撞了上去,人飛了出去,經搶救無效死亡。作為上海第二代“阿福根”的顧超,就這樣英年早逝實在是令人太惋惜了。從顧超又想到顧超有個叔叔好像是個無正規職業的人,就在我們窗底下弄堂口的公用電話間裡幫著傳呼電話,平時與我們都是無話不談的。後來聽說與住在我家樓下的金采鳳家的娘姨生活上有點“搞七廿三”,大概是金家與大門口公用電話問靠得非常近,這個娘姨又經常進進出出的緣故,被這個電話問叔叔“近水樓台先得月”了吧!事發後他跳樓自殺未遂,拐了一條瘸腿照舊喊電話,過了一陣子就聽說他死了。他的形象和談吐的樣子在我腦子裡一直揮之不去,不由得讓我想起魯迅《阿O正傳》中的阿Q來,總覺得這個“小人物”還是蠻可憐的。
我們的小區比較大且封閉的。我除了上課以外一天到晚在弄堂里“官兵捉強盜”、“躲貓貓”,今天掉了紐,明天破了鞋,總免不了父母的一頓訓斥,但父母是很少打我的。想想現在的孩子整天圍著功課轉,你要他破鞋也難啊!人是不能被剝奪童年歡樂的,這對人的一生成長是有著極大的關係。記得我家的門口也就是弄堂口,有一棵偌大的榆樹,長得和我們的三樓房子一樣高。有時伸手也能抓住樹枝的,我們經常去採摘它長得像元寶一樣的果子,後來這棵樹不知怎么就死了,也不見再有人來重新栽樹。想起兒時每到夏至的時候都要在這棵樹上,吊上一桿很長的秤,秤砣也大得不得了。乾什麼呢?稱人!每到稱人的時候這裡可是一道風景線喔!以前我們小區有印度“阿三”,也就是請印度或安南(越南)巡捕看門,後來改用中國巡捕看門了。現在叫小區保全,也是整天日夜值班的。有個蔣大胖子住在我們弄堂里,他是長期給我們看門的,大概有幾百斤重吧!每次秤人他總是冠軍。我們在三樓往下看,看得很是出神,也感到非常有趣。小區內最角落處49號隔壁有一條窄小的夾弄,大概只有一人的寬度。每次玩“官兵捉強盜”穿過這條夾弄,水泥地底下就會發出“咚咚”的響聲,大概下面有空洞所致,使人感到汗毛凜凜的。據母親說,49號三樓住著一個“痴子”(精神病人),也是銀行里的一個職員,因為感情上的糾葛受到刺激而發病的。母親嚇唬我們說,你們小孩在夾弄內跑來跑去她會把刀掄下來的,這使我們每走過去感到非常的害怕。而有時我們小孩生病了,父親也會到弄堂里兜來兜去地喊“魂靈頭”,據說是魂靈出竅了才會生病的。他去把你的魂靈喊回來了毛病也就會好的,現在看來有點愚昧,但也蠻有趣的。
國小畢業以後,我考進了淮海中路、汾陽路、襄陽南路三岔路口的淮海中學。這個地方後來改為教師進修學院,現在又將房子拆了改建成商業性的高樓大廈了。每天我從富民路穿過長樂路,自東湖路一直走到淮海中路去上學。經常一路上東看看西望望,感到非常的新鮮。首先,在今新樂路和東湖路轉角的那個地方以前是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的公館,據說是他的門人金廷蓀,因包銷航空獎券發了橫財,於是耗資30萬美元,於1934年在杜美路(今東湖路)70號(今東湖賓館)建造了一幢花園豪宅送給杜月笙。於是,這條馬路就以杜的女兒杜美如取名。抗戰勝利後,杜月笙以60萬美元將這棟樓賣給美國新聞處,並一度成為美國上海領事館,而他自己則住到了華懋公寓(今錦江飯店南樓,茂名大樓)。後來杜月笙攜五夫人孟小冬遷居香港,故此處雖稱為杜公館但杜氏卻一天也沒有住過。引起我興趣的不是什麼杜公館之類,而是正好在這個犄角內建有一個中國式的亭子,直到今天還完好地保存著。
P10-12
我們的小區比較大且封閉的。我除了上課以外一天到晚在弄堂里“官兵捉強盜”、“躲貓貓”,今天掉了紐,明天破了鞋,總免不了父母的一頓訓斥,但父母是很少打我的。想想現在的孩子整天圍著功課轉,你要他破鞋也難啊!人是不能被剝奪童年歡樂的,這對人的一生成長是有著極大的關係。記得我家的門口也就是弄堂口,有一棵偌大的榆樹,長得和我們的三樓房子一樣高。有時伸手也能抓住樹枝的,我們經常去採摘它長得像元寶一樣的果子,後來這棵樹不知怎么就死了,也不見再有人來重新栽樹。想起兒時每到夏至的時候都要在這棵樹上,吊上一桿很長的秤,秤砣也大得不得了。乾什麼呢?稱人!每到稱人的時候這裡可是一道風景線喔!以前我們小區有印度“阿三”,也就是請印度或安南(越南)巡捕看門,後來改用中國巡捕看門了。現在叫小區保全,也是整天日夜值班的。有個蔣大胖子住在我們弄堂里,他是長期給我們看門的,大概有幾百斤重吧!每次秤人他總是冠軍。我們在三樓往下看,看得很是出神,也感到非常有趣。小區內最角落處49號隔壁有一條窄小的夾弄,大概只有一人的寬度。每次玩“官兵捉強盜”穿過這條夾弄,水泥地底下就會發出“咚咚”的響聲,大概下面有空洞所致,使人感到汗毛凜凜的。據母親說,49號三樓住著一個“痴子”(精神病人),也是銀行里的一個職員,因為感情上的糾葛受到刺激而發病的。母親嚇唬我們說,你們小孩在夾弄內跑來跑去她會把刀掄下來的,這使我們每走過去感到非常的害怕。而有時我們小孩生病了,父親也會到弄堂里兜來兜去地喊“魂靈頭”,據說是魂靈出竅了才會生病的。他去把你的魂靈喊回來了毛病也就會好的,現在看來有點愚昧,但也蠻有趣的。
國小畢業以後,我考進了淮海中路、汾陽路、襄陽南路三岔路口的淮海中學。這個地方後來改為教師進修學院,現在又將房子拆了改建成商業性的高樓大廈了。每天我從富民路穿過長樂路,自東湖路一直走到淮海中路去上學。經常一路上東看看西望望,感到非常的新鮮。首先,在今新樂路和東湖路轉角的那個地方以前是上海三大亨之一杜月笙的公館,據說是他的門人金廷蓀,因包銷航空獎券發了橫財,於是耗資30萬美元,於1934年在杜美路(今東湖路)70號(今東湖賓館)建造了一幢花園豪宅送給杜月笙。於是,這條馬路就以杜的女兒杜美如取名。抗戰勝利後,杜月笙以60萬美元將這棟樓賣給美國新聞處,並一度成為美國上海領事館,而他自己則住到了華懋公寓(今錦江飯店南樓,茂名大樓)。後來杜月笙攜五夫人孟小冬遷居香港,故此處雖稱為杜公館但杜氏卻一天也沒有住過。引起我興趣的不是什麼杜公館之類,而是正好在這個犄角內建有一個中國式的亭子,直到今天還完好地保存著。
P10-12
後記
三國時期諸葛亮年輕有為隱居古隆中,敝人年老無為蟄居今吳中。京劇《空城計》諸葛亮唱:“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又,《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羅貫中號湖海散人,敝人亦自喻吳中散淡人且刻章明志,寫此自傳式《海上(吳中)散談錄》。此段文辭原欲作全書“題記”,經立平兄建議而改成後記是也。
莊永平
2013年7月
莊永平
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