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縣衙

浮梁縣衙

浮梁縣衙,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是中國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衙署,因此被譽為“江南第一衙”。

浮梁縣衙的建築格局嚴格按照封建政權的規制設計和建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分布在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排列。現存有照壁、頭門、儀門、大堂(也稱親民堂)、二堂(也稱琴治堂)、三堂等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縣衙的原有風貌。浮梁縣衙不僅保持了衙門特有的威嚴氣勢,又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麗之美,是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機構設定及功能劃分不可多得的實物標本。

2019年10月7日,浮梁縣衙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浮梁縣衙
  • 地理位置: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
  • 所處時代:清朝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345-3-148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建築特色,主要建築,文物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唐元和十一年(817年),浮梁古縣衙始建。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親民堂因火災重建。道光年間(1821~1850年),浮梁古縣衙最後一次大修。
民國五年(1916年),古縣衙成為當時縣政府的留守處。
抗日戰爭時期,古縣衙用作臨時中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古縣衙先後被改作學校和工廠。

建築格局

浮梁縣衙的建築格局嚴格按照封建政權的規制設計和建造,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分布在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排列。現存有照壁、頭門、儀門、大堂(也稱親民堂)、二堂(也稱琴治堂)、三堂等建築,基本保持了清代縣衙的原有風貌。

建築特色

浮梁縣衙處在南方地段,根據當地氣候潮濕多雨的特點,縣衙建築主體結構多為穿斗式,可以靈活適應不同大小的空間需要。縣衙院內有多處南方常見的天井院落,可以有利於通風散熱,調節居住的舒適性。縣衙建築不像宮殿建築那樣輝煌高大,也不同於民居那樣簡單樸素而是處於兩者之間的建築規格。既有皇宮的縮影,又帶有當地民居的特點。因此可以說縣衙建築是宮殿建築和當地傳統民居的結合體。

主要建築

  • 照壁
照壁是縣衙大門的禁止物,長8米,高4米,它有兩種功能∶一是擋住外人的視線、避免行人對衙門內一覽無餘,起著屏障作用;二是增加建築群的氣勢。照壁南面繪有一幅倒蝙蝠、蓮花、如意雲紋圖。倒蝙蝠的意思有兩種含義∶—是縣官自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百姓希望來個清官,能為老百姓造福。蓮花的比喻潔身自好,出自周敦頤《愛蓮說》中“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提示知縣要清正廉潔,保持清官的美德和情操。
浮梁縣衙
照壁
  • 頭門
頭門俗稱八字衙門,即縣衙大門,為三開兩進,面闊13.1米、進深9.5米。照壁與頭門間距17米。明間正中額枋上高懸“浮梁縣署”匾,頭門前地面為青石和卵石鋪砌、卵石地面呈八字形,主體牆呈八字形,影壁也呈八字形,處處體現出官衙的氣派。東梢置“喊冤鼓”,矮柱柱礎換了一種帶有雕刻的石頭花紋的材質與穿插枋交接,由大門便可以感受到江南建築的風格與特色。
  • 儀門
儀門面闊14.4米,進深7.2米。明間正中枋上高懸“儀門”匾。這裡是縣令舉行儀仗恭候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有中門、東西邊門三道門,中門只供知縣和上級官員通過,俗稱“大開中門迎接”。東門稱為“生門”“人門”,供一般人員通過。西門又稱“死門”“鬼門”,是死囚出入的地方。
儀門,取“有儀可象”之義,表示縣令的行為能為民表率。它是縣衙的第一道禮儀之門,凡上級官員來此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縣官、僚屬整冠出迎至儀門外,門前仍留著一塊下馬石。
浮梁縣衙
儀門
大堂明間正中額枋上置匾書“親民堂”。大堂面闊27.22米,進深15.3米五間五架九檀,為穿逗抬梁混合式結構,位於整個建築群之中心,是縣衙最主要的建築高大、軒昂、莊重,盡顯官衙的威嚴。中部以明、次三間為堂。堂中央置暖閣,設定知縣公堂,上置“明鏡高懸”匾額,下置“海水朝日圖”,公案上放文房四寶及紅、綠頭簽(即刑簽、捕簽)等審案所需之物。暖閣正面中門可供開啟(供重大禮儀活動時官員穿堂而過之用)。閣前坪上有兩塊跪石,東為原告石,西為被告石,為訴訟雙方過堂時所跪之處。
明間脊檁枋下書有“欽加同知銜,賞戴花翎權知浮梁縣事張、毛公建”,其中“同知”官名就是五品官,而且是皇帝加封的。故此,該衙署比一般衙署規模大。暖閣左右陳列縣官的儀仗物品。大堂是知縣發布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公開審理重大案件和迎接聖旨的地方。東西梢間為簡事房(收藏儀仗)和招房(記錄堂諭口供)。
浮梁縣衙
大堂(親民堂)
二堂面闊27.2米,進深8.5米,七間五架七檁,穿逗式,是知縣處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員、商議政事的地方,也是知縣預審案件和大堂審案時退思、小憩之所。東西各有廂房,為知縣書房茶室。二堂取名為“琴治堂”,意喻知縣一面彈琴.一面處理政務、也就是知縣以仁政、勸說、教育的方式來統治人民,寓意以德治縣。二堂及其廂房,形成外衙的第二進院落,也是知縣行使權力的地方。
浮梁縣衙
二堂(琴治堂)
三堂面闊20米,進深10.5米、結構類同二堂。三堂是知縣辦公及居住的地方。東西各有兩間廂房,東廂房是知縣與夫人居住之所、西廂房是侍從起居室。辦公是指看看檔案之類,有些案件事涉機密、亦在三堂審理。
浮梁縣衙
三堂

文物價值

浮梁縣衙是中國江南保存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衙署,因此被譽為“江南第一衙”。又因浮梁縣在古代下轄瓷都景德鎮,出產瓷器與茶葉,貢賦多,屬於上邑,知縣官居五品,高於一般的七品縣官,因而其縣衙的建築規制也較高,被譽為“中國第一縣衙”。它不僅保持了衙門特有的威嚴氣勢,又不失江南庭院的素雅、秀麗之美,是研究中國古代縣級政權機構設定及功能劃分不可多得的實物標本。

保護措施

1987年,浮梁縣衙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7日,浮梁縣衙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浮梁縣衙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
浮梁古縣衙
乘坐景德鎮市內公共運輸39路、601路至舊城村站下車,步行680米可達。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