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嶼村

浮嶼村

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浮嶼村,明朝中期本村先祖從潮陽陳店鎮湖西遷至此處,因村前有一凸出山丘,故名浮嶼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浮嶼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
  • 電話區號:0663
  • 地理位置:普寧市東部
  • 人口:3000
  • 方言:潮汕話
  • 車牌代碼:粵V
  • 經緯度:東經116.30度,北緯23.28度。
村情概況,勝恩寺,現狀,村莊設施,

村情概況

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浮嶼村
南臨石橋頭村,北臨石港村,西臨四德村,東臨流溪村。練江支流經村後流過,水質優美。本村以工業、副業發展為主,無耕地。是國內一個著名僑鄉,主要僑居美國、越南、泰國、澳大利亞等。勝恩寺屬浮嶼村管轄。
浮嶼村,位於市區流沙東面14.1公里處,有人口3000餘,村民多出外經商務工,部分留守以農為業,或從事二三產業。明中葉,林氏一支從潮陽陳店湖西遷此創寨,因村前有一凸出山丘,故名浮嶼。原與石港村合一大隊,1986年拆分自成行政村。聚落呈塊狀分布,建築多為傳統貝灰三合土結構潮式民居,現代新建有多處鋼筋水泥樓房局。有耕地300多畝,主種蔬菜等作物。村中80%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有集體企業23家,個體企業50多家,原有傳統打鐵業,頗為發達,後隨發展轉型為五金、電器、塑膠、服裝等加工。有國小1所,老人活動室1處。始建於北宋的勝恩寺位於村中石港山南麓,現為普寧文保單位;寺相鄰另有潮普貴友善堂,以及廟宇多座。因練江有碼頭於近處,原普寧諸多工廠、倉庫設此周邊,其中普寧糖廠就建於村後石港山東麓,現已廢置。湯坑溪在村西流經,往北匯入練江。有簡易鄉村公路往南接入國道324線廣汕公路。
位於練江南岸,支流湯坑溪東岸,石港山東南麓的浮嶼村,傳統聚落整體是一個正方形狀,當中建築多為下山虎、四點金,及幾座祠堂;聚落的東面、西面是現代新建的樓房局以及廠房,規模頗大;往西隔溪河為四德村,往南與石橋頭接壤,往東則是潮陽溪流村。傳統聚落的北側即石港山南麓,有寺廟多座、有村委駐地、有國小、有林氏祖祠,隔山北面是石港村;村東北側山麓,是普寧糖廠所在處,其相鄰為四德東山新村。

勝恩寺

勝恩寺位於汕頭市潮南區與普寧市交界處石港山旁(屬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
據明朝隆慶年間《潮陽縣誌》載:“勝恩院,在洋烏浮嶼村,宋祥符年間(
1006-1010年)創“勝恩院”即今之勝恩寺。“建隆”為宋太祖趙匡胤的年號,“建隆初”大約是在公元960年。
院原建於今寺右側山麓,是一座頗具規模的禪林,共有僧舍100多間。可是有一天,整座院突然倒塌,後來再也在原地興建不起來。當然,這僅是傳說,上世紀50年代在勝恩院舊址興建的糖廠,至今仍不會倒牆。

現狀

今日之勝恩寺,乃是宋朝中葉所重新興建,並且改院為寺。寺有兩處與眾不同的地方。一是寺內有鼓無鐘,相傳是當年院倒之後,鼓便依存,而鐘卻飛往今之銅盂鎮,化成銅缽盂潭,故後人再也不敢重新設定鐘。一是寺的後堵牆正中延至後山,每隔一小段便有一凸出地面的半球狀石,大約有10顆,直延至後與主龍脈貫為一氣,而這些石塊不僅不是人為的,而且近些年在拓建花圃時才發現的。從勝恩寺的特點,也可過濾出潮汕人文的特殊文化積澱。
改革開放以來,在海內外善信人士捐助下,勝恩寺周圍已拓建成初具規模的文物景點。勝恩寺的主體是一座三進廳兩天井的大院,面積約500平方米。寺前豎有兩塊方形柱石、石高約0.8米,橫截面略呈正方形,邊長約0.5米。兩塊柱石共八面各雕刻著8尊屈膝盤坐在蓮花上的金剛,民間稱兩石為“八大金剛石”。金漆佛像法相莊嚴、栩栩如生;周圍亭台樓閣流光溢彩,奇花異卉瀉紅盪綠。

村莊設施

浮嶼村老年人活動中心
浮嶼林氏源出於閩、流分九域,我鼻祖啟創潮陽湖西,卜地定居浮嶼,歷時四百餘年。於今人文蔚起,蕃衍粵東,遍布海內外。我始祖祠,原先祖已立,因世道變遷,歷經滄桑、歲月摧殘,禿垣而匿,祀典淪廢,令人憾羞,茲值盛世,民裕國昌,派孫渴望,重立追遠祖祠。竊思立祠祭祀,係為追念先德、正值九龍衍派、兩桂遺風,俾使子孫世代懷念,不敢稍忘!
浮嶼村地圖
老年人活動中心&nbsp老年人活動中心&nbsp
醫務人員
林錦河、林洽鋒、林悅士、林創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