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氣及海洋的總能量歸根到底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但是,大氣除了其中的少量水汽、雲滴、
臭氧(O3)等之外一般不直接吸收太陽輻射,它所獲得的熱量主要來自下墊面。因此,海–氣熱交換對於洋面大氣乃至全球大氣的能量供應、對於海洋大氣的能量平衡是至關重要的。基於這一原因,海–氣熱交換的研究成為當今涉及
大洋環流、大氣環流和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重大基礎性課題。以太平洋的黑潮為例:冬季,黑潮流域的月平均海溫比海面氣溫高達6℃,海洋給大氣輸送的感熱和潛熱分別為100瓦/米2和250瓦/米2。不僅是冬季,黑潮流域一年到頭都是高水溫區,因此這裡是全球海–氣熱交換最活躍的海域之一。由於這一海域高溫水域寬廣,大氣從海洋獲得大量感熱和潛熱,致使該海域成為全球颶風(颱風)勢力最強、範圍最大、頻數最多的海區之一,也是海上爆發性氣旋頻繁發生、發展的海區(見海上溫帶氣旋)。此外,根據大量統計資料可知:黑潮海域海–氣熱交換的異常,不僅影響颱風的強度、路徑和頻率,而且與中國大陸的旱澇等氣候異常也有著顯著相關關係。 海–氣熱交換量的正、負和大、小,依賴于海面風、海–氣溫差、空氣濕度和雲量等多種海洋氣象要素。一般說來,風速大、海–氣溫差大、濕度小、少雲,則海–氣熱交換量增大。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不僅大洋上的這些要素的觀測精度不高,甚至缺測,而且計算公式大都是半經驗式或實驗式,種種係數或參數常常因人而異,所以,此前進行全球範圍的海–氣熱交換的計算研究面臨重重困難。隨著衛星遙感技術的突飛猛進和計算機技術、四維資料同化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觀測的數量、精度,還是計算模式的精度,都有很大提高,從而大大推動了全球或區域性海–氣熱交換的計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