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浮苔在貧瘠的地形啟動土壤的形成,保持土壤的濕度,並使營養物質在森林植被中反覆循環。苔蘚植物可見於岩石、原木上及枯枝落葉層上,其生長形式與可獲得的濕度和陽光等條件有關。苔蘚植物與維管植物的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孢子體只產生一個孢蒴,而維管植物的孢子體可產生多個孢子囊;與維管植物相反,苔蘚植物的配子體發達,而孢子體退化。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特性,
形態特徵
浮苔(ricciocarpus natans)多漂浮水面生長,廣布於全世界。葉狀體肉質,長5~10毫米,多次二岐分叉而成扇形或心臟形,尖部略內凹;氣室大型,由單層細胞所分隔,氣孔為6~8個胞壁略加厚的細胞組成。背面灰綠色或鮮綠色,中央具縱溝;腹面褐綠色,但因密被鱗片而呈紫紅色。鱗片狹帶狀,多伸出葉狀體外而下垂,邊緣具紫紅色單細胞的疏齒。雌雄同株。精子器及頸卵器隱生於葉狀體內。多見於水稻田及靜水池塘,當環境變乾燥或土生時,色澤多轉黃綠色而帶暗紅色,腹面鱗片高度退化而僅保護其生長點部分。本種水生類型的鱗片異常發育,多層氣室幾乎占植物體的4/5以上,為極佳的實驗觀察材料。染色體數n=9。浮苔類植物可能起源較早,擬錢苔屬和錢苔屬植物的化石分別發現於侏羅紀和三疊紀地層中。
在浮苔的生活史中,成熟的配子體階段常具有葉狀的器官。某些蘚類和角蘚類,成熟的配子體形稍扁平或甚為扁平(原植體),常緊貼在基質上。大部分浮苔的配子體常以絲狀的假根固定在基質上;假根主要是固著器官,兼有吸收作用。孢子體通常為一年生,在不同程度上依附於配子體以吸收營養和水分。孢子體的莖狀結構上有孢蒴,孢子從孢蒴中散出。孢子萌發後形成配子體——片狀的葉狀體或有莖葉分化的莖葉體,孢子體在配子體上發育。苔蘚植物也能透過配子體的片段或像孢子一樣出芽萌發的特化細胞進行營養繁殖。疑為最早期苔蘚植物的化石發現於晚泥盆紀(3.74億年前至3.60億年前),形似蘚綱叉蘚目(Metzgeriales)植物。
浮苔具有柔軟矮小的莖和葉,不開花,沒有種子,用孢子繁殖。
植物體葉狀,葉狀體肥厚海綿狀,2—3次2歧分枝,形成圓形植物體,直徑1—2厘米,鮮綠或暗綠色。葉狀體5—10毫米長,4—9毫米寬,呈心臟形,背面中央有溝,腹面有長帶狀褐色或紫紅色的腹鱗片,生於濕土上的葉狀體腹面有假根;橫切面的基本組織為2—4層細胞厚,同化組織由單列細胞連結成網狀,有多數大型氣室。頸卵器與精子器均埋生於葉狀體背面組織中。雌雄同株。孢子體少見。孢子直徑45—55微米,黑褐色,有凸起網狀花紋。
生長環境
生於含肥料豐富的池沼中。
分布範圍
產於麗江。分布於黑龍江、遼寧、福建、四川、台灣等省。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歐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也有。
植物特性
1.多生長於陰濕的環境裡,常見長於石面、泥土表面、樹幹或枝條上。體形細小。
2.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無導管,葉中無葉脈,所以沒有輸導組織,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span]塔葉苔[span]。
3.所有苔蘚植物都沒有維管束構造,輸水能力不強,因而限制它們的體形及高度。有假根,而沒有真根。葉由單層細胞組成,整株植物的細胞分化程度不高,為植物界中較低等者。
4.有世代交替現象。苔蘚植物的主要部份是配子體,即能產生配子(性細胞)。配子體能形成雌雄生殖器官。雄生殖器成熟後釋出精子,精子以水作為媒介游進雌生殖器內,使卵子受精。受精卵發育成孢子體。
5. 孢子體具有孢蒴(孢子囊),內生有孢子。孢子成熟後隨風飄散。在適當環境,孢子萌發成絲狀構造(原絲體)。原絲體產生芽體,芽體發育成配子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